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太极养生
太极拳是一种“静制动,虽动犹静”的锻炼方法,动静结合。这有利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对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有明显疗效。如果长期坚持,可以逐渐消除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太极拳强调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不仅需要身体的放松,也需要大脑的放松。在大脑的控制下,神经和肌肉的放松可以反射性地放松全身小动脉(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同时减轻小动脉壁的硬化。这样血压下降,趋于正常,对高血压患者更有利。脑力和体力劳动后全身放松,可以使兴奋的神经和疲劳的肌肉更快恢复,这也是为什么练拳击比原地不动更能消除疲劳。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随着深呼吸,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被鼓励有节奏地放松和收缩。腰部、脊柱、四肢的螺旋缠绕,会把腹部(小腹)积聚的气输送到全身。此时,周围神经会感到酸、麻、胀、热,也就是俗称的“气感”。有这种气血循环感的人,皮肤红润,体温可提高1度左右。
通过气的运行,每平方毫米肌肉约有200根毛细血管被打开使用(平时只有约5根毛细血管有血流)。毛细血管按照一定的周期打开和关闭。因此,它们的脉动似乎给身体增加了数百万颗微小的“心脏”。这些外周小心脏的大规模发展,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利。通过四肢的正反向缠绕运动,既锻炼了肌肉的弹性,又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预防和治疗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练太极拳可以逐渐加深呼吸,所以横膈膜下降较多。通过上下搅动横膈膜,加强胸腹部运动,对内脏起到“按摩”作用。这是药物达不到的效果。这样胸腔和腹腔内的脏器血流旺盛,吸收功能增强,对各种脏器引起的疾病,如胃肠消化不良、糖尿病、大小便失禁等,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太极拳深长的呼吸使心脏排出大量的污染空气,吸入更多的氧气,提高了肺部的通气效率,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这样可以降低肋软骨的骨化率,增强胸部活动,对防治肺部疾病和肺气肿有一定的作用。吸气时吊胯(指轻轻收缩肛门肌肉,就像吊会阴一样)。会阴部有意识地轻轻抬起,吸气时放松。这样,一旦会阴被提起放松,你会感觉到长时间练习后,会阴会随着呼吸而放松。这就是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可以防治痔瘘、脱肛、子宫脱垂以及一些慢性生殖系统疾病。1,体太极传要求上身挺直,上下线条“头垂尾收”,即百会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既能疏通上下气血,又能避免衰老、低头、脊髓萎缩等病症。通过太极传,脚底生根,会产生上拉下拽的想法;此外,手眼接触可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摆动,可有效防治颈椎疾病。
2.腰太极传特别注重腰部活动,要求“腰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可以增强肾功能,同时对脊神经和自主神经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消除腹部脏器充血、改善肠道蠕动功能有积极影响,对防治腰痛的作用更为突出。3.练太极拳时眼睛是否专注,主要表现在眼神上。俗话说“神聚于目”,“眼是心之窗”。练拳击的时候,眼睛要随着真手的动作直视前方。在动作变化的时候,要先把目光移向你想去的方向,然后再用姿势、手法、步法跟进,做到“形神统一”。这种训练不仅可以锻炼眼球神经,还有助于改善和增强视力。4.关节韧带太极拳要求持续渗透,全身是一家人。在腰椎和关节的带动下,结合回转和缠绕运动,使肩、肘、膝、髋、踝、腕等关节相继贯通,全身融为一体。这样可以增强各关节的功能,防止其退化,有助于关节韧带和软骨的正常功能。5.肌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弹性和坚实程度。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肌肉结实强壮,从而防止大腹便便和行走困难。通过肌肉放松和关节屈伸,一方面可以自如运用硬法;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有节奏的压迫会促使静脉血回流心脏。
6.腿和脚
太极拳侧重于将虚拟和真实转化的练习。无论上肢、下肢、躯干、内脏,“到处都是一个虚拟的现实。”以腿为例。如果重量在左腿上,左腿是实的,右腿是空的,反之亦然。腿可以通过虚拟和真实的锻炼增加很大的力量。以脚为例,当脚跟、脚掌、脚趾相继落下抓地为实,脚心(涌泉穴)轻轻抬起为虚时,在现实中称为虚。经常做脚底贴地、提足弓的活动,一紧一松的交换虚拟现实,让脚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锻炼。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矫正扁平足,还可以使脚弓更有弹性,从而达到走路轻盈的目的。
毫无疑问,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治病,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他必须坚持下去,把练习太极拳当成像吃饭一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只要坚持,就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精力充沛,身体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