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几朵雪白的云印在蓝天上。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有一片清澈的湖水,大荷叶镶嵌其中。在绿色的荷叶中,荷花点缀着白色和粉色的花朵。有时,当你看到一只阳光明媚的蜻蜓站在莲花的顶端时,戴燕经常扫过水面。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和荷叶翩翩起舞,远处的湖面上出现了银色的波浪。这一切在烈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个湖叫王天湖,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浠水县巴河镇,在方圆面积约一万亩。
1899 165438+10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闻一多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在湖的北岸,有一座青砖房,一进去就重好几倍。一看就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一个山沟里,后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前面是一片长长的稻田。这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文家的新房。多年以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他的旧居:
面对一幅山水画屏,
在棋盘状稻田的边缘,
蹲在瓦房里看象棋-
紧紧地捏在山脚下。
这种清晰独特的写法,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水墨画,表现了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这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了闻一多小时候美丽的熏陶,家乡的山清水秀滋养了诗人、学者、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位于湖北东部,巴河与长江交汇处。这是一个古老的楚国领土。以前叫淇水县,现在属于习水。巴河是习水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习水县西缘入河。据《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年间,有一个叫霸州的地方移民住在这个河口。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做“巴河”,一直沿用至今。上接鄂州、黄州,西接武汉三镇,下连黄石、九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这个地方尤其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莲藕洁白如玉,久煮不烂,入口滑软,清香四溢,故闻名鄂东,清代曾被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就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代嘉庆习水状元陈陵有诗描述“日千人撒网,夜百万灯”。这里文化发达,被誉为戏剧之乡。一年四季的节日,龙灯庙会,婚礼生日,宗族音乐剪辑,各种民间佛教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往往一场演出就是十天半月,有男有女,扶老携幼。在这里看完,我还会去那里再看一遍。当地有句话叫“世上有事,戏里有事”,“少读儒书,多看戏”。闻一多也是个小戏迷。不管是在巴河镇还是附近农村玩,他总是吵着要大人领着他去赶热闹。
闻一多是认真看戏的!舞台上,红花面朝里,白花面朝外,他要问清楚,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一个演员在哭和笑的时候,可以彼此分享喜怒哀乐。“舞台世界”中的忠义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培养了他不畏强暴、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对剧中的各种服饰也特别感兴趣。看完戏,回家对照农村小说里的人物插图画画。时间长了,他画的山水、花卉、昆虫、鸟类、人物等。依然井井有条,受到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和村里想绣枕头、收袜底、做桃花衣的大妈、姑姐,都找他画图案。这种早期的兴趣逐渐发展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和赴美专攻美术时热衷绘画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和画画的兴趣上,与父母龚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齐威年轻时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漂泊到湖北习水县巴河镇,在那里为不止一家做帮工。他善良诚实,受人欢迎,身体健康。他七十多岁了,还能用粗棍子搬东西。他放弃了工作,在文佳工作了几十年,全家人都很尊敬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好感。闻一多出生的时候叫了助产士。闻一多一岁时生了重病。当时他被称为“发烧”。他烧了很长时间,差点死掉。甚至他的母亲也为葬礼准备了所有的衣服和鞋子。也是韦奇一次又一次的看病吃药,终于让闻一多起死回生。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都不忘给闻一多带个蛋糕、麻花等邻里小吃。
每次去剧院,闻一多都坐在韦奇的肩膀上,用手扣住韦奇的额头,听韦奇讲故事,讲解剧情,讲解舞台人物。在家里,韦奇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的画让闻一多临摹;还为他剪剪纸花,订绘本,带他去后山或者王天湖边写生。他爱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他。韦奇有个爱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高雅,不能坐,不能放在炉子上煮。所以,韦奇只好在后门放几块砖,搭个锅或锅(一种看起来像古代有耳无脚的锅的炊具)来做饭吃。但文家有些人不顺眼,经常骂。闻一多表示不以为然。有一次,齐威又烧狗肉了。闻一多听说有人要打他,就让齐威躲到书房里,他站起来抱怨说:“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一直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淇水县曾以“清状元,明面目”的标题在史书上大放异彩。然而巧合的是,状元和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而且相距不到三四里。“项”指姚(1583 ~ 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是指陈陵(1785 ~ 1826)。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丁家状元,京都有名,家乡梓更有名。从那以后,巴河地区的村民把他们视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文家是巴河一带书生弟弟,人才辈出。2位学者,5位评审,17龚升,62位太学,119位学者。如果书不续写,是这个家的一大恨事。闻一多的父亲左奎,勤奋好学,擅长诗词音乐。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首先,建造了一个“诱导善良的学习之家”。当我家里富裕时,我盖了一栋气派非凡的新文佳房子,并专门开设了“面阁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就改名为“面格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本名邦本,又名郑挺,字,名道孚,排行第二。他是晚清学者,在国学方面颇有造诣。他是一位严谨勤奋的长者。他早年参加过一些改革活动,较早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清正廉明,不甘赶时髦。在政坛待了一段时间后,他便退居他乡,隐居生活,读书写作,延请老师监督,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四个儿子,著名音乐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有17个堂兄妹,闻一多排11。为方便起见,他的兄弟姐妹称他为“一哥”,他的儿子和侄子称他为“一叔”、“一叔”。
闻一多5岁开悟,老师姓徐。这位老先生有点古怪,他的纪律相当严格。他还是用同样的老方法,还学三字经、游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但是,他的教学非常负责,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肃然起敬。起初闻一多年纪小,和哥哥们争着朗读。虽然他不能比赛,但他很认真,也很坚强。晚上,我和爸爸一起读汉书。父亲喜欢给他讲《汉书》里有趣的故事,尤其是读书人从小苦读的故事。年轻的闻一多能够把许老师白天讲的古人苦读的故事和《汉书》里的故事相提并论。这让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闻一多6岁时,文家聘请师范毕业的王美福当老师。王先生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学者。在传统课程中,他还引入语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也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比较浅显,有时代感,贴近生活,所以孩子们觉得新鲜。他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不再让学生摇头死记硬背,而是注重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闻一多眼睛睁得大大的,兴趣更浓了。
孩子们天生有趣。每当门外有龙灯,狮子,或婚礼轿子,孩子们就会兴高采烈,吵吵闹闹地观看热闹。可是闻一多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发生,埋头读书。这种不被打扰,不随波逐流,像“小大人”一样老成持重的学习,真的获得了家里人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