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总是有高有低?你可能会焦虑依恋。
前段时间主要写了一些回避的调整和行为分析,收到了很多私信。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果我很焦虑,遇到回避怎么办?”首先,我们先澄清两点。
1.如果不去了解、分析、研究回避的原因和行为,客观来说,99%的人都会被激起焦虑。即使你是安全的,你也会焦虑,但是有焦虑不代表你是焦虑依恋。
2.不安全的依恋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也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即使是安全型也可能因为一些重大打击而转向回避或焦虑,依恋型的人也是不断流动的。
即使不是亲密关系,也很难控制。
自己的情绪,情绪不稳定
很多焦虑依恋的人在不恋爱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独立的人。在亲密关系之外,焦虑型在处理生活、学习、事业上基本和普通人一样。而内在敏感和自我安全感的缺乏,使他们心情大起大落,易怒或脾气暴躁,容易给人一种真性情和强烈的同理心,但在非亲密关系中却不冷静,缺乏理性。所以从职业来说,焦虑的人大多会从事文员、文书、行政等压力相对较低的工作,而不是销售、财务、计算机等需要较强抗压能力和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工作。
只要进入亲密关系,整个人的行为就会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婴儿状态”。比如在关系开始的时候,你会跟对方强调“我很粘人”。如果是对焦虑没有理解的伴侣,可能会误判为只是撒娇,其实是免责声明。潜台词是:“因为我已经告诉你我粘人了,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所以以后不管我怎么粘人,都不是我的错,你也不能拒绝。”很多焦虑的人在恋爱的时候总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只要不在身边,就会忍不住问你喜不喜欢我。你到底爱不爱我?总想向对方表达爱意,期待对方给我同样热情的回应。如果对方给不了,我就会陷入焦虑,怀疑,甚至质疑对方。
强烈的遗弃焦虑,害怕伴侣离开自己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焦虑的人比其他依恋类型的人更敏感,表现在爱情、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焦虑的人善于捕捉“细节”。他们非常善于观察伴侣的情绪变化,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他们也能立刻感觉到。当他们感受到这种情绪变化时,会立刻进入一种“猜测”的状态,会情不自禁地猜测伴侣情绪变化背后的动机,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这其实是由高度的抛弃焦虑引起的。如果伴侣此时不能给予肯定的回应,他们就会无限激化和传播自己的猜测,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焦虑。身体上,最常见的就是失眠,睡不着。
焦虑的防御行为不是来自他们。
真实意愿
追求平衡(比如对方保存信息10分钟,他会在10分钟后回来),故意让恋人吃醋,吃醋,表达厌烦,冷暴力,装冷漠,装冷漠,经常以分手作为威胁...这些实际上是当焦虑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感到不安时出现的防御性行为。比如想避免冷暴力的冷暴力背后的动机是真的想安静,希望不被打扰。焦虑冷暴力的动机是为了刺激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让伴侣主动哄自己。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很神秘,甚至把心理学和星座、塔罗牌、算命混为一谈。但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研究大脑活动的科学。虽然叫心理学,其实研究的是“大脑活动”。我们的大脑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在各功能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情绪的健康和稳定。当局部故障发生时,会带来严重的情绪问题。焦虑依恋大脑中负责管理情绪的区域较弱,所以焦虑型的一般情绪自制力较差。同时,大脑中负责情感联系的区域是强大的,处于高度状态,这也是焦虑型总是希望与依恋对象建立联系,并保持亲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