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健康导致疾病。
欢乐意味着狂喜。旧时代有所谓“四喜”:大旱十年,千里之外遇故人,和尚洞房过夜,捐来做状元,这种突如其来的狂喜可导致“呼吸缓慢”,即心气涣散,气血运行无力,血瘀停滞,进而出现心慌、心痛、失眠、健忘等病症。成语“得意忘形”可以说明神不是因为大喜而躲起来,不能控制身体活动。清代医学家于昌在《道德草》中写过一个案例:“从前有新富,立即洋洋自得,含笑而死。”在《约舒传》中,牛皋因击败洪雁·兀术而兴奋过度。他笑了三声,喘不过气来。他立即倒地死亡。已经看到,快乐对人体健康有害。有一位女性急性心梗患者,已经住院,病情有所好转。出院那天,她突然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从外地赶来接她。她太激动了,摔倒在地,死了。所有这些例子表明,突然的喜悦、狂喜和狂喜也对健康有害。
烦恼是指悲伤、沮丧和忧虑。表现在情绪上,失去喜悦,悲伤和哀号,胆怯和软弱。那些淡淡的,皱眉的,不开心的,多嘴的,郁闷的,压抑的,独坐叹息的;严重者睡眠困难,精神衰弱或紧张,心绪烦躁,会导致咳喘、呛咳、呕吐、厌食、失眠、便秘、阳痿、癫痫等症状,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俗话说:“愁上加愁,越愁越糟”,“愁上加愁,人老了”,“愁上加愁,白头偕老”。其实就是这样。东周的伍子胥,因为没有计划,突破了昭关,一夜之间变得青白。唐代作家柳宗元才华出众。但由于打击,长期被贬谪,压抑忧郁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形容枯槁,体质虚弱,染上霍乱中毒,终年47岁。
愤怒是指暴怒或过度愤怒。就是因为某个目的和欲望无法达成,逐渐加深紧张感,最后发火。可以表现为暴跳如雷,拍桌子骂人,拳打脚踢,打死人畜,毁坏器皿。轻者会出现肝气郁结,食欲不振;严重时会出现脸色苍白,四肢颤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身姿英发……”的将军,却被诸葛亮气得死去活来。当然,如果是轻度愤怒,有助于抑制情绪的表达,对健康有益。
思考,思考是要专心思考,但是过度思考也会导致多种疾病。其中脾脏最容易受伤,脾胃失职,所以食欲大减,饮食不换。所以中医有“思伤脾”的说法。据《吕氏春秋》记载,因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的功能,使积食停在胃中,久治不愈。后来经书用怒的方法让他把肚子里积的食物吐出来,痊愈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这与中医“思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悲伤的意思是悲伤,难过,悲伤。如童年丧亲、中年丧亲、老年丧亲;或者失恋;或者你失去了你珍贵的东西,或者你被抢劫了,受到了影响,等等,你会感到非常难过和悲伤,悲伤会转化为沮丧和绝望。简而言之,悲伤的产生与追求和希望的事物和目的的丧失有关;悲伤的程度和失去的东西的价值有关。如果悲伤过度,会导致心肺停滞和抑郁。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悲则气消。”伤心欲绝还会导致昏厥或猝死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惊喜是指突然遇到意外或非常事件,突然产生的心理紧张。如果你听到巨响,看到怪物,晚上做噩梦,你会受到惊吓。受到惊吓后,可表现为面色苍白、麻木不仁、冷汗渗出、肢体动作失灵,或手里的东西掉了,甚至尖叫、仆役麻木、大小便失禁,也就是常说的“恐弓症”。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当他们处于恐慌状态时,会感到自己的心怦怦直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所致。血压升高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人专门做了一把扶手椅。按钮一按,椅子就立刻向后倾斜。让受试者紧靠椅背坐着,测量他们的血压;然后突然按下按钮,椅背马上就倒了。这个人突然受到惊吓,血压突然升高。科学实验表明,恐慌引起的血压升高多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其机制是心脏泵血容量增加。
恐惧是指焦虑,内心恐惧,精神过度紧张。榜样正在逼近深渊,如履薄冰,人会抓住他们。严重时还会导致昏迷和大小便失禁。中医认为,过度恐惧会消耗肾气,使精气沉而不升,升降失常会导致大小便失禁、遗精、滑精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精神失常、癫痫或疼痛。恐惧和休克密切相关,略有不同。先有休克,就会害怕,所以经常会慌,提起来。但是,冲击多来自外部,恐惧往往是内生的。
综上所述,七情太邪。太多,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太激烈,如狂喜、愤怒、突然休克、恐惧等突发的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还有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过长,也会伤人致病。如果长期悲伤,想太多,经常心情不好,这些都可以积累成疾病。
情绪疾病的机制
其机制主要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如气机失调、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和精血受损等。
(1)内脏受损。《黄帝内经》指出“情志过度会损伤脏腑”,说明情绪不受控制会损伤脏腑功能。具体来说就是:“怒伤肝,喜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但在临床上,并不是一个情志只伤一个固定脏腑,不仅能伤几个脏情,还能伤几个脏情。如果想多了会影响脾脏的消化吸收功能,悲伤过多也会影响脾脏,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再比如欢喜和忧愁,但《黄帝内经》也提出:“忧愁和烦恼使心动,心动五脏六腑。”说明所有的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心脏,而且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心脏受伤了,人体的整体功能也会受损。
(2)影响气机。气机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功能活动和相互关系都依赖于气机的升降。情志之病,首先扰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吾知百病生于气。怒则怒,喜则怒,悲则怒,恐则怒,震则怒,思则怒。”此处上下,说明气机不正常;这里的结说明气滞,运行不畅;此外,消除、放松和紊乱也是气运动的障碍。可见,七情过度对人体气机产生严重影响,而且正如原文所说“百病生于气”,即许多疾病都与七情的刺激有关,从而引起气机紊乱。
③薛婧损失。《黄帝内经》说:“怒则气违,甚则呕血泻”,说明盛怒可使血随气违而呕血。《黄帝内经》也说:“不了解的恐惧会损害本质...当精气降下来”,这里的精气降下来,就是恐惧太多,藏在五脏中的阴精失去控制而消散。《医学概论》也指出:“盲目兴奋不能控制血液”,意思是过度。
情绪健康
快乐导致气血散乱,血流不畅。另外,过度思考不仅会消耗伤心血,还会影响食欲,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两者都会造成精血亏损。
(4)阴阳失调。《黄帝内经》说:“喜则伤阳,怒则伤阴”,说明情绪过度会伤阴阳。《黄帝内经》也说:“惊恐则气血分离,阴阳分手。”阴阳分手,即阴阳失衡。阴阳协调被中医认为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阴阳为秘,神为活,阴阳相分,精为绝”,可见七情必须重视。
(5)先伤心,后伤形。《彭祖养命养性论》说:“积多则魂伤;生气了,精神就散了,气过了头,神就不回了;恨爱无常,神不存形;你要学,上帝会烦的。苦想则神败”,可见七情太多,能使人精神失常。这里的灵魂属于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在精神活动中,灵魂是一种本能的、无条件的反射感觉和动作,包括听觉、触觉、视觉、疼痛以及身体的一些运动,与本质密切相关。灵魂也是上帝的一种活动形式。如果它在不受上帝控制的情况下独自行动,就会表现为梦游、幻觉等。情绪激动不仅伤心智,也伤形体。比如《黄帝内经》说:“怒伤阴,骤喜伤阳。窒息上行,脉象变形。”这里的脉象饱满,是情志先伤阴阳再伤身体的结果。从上面可以看出,七情致病,与外感六淫不同。六淫伤人伤身,情志病先伤人后伤身。
现代医学对精神因素致病的认识。
外国学者胡夫兰德在《生命长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对人的不良影响中,能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坏心情,如焦虑、抑郁、恐惧、贪婪、怯懦、嫉妒和仇恨。”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顽固而沉重的忧虑和焦虑,都足以打开各种疾病的大门。”事实证明,现有疾病的50% ~ 80%与精神因素有关。据国外学者统计,74% ~ 76%的人生病是因为心情不好;根据美国一家医院对病人的统计,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有关。有人发现,在经历强烈刺激和剧烈情绪波动后短时间内死亡的170病例中,有59%是在个人不幸和巨大损失的消息传来后死亡的;34%死于危险或威胁情况;7%死于过度兴奋。前苏联的外科医生皮罗戈夫观察到“胜利者的伤口比失败者愈合得更快更好”。以上说明,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任何不良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都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其所控制的器官的调节障碍,出现一系列机体变化、功能障碍和代谢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异常现象。
情绪与心血管疾病。持续的情绪紧张和精神疲劳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因暴怒、恐惧、紧张或过度兴奋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有学者观察到,医护人员的一句不经意的话,甚至是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会引起患者的血压波动。我国有医务工作者对3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发病前的不良人格情绪占高血压发病原因的74.5%。实验研究证明,在愤怒的情绪下,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可明显升高。在恐惧的情绪下,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加,收缩压可升高。说明情绪对身体的作用是有生物学基础的。
过多的情绪导致神经系统严重紊乱,会导致各种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等。极其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错乱和行为失常。所谓的反应性精神病,多半就是由此引起的。它是由强烈的、突然的或持久的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金范考试屡次失败。将近半年后,他突然考上了。当他欣喜若狂的时候,突然晕倒了。然后他跑来跑去,大喊大叫,于是大家都说:“暴发户高兴疯了!”《儒林外史》中的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七情过分导致精神错乱的情况。
特别是消化系统对情绪也很敏感。据研究统计,消化系统功能失调。70% ~ 80%的人生病是因为心情不好。如厌食、恶心呕吐、胃痛、慢性胃炎等。消化性溃疡、结肠过敏、腹痛和腹泻。早在上个世纪,一位名叫奥尔夫的医生就发现,胃的功能几乎每分钟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他报道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9岁的孩子,因为严重的食道烧伤,疤痕收缩堵塞了食道,所以他被迫在腹壁张开嘴,通过漏斗把食物放进肚子里。医生用仪器观察自己的情绪对胃的影响。结果表明,患者生气时,胃粘膜充血发红,胃的运动加强,胃酸分泌增多。他难过的时候,胃黏膜变得苍白,胃的运动减弱,胃的分泌减少。
在呼吸方面,精神因素也有影响。当你受到重创,精神失去平衡时,会引起胸闷、气短、心率变化、面色苍白、头额出汗、哮喘等。过度换气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这时会出现手指麻木、肌肉颤抖、头晕,甚至昏厥。
对于内分泌系统,强烈的刺激会导致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有记者报道,如果去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了解一下,大约一半的患者都有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甲亢。内分泌科白教授告诫人们:“过度紧张、长期焦虑等精神负担是诱发甲亢的重要因素。”从甲亢患者主诉可以知道,上学、出国、被提拔、被提拔等。可导致情绪波动,而工作学习过度劳累可引起持续精神紧张,与发病关系更密切,农村甲亢患者较少。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与心脑血管疾病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死亡”。全世界有2000多万各种癌症患者,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亡。虽然导致癌症的原因很多,但近年来大量的科学实验证实,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是一个很强的促癌因素,这一点已经被动物实验所证实。这些狗被分成两组。一组让他们长时间处于恐慌状态,另一组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结果,第一组的六只狗中有三只死于癌症,而第二组的四只却安然无恙。现代心身医学实验证明,不良心理因素、过度紧张、抑郁、悲伤可使胸腺退化,阻碍免疫T淋巴细胞成熟,抑制免疫功能,通过类固醇作用诱发癌症。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竞争意识日益强烈,不如意的事往往与人如影随形,一切皆有可能,心理矛盾和心理打击在所难免。一旦思想认识不当,就会造成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心理疾病。此外,由于工业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空气和水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的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不断受到化学物质的侵害,神经的应急能力降低,神经的生理功能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心理疾病”。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都非常重视情志病。因此,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