民国时期最好的国学大师是谁?
一、钱穆是读中国古籍最多的人,无一例外。他把二十四史读了三遍,几乎写了中国历史各个方面的专著。他早年以《先秦诸子年》、《国史大纲》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他从一名中学教师被一所著名大学聘为教授。
这里推荐他最简单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他在台湾省的专题讲座集。因为他熟悉历史,我觉得是最不费力的。
该书对汉、唐、宋、明、清五代中国的各种政治制度,如政府机构、官员职权、考试监督、财政税收、兵役义务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比较。它描述了革命的演变,指出了陈的得失,既从战略高度总结了中国历史和政治的本质和正义,也指出了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误解。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大师。
二、钱钟书不用说,钱钟书先生有“照相机般的记忆力”。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令人惊讶的是,他家里一本书也没有,所有的书都在他的脑袋里。这种技能在计算机时代并不少见。我们可以“外事百度”,不用自己费劲去记。
然而,钱钟书的本事还不止于此。我觉得他的实力最重要的是能“通”,通古今中外,通文学社科,通各种语言。这不仅仅是百度知道的问题。
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钱钟书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一点从他和别人的谈话和通信中就可以看出来。他经常用一些典故和野史,让文章跌宕起伏,使文章好看。钱钟书自己的论文从来不用八股,但是趣味十足,在今天越来越少了。
3.金·金克木·柯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世界语、梵语等多种语言,并在印度学佛多年。金克穆晚年的文笔确实高超,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经常充满奇思妙想。他的《风、烛、灰》、《文化的话》、《文化的探求》、《不劳而获的探索》、《旧学新知集》、《比较文化集》都是我桌上的书,经常在我思维干涩的时候拿来开导我。
就《风烛残年》而言,金克穆超越一般的专题研究,追溯古今中外人类历史活动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字里行间,他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伟大的“发现的幸福”一直伴随着智者的人生历程,值得一读再读。
4.徐繁成徐繁成是鲁迅的学生。他早年去德国留学,后来去了印度27年,直到晚年,70岁的时候。
徐繁成回国时,带来了他翻译的两部巨著:印度古代精神文化经典《五十奥义书》和印度精神哲学家斯里·阿罗博多的《神圣的生命》。这两本书很有力量,代表了印度文化的精髓。
不仅如此,徐繁成本人对中国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著作《古代儒学》、《老子的想象》、《陆望舒杂记》,打通了中国古代的精神哲学和古今印度、西方哲学家的意见,消除了疑虑,纳入了新的思想,阐述了隐藏的原因。这些书看似很薄,其实内涵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