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2010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43.8+000亿元,增速超过654.38+0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2%;农业总产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6‰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控制在3.68万吨和10.85万吨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更加注重调结构与保增长相结合,改革开放与增强内生动力相统一,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相促进,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相协调,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促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推进西咸一体化,积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政府《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相继出台,将安(咸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整合发展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咸阳发展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集聚国际国内现代产业、先进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咸阳已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国际大都市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引导各级公务员牢固树立大都市、大产业、大局观,以国际视野、国际方式、国际标准审视大局、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努力开创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全面启动经纬新区建设。坚持“规划引导、板块启动、基础突破、产业支撑、制度创新”,加快经纬新区发展。上半年,经纬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开工建设“两桥三路一带”等六大基础设施;年内,兰池大道全面建成通车,渭河大桥主体完工,形成“三纵两横”道路主骨架。以空港物流产业园、武陵高原历史文化集聚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渭河生态景观带、渭北综合商务区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资金6543.8+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凤味新区建设。主动与Xi安搞好新区的规划、开发和建设。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继续加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凤味生态新城项目,加快建设两岸碧水青山的特色滨水新城。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努力建设具有特色功能区、大学园区和新型城市商务中心的Xi安(咸阳)国际大都市。
着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启动“万亩水面、万亩绿林、万亩花卉”工程,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进一步维护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双干道等城市南北干道,畅通城市南北交通。完成市广电中心建设任务和实验中学新校区年度建设任务。启动青少年宫、体育中心、博物馆建设。搞好旧城改造,新建60多栋高层建筑。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开展“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年”,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
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做好新一轮城镇规划工作,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1县总体规划、95个建制镇规划修编和300个村庄规划。启动建设宾县-长武-旬邑和礼泉-赣县两个城乡规划重点示范区。支持淳化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加快县城、重点镇和县城特色街区建设,每个省级重点镇基础设施投入3000万元以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支持重点镇发展住宅商品房,引导农民进入城镇购房、经商、办厂。年内力争南方6县市城市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北方5县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2%以上。
(二)着力壮大支柱产业,不断扩大工业经济规模。
做一个大的重点企业。加强对长庆石化公司、兴化集团、彩虹集团、西北橡胶公司、滨煤集团、常斌矿业公司、步长制药公司、西北石油陕西销售公司等优势企业的服务,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争创名牌产品,发展配套产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产值50亿元以上、6543.8+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雅店、晓庄、浔峰、胡家河等煤矿和长武煤基二甲醚项目,加强与神华集团、国电集团、陕西煤业、中石油等大型企业的对接和引进,扩大能源型产业产能。加快冯润新能源、咸阳钢管绳索厂搬迁等项目建设,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推进彩虹液晶玻璃基板、光伏玻璃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电子企业提升竞争力。抓好泾阳冀东、礼泉海螺、赣县奚仲等水泥生产项目,稳步发展建材工业。实施华润纺织、西北二棉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推动纺织产业向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抓好金龙鱼、步长君寿馆二期等食品药品项目,支持医药企业开发新产品。
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半导体照明和多晶硅产品优势,发展下游产业,培育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争取大型客机改货机、航空零部件维修基地、支线飞机维修基地等项目落户,支持AVIC起落架公司、西航公司、秦岭电气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建设新型航空产业基地。支持陕船重工风电设备组装和核应急发电集群建设,努力做大新能源产业。制定全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大型环保节能设备,支持建设礼泉痕量重金属吸附材料生产项目,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适应低碳经济需求的新型清洁产品,环保产业增速保持在30%以上。实施建筑企业品牌战略,支持建筑和房地产业发展。全年建筑业产值350多亿元。
做一个优秀的工业园区。完善经纬新区、凤味新区、高新区、常斌讯能基地等3个省级、1个市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咸阳常斌浔能化工基地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争取常斌浔能化工基地早日纳入咸阳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支持省认定的10个县级园区,加大对县市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园区建设水平。
发展县域工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机制。再筹集1亿元,充实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本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市设立县级小额贷款公司。市本级安排8000万元,南部县市各安排500万元,北部县市各安排300万元,用于工业建设投资。全年县市区工业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同时,深入开展县域经济竞赛活动,力争宾县进入全省十强县,其他县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的位次继续前移,县域经济平均突破55亿元。
(三)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狠抓项目建设。今年已安排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12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9亿元。做好征地拆迁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机场二期扩建、西通公路改扩建、西宝高速、西平铁路扩建等工程顺利实施。做好信贷资金配套和相关审批工作,加快仙浔高速、亭口水库、白灵寺水库、红岩河水库建设,确保兴化技改、丰益粮油、伍兹轮胎、常斌矿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西电变压器、Fast 1万台同步器、中电投4× 100 kW电厂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扩大招商引资。以新能源、现代中药、环保产业、商贸物流、重大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市财政继续提供10万元支持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央企、省属大中型企业的对接,争取这些企业在咸阳建立和扩大生产基地。新成立了三个招商分局,密切关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力争年内引进秦都、渭城、宾县、兴平投资20亿元项目,武功、永寿、淳化投资5亿元项目。其余县将实现引进项目突破,投资额65438.0亿元。全市招商引资将达到3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00亿元。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始终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性产业,继续做好“三农”工作,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承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狠抓粮食高产创建、果业提质增效、百万亩保护地蔬菜和畜牧业收入翻番四大工程。大力扶持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4.38+80万吨以上;努力发展果业、畜牧业等特色高效农业,新增果园65438+万亩、大棚蔬菜2万亩、奶牛5万头、生猪1万头。加快雨润集团65438万头肉牛屠宰、席瑞粮油等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光明乳业、康师傅等企业加快发展,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家以上。壮大各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完善交易市场体系,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做好“一村一品”。以北方和干旱带地区为重点,实施百万亩经济林工程,发展葡萄、石榴、核桃、柿子等杂果生产;以渭河县沿线城区为重点,发展清水莲藕、香蒜、花卉等无公害设施蔬菜,特色种植养殖村镇;以民间工艺和食品加工为重点,培育一批以手工编织、草编、刺绣为主的乡镇,建设5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2个“一乡一业”示范镇。支持武功、赣县、杨凌建设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战略,建设10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投资6000万元,加快“三告别”工程建设进度,完成3000户贫困户搬迁,搬迁总户数达到5000户。继续抓好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资金互助试点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房建设,再为农民办20件实事。投资6000万元改造11,000亩中低产田;投入654.38+0.6亿元解决3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发展节水灌溉11万亩。投资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行政村班车率达到100%。鼓励县市区加快村间道路改造。实施农民住房工程,解决2.6万人住房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82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做好新农村“百村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实现“五通五配套”。加大旧村改造和土地复垦力度,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保持耕地占补平衡。
(五)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扩大城乡消费。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社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农业与超市对接。加快西部商贸物流基地、珍珠源新城、酒钢物流基地、旬邑商业水街建设进度。鼓励知名物流企业在咸阳设立采购中心,探索建立租赁、快递、运输等配送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高餐饮、宾馆、酒店等服务业水平,鼓励发展节庆、会展、电子商务、信用评估、广告创意等新兴产业和拍卖、典当、家政等特色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咸阳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壮大金融业。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进周、秦、汉、旅游精品区建设和泾河、渭河、沣河自然景观休闲产业带发展。编制《五陵秦原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规划》,策划、包装、推介一批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加大甘岭、昭陵开发建设力度,加快茂陵、大佛寺申遗,推动文艺演出进景区。依托“中国健康文化名城”品牌,提升温泉洗浴、养生保健等特色服务业水平。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抓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发展社区商业、物业、文化等服务消费。加强市场监管,抓好“放心肉”、“放心奶”、“放心油”市场工程和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鲜活农产品出口份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
(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重视生态治理。搞好绿化,推进中心城、主干道、重点河流、风景名胜区、风景林带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完成造林32.5万亩,建成100个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和省专项资金项目,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里。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和持续减排。在南郊建了污水处理厂。上半年县级垃圾填埋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区空气质量二级或优于二级的天数超过311天。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百花工程”,建设3-5个环境优美的省级城镇和10个省级生态村。
狠抓节能降耗。扎实开展全民节能降耗行动。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能源统计监测和节能计量,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实施节能建筑和绿色照明示范工程,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和综合利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
(七)着力深化各项改革,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风轮公司、方圆集团等4家企业资产重组,咸阳氮肥厂等4家企业破产,兴平造纸厂等3家企业破产,陕西粮油机械厂等4家企业公司化改造。完成全县49家国企改革任务。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完善乡镇干部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解决乡镇干部“三难”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增加农户小额贷款供给,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和农户贷款,努力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年内完成秦都、渭城、永寿、长武、旬邑、淳化6县改革任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参合率巩固在90%以上。简化报销手续,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负担。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公共预算,积极开展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点。加强银企对接,加快金融创新,增加信贷投入。扩大城投公司融资规模,加快经纬新区、凤味新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机制,拓展融资渠道。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市电影公司等10事业单位改制为5家文化企业,将市群众艺术馆等10公益单位整合为7家文化机构,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全面完成市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推进县市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咸阳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完成投资654.38+0.3亿元,小额担保贷款2亿多元,农村劳动力培训2654.38+0.8万人次,扶持创业3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4.38+0万人,转移就业规模达到654.38+0万人次。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大学生充分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加快八大民生工程建设。按照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确保前期投资35亿元的民生工程早开工、快推进、好成效。继续做好“蛋奶工程”,不断扩大覆盖面。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率达80%,治疗率达90%,治愈率达75%以上。加快县市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年底前6所敬老院实现“五保”入住。完成50%以上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个村和7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完成5所县医院、22所乡镇中心医院和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做好7个地震灾区县卫生服务机构灾后重建和641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2.9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大学生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做好城镇职工医疗市级统筹,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启动秦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省级试点,继续做好宾县等11县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增加约120元。市区低保标准提高到人均200元,其他县市低保标准提高到人均180元;将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的25万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计划,认真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
做好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4.5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4000套,面积30万平方米。投资3.4亿元建设廉租房4000套,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租赁补贴保障1356户。规范楼市秩序,依法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规范民办教育管理,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大力扶持学前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落实到位。全面落实科技三项经费,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做好大戏、大剧、精品创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做好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九)以创建“平安咸阳”为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信访工作。建立一站式接访、一站式处理信访、一揽子解决实际问题的信访新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实行更加严格的信访考核机制,加大信访问责力度,确保实现“一控两降”目标。
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突出道路交通、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煤矿、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第一责任要求。严厉打击以“两抢一盗”为重点的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咸阳”创建,扩大安全社区、安全村镇、安全企业覆盖面,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应急预案体系、救援队伍和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重视“双拥”和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挥驻军在咸阳建设中的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和谐。
(十)以编制“十二五”规划为重点,科学规划咸阳未来发展。
根据新的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精心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完善规划理念,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扩大社会参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着力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抓好大设施配套、形成大格局,努力把“十二五”规划打造成我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纲领性文件。
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依法行政,提高法治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集中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自觉接受NPC的依法监督和CPPCC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NPC代表和CPPCC委员的建议。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科学管理政治,提高行政效率。完善重大事项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主动、全心全意为公民、企事业单位等对象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推行行政问责制和服务承诺制,完善考评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投资环境。
求真务实,提高执政能力。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需民、计民,千方百计解民忧,尽职尽责保平安。加强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提高项目运作和资本运作水平。建立政府、企业、干部、群众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机制,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从严治政,提升政府形象。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坚持教育、预防、监督、惩治相结合,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责任审计,监督权力运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大力建设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