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要养肝!失眠其实是肝“坏”了!一茶一汤一穴养肝助眠。

春天该养肝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只有肝气疏泄,做到了钟表运转,人体气血才能畅通。春天也是肝脏最容易生病的季节。升得太多,肝阳亢盛,升得太晚,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肝脏不好,有四个征兆。

失眠原来是肝衰竭。

中医说:肝主藏血。《黄帝内经》苏文提到“人平卧时,血属肝”。也就是说,人躺着的时候,多余的流动血液没有被利用,藏在肝脏里。只有充足的睡眠,肝脏才能得到修复。

临床医学证明,除了遗传和感染因素外,大多数肝病都是“水煮”出来的。压力过大往往会让人精神疲惫,身体疲惫。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肝脏会慢慢出现症状。

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差的人患肝病的几率是睡眠正常的人的两倍多。

很多人熬夜后眼睛会泛红。在中医里是典型的肝火症状。

肝脏不好的人,睡觉时会有这四个征兆:失眠、易醒、磨牙、梦话、小腿抽筋、晚上频繁起床。以上四种现象占1,都说明你的肝功能很差!

容易生气和抑郁。

肝气郁结的人往往会同时生气和抑郁。变成冷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是很容易烦躁,没有耐心。

朱医生有一个老太太病人。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她什么都迁就,生气的时候也是忍者。她没地方发泄。时间长了就表现出各种肝气郁结的症状,如睡眠不足、两侧疼痛等。

朱医生给我们的建议是,有些事不能憋在心里。不开心就要发泄出来。当然,我不是让你对人发火。我们都知道,争论越激烈,就越愤怒。你可以另找一种方式或者爱好,用一种良性的方式来发泄你的抑郁。

胁肋和上腹部疼痛

肝气郁结的患者表现为胁痛,疼痛容易逃避。如果肝气犯胃,就会出现胃脘痛,食欲不振。

对于女性患者,还会出现咽部异物、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一茶一汤一穴,疏肝解郁。

春天可以吃一些甜食,如枸杞、大枣、菠菜、荠菜、菊花、玫瑰花等。,帮助我们清肝泻火,疏肝理气。

1

疏肝解郁傣茶

疏肝解郁傣茶

配料:佛手10g玫瑰5g冰糖2-3颗。

做法:10克佛手和5克玫瑰花用1000毫升热水浸泡半小时。也可以放保温杯冲泡,喝完再继续。

食用:肝气郁结时每日一壶,不到一周即可饮用。症状好转就不用再喝了。

解决方案:

佛手入肝经,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气犯胃,疏肝不伤阴。

玫瑰花具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平衡内分泌、调理肝胃、缓解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适合春季饮用。

2

荠菜猪肝汤

季春护肝汤

材料:猪肝100g荠菜(或菠菜)100g枸杞20g生姜4片。

做法:荠菜提前焯水,猪肝片加盐挂水淀粉。先加入荠菜、枸杞等配料,最后加入猪肝焯熟。

功效:荠菜被称为“养生草、清肠草”,有疏肝养肝的功效;猪肝补血,枸杞明目,适合春季护肝。

按“快乐点”

肝气郁结也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容易气滞血瘀。朱博士为我们带来了五个“快乐点”。顺时针按压各穴位10-15分钟,疏肝解郁。

外关穴:在手臂外侧,在手腕三指横纹处,缓解胁痛;

内关穴:手臂内侧,手腕三指处,养肝护肝,调理气血;

合谷穴:拇指与食指掌骨之间,又称虎口。缓解疼痛、恶心、失眠;

劳宫穴:手指轻握,在中指指尖;涌泉穴:脚趾向内弯曲形成的凹陷。按压这两个穴位,可以缓解眼睛干涩、耳鸣等症状。

风池穴、风府穴、一峰穴:风池穴在脑后发际线的两个凹陷处,风府穴在两个风池穴的中间,一峰穴在耳垂后的凹陷处。有助于缓解上火、头痛等症状。

这五组开心点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可以缓解胸闷、憋气、心情不好、头晕等症状。每天摩擦这些穴位,对疏肝理气、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