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一起吃?

一、经验腹泻法的六大要领

1,先调中焦。

也就是说,胃气是基础,需要食欲。如果皮毛油腻,用温胆汤。昨天讲了温胆汤的四大主药:竹茹、枳壳、茯苓、陈皮。还有四种药不用。半夏能化痰,太燥。生姜能祛痰,太干;甘草和大枣很油腻,对痰不好。还有配伍:与石菖蒲、郁金配伍;配伍连翘、公英;配伍木香、砂仁健脾;开胃焦三鲜,生内金。这是一个基本的胃气为主,首先调整中间的重点。

2,给邪恶一条出路。

必须给真正的邪恶一个出路,让邪恶从体内消除。也就是说,有四条出路:

(1)汗出。汗水,来自肌肉表面。比如防风、桔梗、蝉蜕、透表发汗。当然,你应该避免出汗。出汗多了,会对阳气和胃气感到难过。

(2)通过润肠通便从大便中排出。使用瓜蒌、决明子、菊花和当归。但切忌帅,以防受伤。

(3)光渗透利尿。主要采用车前草、泽泻、泽兰、石韦、薏苡仁、冬瓜子。

(4)靠凉血出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栀子主要是用来给邪气一条出路。四种出路中,最安全最干净的出路就是利尿,而且不会伤害到你。

3、疏通适宜。

泻法一定是疏通,疏通的方式有四种。

(1)穿透。选用川芎和石菖蒲。

(2)理气疏通。使用柴胡和郁金。

(3)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用紫茎泽兰和王六补。

(4)使用文同。用桂枝和胡椒。

4、重视反左。

因为祛邪气的药药性强,偏邪,往往能祛邪气,但往往会带来副作用。为了防止跑偏和纠正副作用,应该使用反辅助。反辅助有两种。

(1)第一个是冷的反辅助。用温药时,怕过犹不及,所以选择寒反佐,加一两公英、连翘、栀子、黄柏、白花蛇舌草。

(2)热反作用。用感冒药的时候,怕太凉伤身体,就吃热的抗佐剂。还可加入肉桂、山姜、乌药、淫羊藿和鹿角霜。

5、注意报价。

攻邪通络是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通经药分为两类;

(1)的一部分是分类引用和分类引用。上部用少量升麻、桑枝、葛根、柴胡、莪术;川牛膝、木瓜、独活、车前草在下部的重量,如果不引入经期药物而加入,会有很不一样的疗效。

(2)辨别脏经络。

a、将远志和琥珀炒熟。琥珀是催经安神的良药,但现在用的是琥珀粉。琥珀粉不溶于水。如果要吃琥珀粉,就要用蜂蜜代替水,然后装在胶囊里吞下去。

b、砂仁、干姜入脾。

c、陈皮、桑白皮用在肺里。

薄荷和川楝子用于肝脏。

E.黄柏和补骨脂用于肾。

6、疾病会停止。

中间的病一定要停,不能经常吃,也不能长期吃,特别是要努力预防。像半夏、厚朴的燥;附子、肉桂之热;龙胆草和白头翁的寒性;昆虫药物的毒性;大家要注意,病停了,不能长期服用。

二是扶正祛邪法运用灵活。

灵活运用的原则是:先祛邪后扶正,祛邪时防止其伤正,扶正时防止其爱恶。

“气虚常伴停水”

“血虚常伴血瘀热”

“阴虚常伴有痰湿”

“阳虚常伴寒凝”

扶正祛邪是临床上最矛盾也最被忽视的规律,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虚实夹杂。我该怎么办?掌握一个原理,就是先除恶后强身,除恶时不伤正;在强身健体的时候,要防止它爱上邪恶。比如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他的心绞痛也很厉害,在于抑郁闷;两个,一个心慌气短腰酸背痛。乍一看舌苔油腻,脉沉细,自相矛盾。既有痰浊,也有气虚肾虚。如果这是矛盾的,过剩和不足是混合的。我们做什么呢第一,祛邪,除痰浊,用温胆汤、二陈汤除痰浊。但是在化痰的过程中,你不能加入半夏、厚朴来祛痰化浊。燥,影响其正气。只有痰出了,才能用补气、健脾、调肾的药。比如香砂六君子汤,杞菊地黄汤,然后扶正。但此时不能用油腻的药物,如熟地黄、麦冬、玉竹等。用了之后会诱发邪气,痰又上来,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矛盾疗法。昨天我问了三个问题,都涉及到这个问题。要下定决心不拖后腿,就是祛邪强身,这样才有效果。你要辟邪强身,肯定是要失败的。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原来我舍不得啊,说病人这么空痰?这和你的思维是一样的,就是祛痰药对强身健体有用,结果舌苔更油腻,效果不好。最后总结一下:要坚定,不要三心二意,单祛痰,单扶正。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矛盾处理。

第三,注意升浊降浊。

要注意升清降浊。根据中医的升降理论,要升清降浊。升降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升降失调也是人体疾病的重要病机。脾以清为主,胃以浊为主。清则能运,浊则能收。所以所有的病都要先调整。盛青用什么药?黄芪、各种人参、白术、仙鹤草、升麻、柴胡、桔梗、蝉蜕、葛根和川芎。这十种药我反复给你讲。不要把十种药都用在一升里,你就没地方了。可以来回换一两种药。降浊药有八种:紫苏、杏仁、陈皮、竹茹、赭石、磁石、珍珠母、旋覆花。这个处理手法巧妙地搭配了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升清降浊。我刚才说了,高血压患者很有症状,证候也很准。比如痰瘀同治,或者调肾,就要加一个清化降浊的药。比如痰瘀同治,你加一个柴胡,你加一个珍珠母,养清降浊,他的疗效就不一样;糖尿病患者,刚才那位同事,我给你开消渴之气。回去好好想想。这时候就要加药清化降浊。葛藤或仙鹤草会用来澄清,杏仁会用来降低混浊度。降血糖效果不一样。所以辩证法很对症,治疗很有技巧。如果加上升清降浊,疗效会明显增加。

第四,肝脾被虐控。

注意肝脾、肝脾、木土的关系,这也是临床配型的一个关键。木克土往往会导致肝胃不和。刚才说了用四逆散。一肝气一脾胃是临床所有疾病的根本和重要病机。我说过,《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对吗?李东垣说,脾胃是百病之源。所以把握好肝脾木土的关系。主要用柴胡、枳壳、白芍、黄连、川芎、赭石、莱菔子。我给你一个四逆散的改装,不是原来的四逆散。为了提高疗效,还添加了许多其他药物。另一方面,木克土就是脾胃不和,要用逍遥散。肝为气,脾为虚。白术、茯苓、当归、疏肝白芍、疏肝柴胡、通经薄荷组成逍遥散。我也为你增加和减少了变化。我反复说过,你的药方一定不能背,原方不能管。因为方子和古方不一样,时代变了很多。如果把药方背下来,肯定会影响疗效。你必须掌握它的意思,对吗?比如逍遥散和四逆散,四逆散的方义是疏肝和胃,逍遥散是疏肝健脾。掌握这个原理,灵活加减,配合西医的药理,会大大提高疗效。这是一个巧妙的搭配,不要拘泥于此。

第五,祛风不忘胃。

另一位中医说,风是百病之长,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风。当然,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不管外风和内风,巧妙搭配的一个办法就是和胃和谐。当然,古人还有养血祛风,平肝熄风,都不如和胃。怎么和胃调和?风好多变,就是别忘了加胃药,二陈汤,木香,砂仁,和胃!经常遇到荨麻疹,非常难治疗,反复发作。外科医生只知道血和休息。我用什么?通过和胃来治疗它的药方是什么?我在这里并不保守。明天再讲一般治疗。什么药?莱菔子、葶苈子、地肤子、蛇床子、石菖蒲、郁金、大黄、牡丹皮、赤芍、茯苓、陈皮、丹参和紫草。这样对荨麻疹的疗效比单纯的养血熄风要好,一般不会复发。荨麻疹不应该吃护发产品,可以吃这个方子,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看这个食谱,大部分都是和胃的。莱菔子、茯苓、陈皮、石菖蒲和郁金都是和胃药。此外,另一方面,当表证显现时,使用解表和胃的药物,如茯苓、陈皮和姜半夏。内风息风时,还加和胃药,用木香、砂仁、炒苍术。这样驱风的效果就大了,效果也就好了。这是我讲的真正的药方,你基本上是抄下来的。

6.心肾对立统一。

心肾对立统一,是巧配中的巧招。心主火,肾主水,心阳下降才能滋润肾水,肾水滋润才能平复心火。所以在临床各种疾病中,要想到心肾不交,走心肾相通之路。交泰丸要加。黄连10g,肉桂3g,3: 1,这也是协同增效的巧妙搭配。

七、治疗要活。

外感疾病有四种治疗方法。

治疗内伤有两种方法。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今天讲了一天巧治,就是治疗需要活,怎么活?外感疾病有四种生活方式。

(1)风寒、辛温解表,用荆防败毒散;风热、辛凉解表,用桑菊饮、银翘散。这是活着的第一原则。

(2)注意表。川芎、桔梗、蝉蜕、桑白皮、芦根要辩证选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需加一两药,以提高疗效。注意看穿桌子。

(3)注重利润分成,即利尿润肠。主要加车前草、紫茎泽兰利尿;决明子和瓜蒌润肠。

(4)第四种活法要强调扶正。应加入生黄芪、白扁豆和仙鹤草。

所以,我给你总结了一下。中医治疗无非是一种外感病和一种内伤杂病。以上是外感病的四大关键,活下去就有效了。这是第一部分。外感疾病需要活着,我给你总结了一下。中医内科学区分外感和内伤,外感就是这么简单。

治疗内伤有两种方法。

(1)就第一虚证而言,健脾优于补肾,用杞菊地黄汤。主要有七味药:白菊花、枸杞、地黄、黄精、杜仲、桑芪生、蛇床子。这是假证。

(2)痰瘀同治,以温胆汤为主方。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莱菔子和丹参。丹参要用30g。

中医很神秘,学中医很难。这两天我给你简化一下。内伤的虚证和实证有什么区别?以舌头为准。但是当你看到一种疾病时,你不必知道它。苔腻治痰瘀,苔薄调肾。简化了,很简单。对于外感疾病,你要区分风寒和风热,用它透表、分利、扶正。我太深情了,我把很多家传秘方简化到了这个地步!你记住这一步,然后配合西医的药理。你的病人在临床上差不多70-80%会有效,但也不是完美的。我一直在行医,还是经常遇到困难!对吗?这种方法是无效的。当疗效达到70-80%的时候,你就有信心了,中药就好拿了,也就不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