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的方法16补气血的简单方法

1补气血法

01脾脏的颜色是黄色的,面色发黄说明脾胃有问题。

做法:大枣500g,去皮,水煮,煮成糊状,与红糖混合,放入冰箱保存。早晚服用两次,每次15g。不要吃凉的。坚持下去,脾会重新运化气血,面色会得到改善。

02调补气愈灵膏:取桂圆肉250g,15g西洋参,糖适量。将龙眼肉捣成泥,西洋参磨成粉,将两种材料与白糖混合在一起,放入密封的瓷器中,放入锅中,用文火蒸2小时。每次取1勺,开水融化后食用。每天早晚1次。补气血效果很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

03气血两虚的表现:面色苍白,皮肤暗沉;头晕乏力;皮肤干燥,容易脱发,指甲容易裂;心悸、胸闷;手脚麻木冰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女生月经量太少。

这样做:大枣补血,每天3次;山楂茶通风;地黄黑豆各一把,开水加冰糖喝补血;黄芪粥汤补气;莲藕促进血液循环。

压力大,脾气暴躁,很容易变成黄脸婆,气色差,面部肌肉僵硬。

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快速摩擦耳垂;经常揉耳垂!摩擦耳垂,直到它变得又红又热,你可能会立即有一种良好的感觉,你的头和脸会变得光滑。耳垂对应人体头部区域,清爽抗衰老。

每日揉腹100次,调和气血,益精神——腹部为五脏之官市,阴阳之源。揉腹就是在胸部和骨盆之间来回揉,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内脏。先将右手大鱼际在胃腔内顺时针搓130次,再向下移动到肚脐处120次,然后用左手整个手掌搓整个腹部120次,最后反过来重复。

《内经》中说:女人过了35岁,大肠经和胃经的气血就会逐渐不足。因为这两条经络都是在头面部的头发上行的,一旦经气下降,她的脸就会开始萎靡,头发开始脱落。所以,想要面色红润,头发浓密,胃肠道的气血是需要补的。常吃山药糯米粥,肠胃气血最长;多敲胃经、大肠经,美容防衰老。

每天练习5分钟甩手的技巧,会让你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很多师兄都用这个技巧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

具体方法:马步,十趾轻抓地面,肛门微抬,舌头伸到上颚。慢慢抬起手臂与肩膀平行,然后自然甩到身后。1次5 ~ 10分钟,1次每天2 ~ 3次。这套动作可以激活三阴手,三阳手的六经,所以可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升清降浊。

腹部脂肪严重影响气血循环,揉起来很疼,手指下有泡沫。这是垃圾脂肪,不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反而影响气血循环。坚持揉捏可以去掉。坐直,双手从肋骨处充分捏出脂肪,揉三次(前几天疼痛要忍住,一般规律是不疼就不行),然后往肚脐方向揉,每天两次,每次10分钟。除了胖,坚持是关键!

09艾灸劳宫调节假性近视参考——近视与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有关。调理时要补肝肾。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和脚厥阴肝经都是表里。肝脏开始了解眼睛,肝脏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视觉的强弱。艾灸劳宫穴可以促进肝功能,改善视力。

10脾能美容——脾胃功能健康,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人就会无精打采,面色苍白。脾运化失调者宜用红枣茯苓粥: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用粳米煮粥当早餐。能滋润皮肤,增加弹性和光泽。

11气血双补饮食:每天早上嚼5粒花生、3粒红枣、1个核桃,然后用温水送服,静坐1-2分钟。长期坚持,滋补气血,效果明显。虽然吃的少,动作简单,但是这里可以说是五行相生,有效补气血!

12亚健康食疗偏方:①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黄芪泡水或炖汤。2面色蜡黄,嘴唇苍白:大枣糯米粥。(3)消化能力下降:经常咀嚼党参,党参能健脾益气。④睡眠质量差:百合、莲子、大枣、茯苓均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煲汤或煮粥食用。

13用两个滚烫的手掌按压面部,手指一起向上微微弯曲,向下向外刷脸数十次。手、脚、足三条阳经都经过面部,尤其是阳明胃经,气血充盈。所以这种方法可以使气血长存,早晚各一次,五脏六腑得到滋养,美丽永存。

14经常灸神阙,神阙是先天天命之本,后天之气舍,经络总枢纽,是养生保健的重点。艾灸(直接灸或隔姜灸)施于肚脐,其特点是皮肤薄,灵敏度高,吸收快,并借助艾灸热量,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防病、美容、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15的美容秘诀离不开“养血”:三七还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而老年斑往往是气血两虚的表现,所以经常服用三七可以使气血通畅,滋养肌肤,祛斑。如果皮肤暗沉,有斑的人可以每天吃1-3克三七,拌在水里或粥里,搅拌后喝。

按三阴交穴16,有助于疏通人体淤血,保养子宫卵巢,调理月经,祛斑,去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从月经前3天开始每天按压三阴交穴,坚持3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和痛经。

按压揉捏时,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下压再揉捏,每次1分钟,停止后再揉捏。这个穴位可以畅通人体血液循环,孕妇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