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的形成很简单,但很难清除。坚持这四点,以痰湿养生,也很简单。

“痰多怪病”是每个中医研究者都听过的一个词。痰到底是什么?其实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广义的,一个是狭义的,狭义的就是我们嘴里吐出来的痰,实实在在的东西。广义来说,是一个概念。体液积聚并停留。这种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就是广义的痰。我们先来看看“痰”形成的原因:

从这三点来看,“痰”与脾、肺的关系最为密切。肺主呼吸和降。如果肺的功能不正常,肺中的津液就会积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输送营养物质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如果湿气侵入人体,或者疲劳、饮食不当等。,可损伤脾脏,导致运化异常。异常后会使湿停止,凝结成痰。

痰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水-津液-湿-痰,这样一个过程。水进入胃,成为营养丰富的体液。津液不动则湿,不动则痰。痰的治疗是最难的。书中描述“痰如漆”,难以除之。要一点一点的把这个痰去掉,所以叫“化痰”、“消痰”、“清痰”。需要反复研磨才能一点一点减少这个痰。

比如我身上长了个痘痘。西医说这是脂肪瘤,但是中医把这个疙瘩叫痰核,所以痰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

痰湿难除,但形成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懒。他们有外卖,出门有车,热了有空调,冷了有暖气。。。。。。。这让人忘记了自然规律,人又缺乏运动,让人不知不觉就成了痰湿!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胆疾病往往会损害脾胃。很多现代生活习惯对肝脏的伤害很大,比如不吃早餐、熬夜、生气、吃夜宵等。,而肝胆之病所传布的脾胃受损,运化失调,导致湿、痰。

尤其是现在很多女性肥胖,其实是痰湿引起的。越胖越不想动,越胖越想睡觉,恶性循环。

对付痰湿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运动,注意饮食,调整生活习惯。

如果你有痰湿体质,就不要吃太冷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温燥的食物,如菱角、枇杷、大枣、扁豆等。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多水果。尽量注意饮食清淡。

痰湿体质的人,平时可以晒晒太阳,可以散寒,振奋阳气。

平时可以用一些草药调理,如白芥子、陈皮、党参、白扁豆等。

平时可以按压中脘、关元、水乌等穴位,也可以用艾灸来灸这些穴位。

感谢您的观看。我是高高,传播中医养生。以下是我的专栏《学习脾胃课28天:脾胃不生病的智慧》。喜欢的可以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