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与控制
导语:水泥稳定碎石以级配碎石为集料,用一定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砂浆体积填充集料的空隙,按照嵌挤原理进行摊铺压实。下面给大家简单说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和控制。欢迎阅读参考!
简要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原材料要求、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可供从事市政和公路设计施工的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强度;水泥用量;铺路;开始了。
交通和城市道路基层通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碎石,其中水泥稳定碎石近年来在江苏省交通道路基层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在城市道路中采用,打破了二灰碎石的原有格局。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具有一定级配的碎石或砾石集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经摊铺、碾压形成的混合料。这种基层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材料来源方便、强度高、水稳性好、板性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缺少粉煤灰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地区。其性能与二灰碎石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强度高、强度发展快、强度调整容易、施工周期短。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道路基层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质量,必须从各相关环节严格要求和控制。
一、水泥稳定碎石的技术指标
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采用抗裂级配。当承受重交通时,水泥用量宜为5.0%,中、轻交通时宜为4.0%。实际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但不应超过6%。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规定如下:
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不小于96%。
二、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要求
1,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更长(最好大于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应为42.5。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和受潮变质的水泥。
2.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有机质含量不大于2%,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25%。骨料级配要求见下表。
三、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顺序
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施工顺序为: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
四、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注意事项
1,混合
水泥稳定碎石宜采用集中厂拌法,可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考虑到各种施工因素和设备计量控制的影响,水泥用量应比实验室配比大0.3% ~ 0.5%,但总量不应大于6%。同时,根据气温、失水等现场施工条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高于配比试验值1.5% ~ 2.5%。
2.运输
运输过程中要覆盖篷布,减少水分流失;混合料从卸料开始的摊铺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超过时限不得使用。
3.块石面路
摊铺前,下承层应适当浇水湿润;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机械摊铺,有条件的应采用全宽度同时摊铺;压实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一般机械摊铺宜为1.25~1.35,人工摊铺宜适当放大至1.35 ~ 1.5;摊铺时,每层应按虚厚一次摊铺,颗粒分布要均匀,厚度要一致,不允许多次修补。
4、滚动
碾压应按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稳后振的原则进行。宜在摊铺机后立即用轻型双轮压路机稳压,然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压实;碾压时,交错轮应重叠一半,相邻两个作业段的接缝应采用45度阶梯式交错轮碾压。静压速度应控制在25m/min,振动碾压速度应控制在30m/min。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水泥稳定碎石上突然刹车或掉头。稳压时,如发现混合物分离或表面不平整,应手动更换分离的混合物或进行修理。
碾压时应注意摊铺接缝的保湿和接缝处理;当无法避免纵向接缝时,必须垂直连接,禁止斜接缝。纵缝的具体要求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摊铺时,应派专人消除粗骨料的离析,摊铺时出现的局部粗骨料“窝”应及时根部雕出的,并用新鲜混合料填实;不建议中断摊铺过程。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设置横缝。
碾压效果应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滚道小于5mm,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健康
混合料碾压后应及时洒水养生,并用麻袋或透水土工布覆盖。当采用无覆盖水养护时,浇水次数不得少于1次/小时,养护期不得少于7d;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控制施工车辆通行。养护期过后,可以逐步开放交通,但必须严格控制行车速度。禁止施工车辆突然刹车和掉头。
结论: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道路基层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要求和控制设计技术指标、原材料和具体施工操作,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为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起到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