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皇帝热衷于在北岳祭祀恒山?

唐太宗祭祀北岳,祈求山神保佑,助其军事行动。从北岳的地理位置来看,北岳在中世纪南北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与其他四山相比,唐朝皇帝对保卫边境和巩固政权的要求更高。

这种带有军事吸引力的祭祀,多由官员主持。除了唐太宗在贞观十九年通过北岳远征辽朝之外,重要的军政大臣也到北岳庙祭祀、求援。唐皇祭祀北岳也与祈雨、祈阳的仪式密切相关。北山恒山是明显包含在祭祀仪式中的名山大川,是这一带必须祭祀的对象。祭祀由总督和尚座主持,充分体现了北岳祈雨祭祀的官方色彩。

开元十四年(726年)六月,唐玄宗因久旱,下令官员祭祀山川。当时,他为北岳使者李哲写了一首表演诗,将降雨的效果归功于玄宗的诚意。据唐代遗留下来的《北岳历东礼乐特祭铭文》统计,自唐大历九年(774年)至唐咸通六年(865年),北岳恒山共有17次特祭。除了中央派出的祭祀使节外,大部分都是由司法部的助理主持。

同时,在不同的民间信仰阶层中,也有祈雨、为孩子祈福的祭祀活动。同时,对北岳神的崇拜和祈雨活动也在不同的民间信仰阶层中进行。唐代皇帝之所以如此重视甚至崇拜北岳衡山,与他们对道教的崇拜有关。

对于帝王来说,一方面是因为道教的斋戒仪式可以祈求统治者的福祸和天下太平;道教炼丹、养生方子,可以满足帝王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唐力利用道教为他的皇权创造了法律基础。隋唐时期,虽然魏晋以来盛行的士绅统治有所衰落,但士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仍然很大。唐朝皇室出身于朝鲜一个卑微的军人家庭,并非名门望族。

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出兵争霸天下。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争取上层阶级的支持,又利用道教创始人老子姓李的机缘巧合,把李二尊为唐王的祖先。他们应该称自己是不死的苗族后裔,以此来制造一种“神授皇权”的舆论。为了赢得新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一些道教徒还创造了所谓的“老王表演”,并授予宗教神话和预言“福明”,以满足唐代皇室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