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头晕养生堂
显然,反复头晕的患者并不是单纯的体虚,单纯的补虚很难从根源上摆脱头晕。
前段时间来看病的72岁的李先生就是这种情况。他已经头晕五年了,头沉重得像盖了一床厚被子。而且头晕与体位变化有关,一般在起身行走时出现,坐下休息时缓解。走路时感觉头重脚轻,感觉像踩在棉花上,工作加重,伴有耳鸣,如蝉鸣,乏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饭后有饱胀感。观察舌,可见舌质淡、胖、黑,苔白、厚。
根据李先生的情况,中医辨证认为气虚清阳不升,痰瘀阻络。
其实痰瘀互结导致的头晕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尤其是长期头晕的人。大量临床实践也表明,痰瘀是临床许多疑难杂症的重要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风、火、痰、瘀、虚”是导致头晕的常见因素,“风”主要指肝风内动。患者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头痛肿胀、四肢麻木、舌红苔黄、脉数。“火”一般指肝火上炎,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痰”即痰浊中阻,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苔腻、脉滑。“血瘀”多为气滞血瘀,其症状为头晕、头痛、局部疼痛、唇暗舌暗、有瘀点瘀斑,或舌根胀络、脉涩。
而“不足”则常见于三种情况,共同特点是反复发作、精神疲劳、工作加重。一是气虚清阳不升,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舌淡脉细为主要症状;二是气血亏虚,以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淡脉弱为主要症状;三、肝肾亏虚,以头晕目眩、目赤耳鸣耳聋、胁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数为主要症状。
但由于上述证候并非一成不变,临床更多的是见证症状的动态变化和证候的组合。这就像一场战斗,敌我双方的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李先生,他头晕的根本原因是“气虚清阳,痰瘀阻络”。
痰的出现通常是由脾的功能失调引起的。中医认为脾主水和津液的运化,脾虚不能运化津液,故收敛为痰。因此,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提出了“治痰,固脾土,燥脾湿为治之本”的理论。
另外,痰阻血管,血液循环受阻,那就是血瘀,血瘀阻血管,津液不好,痰瘀可以互为因果,所以要注意痰瘀同治。
比如人体的血管就相当于高速公路,痰就像一辆受损的汽车。痰越多,也就是损坏的车越多,就会导致道路越堵,血管越堵,血流越阻,而血瘀也会加重痰的积聚,所以在病变过程中痰和瘀往往是相互作用的。
而且乐启生中医团队临床实践发现,瘀与痰互为胶结,可遍及脏腑经络,故“痰瘀”之证常涉及多系统。脑中眩晕头痛,肺中咳喘,心慌心悸胸痛,四肢麻木。
因此,这类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头晕,或头痛、四肢麻木、局部刺痛、失眠、心慌,舌苔一般为腻(白腻、黄腻、粘腻、厚腻等。),且舌常呈紫红色或暗红色,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增粗、曲张。
基于上述辨证可以看出,只有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是不能穷尽的,而单用祛湿化痰的治疗方法必然会导致眩晕的复发,所以两者都要兼顾。
举个例子,比如上面案例中的患者李先生,被诊断为气虚清阳,痰瘀阻络,于是给予益气清热,化痰通络的治疗。方剂有益气聪明汤、四物汤、泽泻汤等。
黄芪、党参、蔓荆子、升麻、葛根、黄柏、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泽泻、苍术、丹参、荷叶、蝉蜕,14剂量,每日1剂量,水煎服,早晚服用。
李先生服用上述剂量14后来复诊,他反映头晕、头晕、耳鸣均有缓解。但走了一段路,还是头晕乏力,头重脚轻,嘴里黏糊糊的,白毛腻腻的。根据首诊加减处方,调整用药,指令继续服用14剂量。
第三次就诊时,李先生服药后效果显著。血压稳定在100/70mmHg,神志清醒,头重脚轻感消失,站立行走平稳,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耳鸣、口腔黏腻感明显减轻,大便成形,白腻苔已消退。小补更方继续服用20余剂,头晕未复发,症状有所改善。
这种情况下,首诊用黄芪和党参。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丹参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利湿化浊;葛根、升麻、牡荆、荷叶轻举,清阳之气举升;白芍收敛阴血;黄柏补肾生水,防止头发涨得太多;泽泻利水渗湿降浊,导浊降阴;苍术为燥湿、健脾、化痰之源。蝉散风停鸣。之后的二诊、三诊均以上述方剂为基础,配伍用药,使健脾益气、气血运行、化痰降浊、标本兼治,符合病机,疗效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头晕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各异。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加大,许多人伴有失眠、焦虑、易怒、抑郁等精神情绪问题,导致精神营养不良、精神废用、疾病反复发作、久病不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多种致病因素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相互并存、相互转化,应结合自身症状、病程、证候进行治疗。只有用药符合病机,才能从根源上摆脱头晕等症状,减少复发。
希望以上相关内容表达能让更多的朋友受益,需要辩证指导的朋友也可以点击我的头像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