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的古籍

颜家训:中国家训之祖

作者:[北齐]颜之推/作者

简介:《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材,是作者对自己立身、治家、处事、读书经验的总结。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很大,享有“古今家训,以其为祖。”凝聚了前代家训的丰功伟绩,在严肃的道德传承和尊老敬老中蕴含着丰富、细致、深远的人文关怀。

点评:著名历史学家先生对颜之推及其《颜家训》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颜之推是当时南北朝最有学问、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了南北朝,深知南北政治粗鄙之弊。”历史上,生活在四朝的颜之推用一个儒生来保管家业,有其独特性。他的处世经验对后世自有借鉴意义。此外,《颜家训》反复强调读书求上进的重要性,认为学习重在知,不可自欺。这在“反智主义”和“学术垃圾”横行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曾国藩家书:“三仙”人格的实践典范

作者:[清]曾国藩/书

导读:“谨慎独立导致心境平和,尊重导致体力充沛,仁爱导致快乐,努力导致钦佩——这四件事是你的兄弟们十年生活的成果,记录下来并传给他们的子孙。那么于增家就可以长盛不衰,有人才。“像这样的终身故事,在曾国藩的书信中比比皆是。该书汇集了曾国藩修身、治学、持家、为官、理财、交友、待人、养生等方面的100余篇代表作,堪称“言为读书人之规矩,行为规范”。

点评:古人称“德、言、功”三仙。著名学者何兆武曾在《上学》中写道,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做到“三仙”的只有两个人:王阳明和曾国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两个人是怎么做到知行合一的呢?王阳明的《列传》从理论高度说明了“知行合一”的可能性,他的文志武功也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王阳明的“知”与“行”不是一般人能知能行的,这让他更像是一个不可接近的光环。曾国藩更像是一个凡人,他的一切功过都是他克服了凡人的缺点,成为一个完人的结果——曾国藩的信就是他的经历和经验。一般人按照自己的经验去练习,也能有所成就,真的不愧那句“人皆可为尧舜”。所以,读者读起来感觉更亲切。

普通人家风淳朴。

贵族家庭和贵族家庭有很深的家风,普通平民也有自己的家风。民间流传的“身正不怕影子歪”、“一辈子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昂首三尺有神明”等等,本身就是最朴素家风的体现。

1.我家简史:书写百年家族的精神支柱。

作者:于/书

俞曾说:“我看过很多俞的家谱。每次翻看,都能从长辈们密密麻麻的名字里看到他们逃离、挣扎、挣扎、遭受接二连三的灾难。”这个姓氏明明带着‘人’字,我也无法想象为什么我所有的家谱都变成了灾难史。“作为余氏族谱的一个小支系,我家的历史很短,余家三代也经历了百年风雨。

点评:《我家简史》是在两个“记忆文学”的基础上改写的:借我一命我等不及。本书是文化名人余最完整的家世实录,展现了他作为平民百姓的家世风貌。

2.“家”:夹缝中的家风,依然是教育的源头。

作者:余世存/作者

简介:《家史》从“家风家教为今用”的角度,书写了17个中国家庭的传奇经历。每个家族的家风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林同济家族要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的专门人才;宋瑶的家是培养伟大人才的地方;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这些家庭里有显赫的人,也有普通的人。读家族史最大的收获是可以让人们想起自己的家庭,想起自己,知道自己要继承什么。

点评:“家风家教”的现状很尴尬。一方面,在现代世界强大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前,家庭教育几乎无足轻重,使得现代人的素质几乎一样,很少看到背后的家庭烙印;另一方面,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我们的一言一行反映了我们自己的家风和家庭教育,“有父无母”是人们对没有家庭教育的人最刻薄的表达。在这种夹缝中,余世存仍然认为家风是教育的根本。他在书中问读者:在中国社会或名门望族或普通家庭面前,你缺少家庭教育吗?你能总结一下你的家风吗?你为社会或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