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用春意盎然的杏林和充满欲望的杏林来赞美什么?

杏林春是指医术高超而被人称道的医生,常用“杏林春”或“杏林满功名”。这里有一个典故:众所周知,“杏林”一词是中医领域的常用词汇,医生也常常自称“杏林人”。

但“杏林”二字,给了汉末三国福建道士“董枫”这个名字。

董枫(220-280),又名董平,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于后官县董倩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青少年学医,信道教。年轻时曾在后关县做小官,不久退休,在老家村后山习武行医。

董枫的医术高明,治病不需要什么钱。重病者只要康复,就在山上种5颗杏,轻症者种1颗杏。几年后,有了一万颗杏子,变成了森林。春天杏子成熟的时候,董枫会在树下搭一个小草来储存杏子。需要杏子的人可以用小米换。然后,收益将给予穷人,并提供旅行。

后人赞大夫“杏林春暖”之言,源于此。董枫也游历南方行医。有一次去胶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碰巧遇到了病危3天的胶州太守石燮。董峰把三粒药丸放进病人嘴里,用水喝下。

后来病人手脚能动了,皮肤颜色也渐渐变了。过了半天,他能坐起来了,过了四天,他能说话了,很快就康复了。显然这是一个民间传说。石邪死于公元226年,当时董枫只有6、7岁。

因医术高超,人们把乔县的董枫、华佗、南阳的张仲景称为“建安三神医”。晚年隐居在张羽(今江西)庐山下,继续行医。吴天吉四年(280),董枫去世。?

扩展数据

后人的纪念

董枫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不求名利,乐善好施,被后人传为佳话。人们把他和当时乔县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一起称为“建安三神医”。后人称赞医术高尚的医生“杏林春暖”、“满杏林”,称中医为“杏林”。

据悉,江西九江董氏原医务所仍有杏林。董枫死后,人们在庐山上修建了董枫亭。长乐有座山叫东风山。福州茶亭街尚赫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都是为了纪念董枫。《真仙照镜》载:“世间百年,其色常似三十人。”可见董枫有一套养生之道。

如今,古槐镇龙田村有董凤山,是后人为了纪念董凤而改名的。东峰山原名浮山,唐代李继孚《元和县志》说,福州“因州西北有浮山而得名”。

清乾隆《福州府志》注:“福山,今称东凤山,属昌乐县”,东凤可能是东凤的谐音。有人说,以福州命名的福山,就是东凤山。

如今,在董枫的家乡,古槐镇龙田村和唐嫣村的交界处,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董枫草堂。草堂占地20亩,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而建,杏树环绕,让我们感受到“杏林春暖”这个千古佳话的寓意。

东风草堂内的景观包括中国长乐中医药博物馆、“杏林王中”大屏幕、南雅堂、清代名医陈修园、“百草园”及各种石刻。正殿有董枫“悬壶济世”半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