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首先要“知人”,即知人的重要性。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这是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的最大区别。人是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而其他资源(如机器、技术、资金)则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核心资源“人”,如何为人服务。在建筑企业的各种管理主题中,安全生产管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人是主导因素。在实施人本管理的企业中,企业人可分为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这里的管理主体是指具有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应权限和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的集合。管理的对象是指接受管理的人。分别研究和对待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开展。
1,管理主体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伤亡原因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的存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管理者没有发现和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危害,没有对消除和控制这些危害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没有完全执行所做出的决策。所以可以说,人员伤亡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管理失误往往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有关。由此可见,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质量,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这就要求从事安全生产的管理者能够不断地学习、教育和提高自己。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人际协调能力等素质,还要对安全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能够掌握一般管理的理论,遵循这些规律和原则,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这些方法,从而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正确综合运用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从物质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上控制不安全因素,从而避免人员伤亡,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
2.管理对象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起着很大的反作用。
人作为管理的对象,是第一个接受管理指令的对象。知道这一点,标志着企业开始走向人本管理。人作为管理对象,从来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主体的作用、影响和管理指令,而是表现出主动或被动地顺从管理主体的要求,甚至无视或抗拒管理主体的管理指令。近年来,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力军。据统计,60-70%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综合素质不够,在工作中容易走极端。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很多时候,为了发泄对管理人员的不满,他们违章作业,故意损坏机器、支架、护栏等。,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它们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大的反作用。
3.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
业主或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工作环境、行为规范和一系列外部奖惩,来激励、引导、维护和规范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系统化活动,称为“激励人”。换句话说,企业和管理者施加外部刺激来影响员工行为背后的动机,使员工以组织希望的方式采取行动,从而达到个人努力与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总之,要保证安全生产,就要保证各个部门员工实施的行为符合规定,让员工采取企业希望的行为。
激励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三级激励机制体系,即业主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激励,施工单位对其员工的激励,以及舆论对整个项目的监督。比如业主对施工项目部实施团队激励计划,比如对其投资项目提出更高的安全标准;还可以对安全生产达标的施工项目部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是多标段项目,可以全线举办“安全生产竞赛”,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排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部进行批评或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进行处罚,并要求整改。这样可以使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检,有利于形成互相追赶的良好局面。在施工单位内部激励方面,设立施工安全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奖金不能一视同仁,奖金发放时机要科学合理。以月或季为分配单位,有时可能比项目完成后发奖金更有激励作用。同样,施工单位可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无事故百日”等竞赛活动,创建“青少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此外,采取工作充实、给予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多为农民工)全面的精神和物质激励等措施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现在社会很关注农民工,但施工单位显然对他们重视不够。施工单位要意识到一线工人(多为农民工)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做好一线工人的激励工作非常重要。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激励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激励方案和措施的运用必须随着组织目标、组织环境和个人需求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当今,建筑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公众的利益。所以,舆论监督很重要。新闻媒体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并及时通报施工中发生的事故。此外,职能部门应依据相关法律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这样对相关单位的负激励作用就会大大加强。
只有认真研究、设计并成功运行影响员工行为的激励体系,才能调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搞好安全生产,员工采取的行动才能不偏离组织目标。在完善的激励机制下,员工会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安全生产中。
4.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施工企业要改变传统思维,不要把人当成成本,要把人当成资本。根据舒尔茨和贝克尔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生产者在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上的支出价值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凝结在生产者身上,表现为人所包含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和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总和。同样,管理总是需要有人参与,管理者能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能,员工也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前提和基础是培养优秀的管理者和优秀的员工,即优先投资人力资本,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人本原理中“育人”的道理。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投资获得的。没有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而不能称为人力资本。因为该员工没有受过教育,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一个废物,一文不值。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才能拥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这才能称之为人力资本。然而,人们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增进健康的支出与投资物质资本的支出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减少当前的消费,增加未来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投资人力资本和投资物质资本是一样的,只是投资方向不同。投资人力资本可以为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可能。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出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
目前,国家(政府)应该是建筑业人力资本的第一出资人,但由于各种因素,其教育培训仅限于特种作业人员。建筑企业一线的生产工人绝大多数基本都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文化素质低,不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因此,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人力资本的第二投资者和其利润的受益者,首先应把安全教育纳入企业全体员工的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编写符合受训人员培训目标的教材,做好各级相关业务部门的培训工作,对其内部人员特别是一线生产工人进行再投资;其次,要指导各项目经理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地方和企业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培养和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管理打下基础。最后,要在企业中形成崇尚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氛围,克服侥幸心理,杜绝不计后果的冒险,倡导“安全是福,违章是祸”和“安全是命,安全是利”的思想,使遵章守纪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实际上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者和责任人,也是人力资本利润的直接受益者。因此,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有责任履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地方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在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结合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比如在项目部设立安全教育宣传栏,注意宣传内容的多样化,更新周期不要太长;在每道工序之前,项目部不仅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而且要坚持安全交底。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必须成为人力资本的第三投资者。根据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和目标,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建立管理框架,投入人力物力实施,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5.有效沟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现代管理已经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人本原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即“连接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施工企业,每一个施工队伍,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复杂的人际群体。如果上下级、同事之间没有正常的思想和信息交流,组织的信息链就会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组织内部就没有团队精神。很难想象一个心不在焉,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做好安全管理。因此,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下属之间沟通的过程,例如,三级安全教育。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断寻找各级员工所需要的信息,探索他们对自己工作和施工现场环境的看法,进而让各级员工了解企业和项目管理部门正在开展哪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让员工参与相应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所做的一切都包含着沟通,因此有效的沟通对于安全管理者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众所周知,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失真的可能,管理者要运用各种技巧来克服沟通障碍。
在向上沟通中,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康畅通的安全投诉机制,培养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然后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对当前安全生产管理的想法和意见,以便上级迅速采取措施消除当前的安全隐患。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员工可以直接坦率地告诉上司自己的想法,这可以使他们从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中获得一种解脱。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倾听,不时利用反馈,遇到情绪波动时要注意自我克制,最好暂停进一步沟通,直到恢复平静。总之,尽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在向下的沟通中,通常是由安全员扩散到所有施工队伍和生产工人。为了实现有效的向下沟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班前会议制度,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程序、措施和知识简明扼要地传达给施工班组和生产工人,这将有助于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控制,减少违章和安全隐患的发生。
平行沟通中,多指专职安全员与施工员之间的沟通,以及施工班组长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可以减少冲突,使各工序、各工种之间密切配合,防止事故发生。为了增进友谊,实现有效沟通,项目经理部应组织尽可能多的娱乐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非正式沟通中,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弥补了正式沟通的不足,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因此,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者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掌握分寸,及时向对方传递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程序、措施、知识和技能的信息。同时互相交流思想,减少心理障碍,了解和掌握自己当前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想法和看法;这将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和实施。当然,这也是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更高层次的要求。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原则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正说明了这一点。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在其应用上,主要体现在如何认识人、启发人、教育人、连接人。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知人是关键,励志是前提,育人是基础,育人是保障。它们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在实践中,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和员工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