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是什么最高境界?

“渐进练习”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练习。“顿悟”就是突然觉醒。学佛是一个“修行悟”和“悟与行”的深化和升华过程。

古代的“顿悟”虽然是突然的觉悟,但绝不是完全的意识,而只是一定程度的意识。所谓“放下屠刀,当场成佛”,只是指了解成佛之道,而不是已经成佛。这样的人,从一个大玄机中得到了教训,可能意志极其坚定,进步神速,但也有一个悟与修,修与悟的过程。

学习古代佛教以求解脱。也就是说,要学会摆脱大大小小的各种烦恼。学佛有没有真正的收获,要看烦恼多还是少——烦恼越来越少,才能最终摆脱生死大烦恼;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烦恼,那就永远不可能摆脱生死的大烦恼,更不用说才能不平凡。

你身在红尘,心在红尘之外,即尘不染,逍遥自在。

关于“不后悔”

“不后悔”是指没有内疚或后悔。如果你想“不感到内疚”,你一定没有做过任何故意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过失造成的损害不是故意损害,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尽可能补救。古人云:“人非圣贤,不犯错误改就好。”事实就是如此。陶渊明的告别辞里有一句话:“知其然,不远矣,知其然,可以追之。”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对现实没有贪念。

不贪现实就是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财之类的。

佛教认为“愿”和“求”不是一回事,“愿”是给众生的;“乞讨”是给自己的。佛教主张你要有大愿,但不能有私欲,就是要为大众尽力,而不是为自己。

这里必须澄清一点,所谓“贪”,绝不是就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而言,而是就那些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和生存之外的奢侈品而言。否则连生存都不在乎,还谈什么养生修行?有句名言:“吃饭是为了生存,活着不是为了吃饭。”那么,生存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没有一个理性的人会否认奉献的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他的人生只能是苍白的。

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一条横幅:“临终回首,长命百岁与早逝无异,但事业永存。”也就是说,我不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长短。无论你活多久,它仍然会像你垂死的那一刻。而且,你来到世上是赤裸的,你死去也是赤裸的。世界上只剩下对社会的奉献。总之,人生的意义是每个有思想的人都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这本身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幸福。有人以聚敛财富为幸福,有人以获得权力为幸福,有人以争取荣耀为幸福。虽然也有其他目标作为幸福,但有很多是基于以上三类的。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分析吧。

(1)财富

多少钱才算有钱?100万算有钱吗?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富豪为女儿步入社会举办宴会,一下子花了6.5438亿美元+0万。他的1万是你的八倍多!20世纪初,中国广东增城一颗18.8g的荔枝(挂绿)被拍卖出55.5万元。你的654.38+0万足够买几个荔枝了。1000万算有钱吗?世纪之交,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公司推出了一款价值高达654.38+00万美元的“千年束腹”。你的10万买不到这款文胸的八分之一。至于毕加索的一幅名画,在纽约的拍卖价格居然超过了1亿美元!

是1亿还是10亿有钱?只要你看着比尔·盖茨,你的“骄傲”就会飞到“Java”。

总之,任何一个追求财富的人,只要和别人比较,就可以沾沾自喜。一抬头,顿时黯然失色。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思考。古人云:“人死为财。”那些为钱而死的人,是不是因为贪婪而没钱!

要知道物质享受只能提供各种感官刺激,也就是眼睛看到的画面和颜色,耳朵听到的声音和旋律,鼻子闻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和皮肤感受到的触觉。感官刺激当然能带来兴奋,但兴奋之后会转化为抑制;如果你想再次兴奋,你必须再次受到刺激。本来刺激的程度和兴奋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但是如果“刺激-兴奋-抑制-再刺激-再兴奋-再抑制”继续循环下去,人的感觉器官就会因为逐渐适应某种刺激而麻痹。所以,为了维持之前的兴奋,需要增加刺激量或者改变刺激方式。后来,尽管刺激量越来越大,刺激方式反复变化,兴奋感却越来越弱。最后,当没有任何刺激能引起兴奋时,空虚感就会袭上心头,甚至彻底空虚。这是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寻求刺激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一个曾经参加过“嬉皮士”运动,后来染上毒瘾的美国年轻人,做了一个典型的忏悔:“虽然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物质财富,但他仍然不快乐。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物质上的幸福,另一方面我们有一种被咬的感觉。”这种感觉除了空虚什么都没有。

玩过秋千的人都体验过这种感觉,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由于失重,心房“悬空”。这就是直觉的空虚。而当一个人的精神无所寄托时,他就会长期被困在一种内心的空虚之中。这种内心的空虚和直觉的空虚很像,好像心被吊起来了,但是内心的空虚持续的时间更长,程度更差,可以“吊”到好像被虫子咬的地步。那很不舒服。极端的情况下,你会觉得生命不再有任何意义,甚至生不如死!

正是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导致了堕落和堕落,酗酒和吸毒,甚至自杀或自杀。总之,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寻求那种奇怪的刺激,社会的很多方面变得越来越浮躁、浅薄、无聊、空虚。这很可悲。

况且财富多了,各种担忧也就随之而来了。即使你没有被盗、被抢、被骗、被绑架、被谋杀,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争斗甚至争夺遗产也是必然的。这样的例子很少吗?请问哪位巨人不是满腹委屈?

话说回来,钱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因为缺钱,很多事情我自己都做不了。关键问题是一个是来的合适,一个是花的合适。

例如,陈嘉庚通过经营工业积累了财富,然后用这些财富兴办教育,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这是一个高尚的例子,因为他赚钱不是为了赚钱,他赚钱是为了兴办教育。对他来说,赚钱只是手段,目的是教育兴国。

再比如中国春秋时期的“陶朱公”,就是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大英雄范蠡。成功后,他勇敢地撤退,逃离了越国,回到家乡(据说是河南镇平县),化名“陶朱公”经商。赢得大量财富后,他将大部分分散给穷人,白手起家创业;重新富起来后,他又把钱分给人民。于是,聚而散,刚正不阿,以经商为手段,实现了拯救世界的抱负,被誉为“商业圣人”,成为中国商业界的鼻祖,商业界的最高典范。

他为什么靠做生意成了“圣人”?因为他的精神境界已经超越了“经商以利”的狭隘圈子,上升到了“经商以利天下”的高度。因此,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动力是最重要的。

(2)权力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因纱帽太小,担着镣铐。”那些沾满鲜血的枷锁,难道是帽子而是权力之争!

更何况官位越高,地方越少,斗争越激烈。他们既想保住自己的位子不让别人爬上去,又想碾压别人让自己爬上去,心理上很无知。当他们已经网开一面的时候,仔细想想哪个厉害的人没有危险。人们把升官叫做“往上爬”,既形象又贴切。因为,既然是“攀登”,腰怎么直,精神怎么强?当然,当官不是坏事。官位越高,权力越大,能做的事情也越多。有什么不好?关键问题是:第一,为什么,第二,怎么做。在古代的包拯,如果没有官位,没有“出手”,怎么可能摆脱暴力,太平无事?如果当代中国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刘丽英没有这么高的职位,他怎么能处理那些腐败和走私的大案要案?我认为,做官,必须随时把自己的“饭碗”握在手里;准备扔掉它。这样才能做到刚正不阿。另一方面,如果你把“黑帽子”戴在头上,怕丢了,甚至想着换一顶更大的,那么他也不可能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地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为官为民”和“为官谋私”的本质区别。

(3)荣耀

什么是荣耀?学历、学位、职称、职称、荣誉称号等。大概就是所谓的荣耀吧。综上所述,这些基本都是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认可,或者说是所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必要那么重要,尤其不适合追。

以教育为例。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并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再来一次题目。孔子的称号是什么,老子的称号是什么,释迦牟尼的称号是什么?然而,他们都是人们敬仰的永恒的老师。

现在很多人不遗余力的追这些东西,闹出很多可笑的丑闻。一方面,花钱买学历、学位、职称、头衔、荣誉称号的人比比皆是。另一方面,那些为了赚钱而出卖学历、学位、职称、头衔、荣誉称号的人!

总之,名利本身不是坏事,关键是看你怎么对待。我的态度是:我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不会抱怨,对它漠不关心。这样你就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人格,坚持自己的良心,就不会把精力浪费在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佛教所谓的“三毒”,指的是贪、怒、痴。贪就是贪;陈,即恨;迷恋就是迷恋。在这“三毒”中,最主要的是贪婪。因为仇恨不是因为贪婪而达到的;执念是贪婪蒙蔽了人的双眼,失去了良知的结果。

由于贪婪的恶性膨胀,人和物(指一切物质财富)被荒谬地错位了——人从物的拥有者沦为物的奴隶!人为物而生,为物而死,为物而战,为物而累,为物而哭,为物而汗流浃背,终日为物而活在恐惧中...

吃饱了不剃头,饿了不洗澡。我想问一下,这个东西不是变成了专横跋扈的主人,而是人们没有变成顺从恐惧的奴隶,贪婪驱使人们去争夺五光十色的物质享受。于是,外在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内心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差,几乎令人绝望。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剧!

其实,幸福不在于外在的名利,而在于内心的愉悦和放松——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愉悦,多一些快乐;烦恼少,时时刻刻处处感到快乐和轻松是最大的幸福。

可见,真正的幸福,其实是人内心平和愉悦的美好感受。既然是内心的感受,就应该从内心去探寻,即探寻人格的升华,人性的完善,人生的顺畅;然而,这个世界一直在寻找外面的世界来追求浮华的名利。离真相那么远,难道我们就不能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吗?总结一下:“贪得越多,烦恼越广;越贪心越麻烦。“仅此而已,还有别的办法吗?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贪婪的浅薄、虚幻和无聊,才能真正摆脱贪婪的污染和束缚。

这里强调的是,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贪婪的浅薄、虚幻和无聊,不仅不会做出任何贪婪的举动,甚至连一丝贪婪的念头都不会产生。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到别人穿得豪华,吃得高档,坐的是轿车,住的是别墅,你的心就有一点羡慕,你的心已经被触动了。那样的话,你真的能体会到贪婪的浅薄、虚幻和无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