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零食的孩子和长大后吃零食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我说,为了孩子你就不能少吃点吗?她说不会,孩子需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孩子能不能吃零食,大多数妈妈都认为不能。吃零食对他们的健康没有好处。曾经有一个大V在自己的微头条里讲述如何让孩子戒掉零食。大V说:小孩子吃零食上瘾。如果他们想停止吃零食,她的做法是让他们一次吃个够,直到他们呕吐,看到零食感到害怕。
看到这样的做法,觉得不可思议。为了让孩子戒掉零食,就要让孩子讨厌零食。
孩子能不能吃零食,真的和完全不吃零食的孩子差别很大。
零食不仅仅是零食,更是一种获得快乐的能力。
在家长眼里,零食没有营养,有害甚至有害健康,但在孩子眼里,零食不仅仅是零食,更是一种快乐。
主持人李艾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小时候家里穷,但妈妈还是会很大方地给自己准备杏脯。当时她不知道她妈妈的做法属于什么?英雄?但是杏脯是我童年最保留的杏子记忆。
孩子吃零食,心里是满足的,是幸福的。相反,如果过于严格地限制孩子吃零食,他们的母亲可能会收获一个自卑甚至失控的孩子,但这些后果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
有一年寒假,朋友带儿子去三亚。那天,当他的儿子去水里游泳时,他让他的妈妈给自己买一个椰子。他一口酒也没喝就去玩了。就在朋友们玩手机的间隙,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拿起椰子,一声不吭的喝了下去。她刚要说话,女孩的妈妈跑过来,训斥女孩放下椰子。她不道歉的拉着小姑娘说,谁的椰子你可以喝,晚上不许吃糖。让朋友在风中凌乱。
后来我们一起讨论这个孩子。可能是父母对零食的管理极其严格。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零食,所以看到零食就忍不住。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匮乏感。
知乎的一位网友说,她从小对父母很严格,很少吃零食。长大后特别喜欢买零食,有时候买回来也不吃。她只是喜欢静静地看着零食躺在那里,心里会感到满足。
成年人的行为是为了弥补童年的缺失。
孩子不仅吃零食,还培养能力。
吃零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自制力。
孩子3岁后,逐渐开始吃零食。为了让她知道如何选择,每次购买前我们都会提前沟通,比如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需要吃几天?这样,在吃零食的过程中,让她自己控制,这样一包饼干可能孩子吃三四天。
时间长了,女儿会给自己做计划,几天吃哪种零食,她会自觉执行。
因为孩子心里没有想要感,不会因为得不到而暴饮暴食。相反,她知道如何在学习控制上做得更好。
吃零食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
节目中,安吉尔不小心吃了儿子的顶级零食,让儿子大发脾气,哭着对安吉尔说:你不知道那是我最喜欢的零食吗?你怎么能全部吃完?
我们有时候低估了零食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像孩子小的时候会哭,或者孤独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吃手,但是
零食也能起到安慰孩子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孩子爱吃的零食,当他们难过、生气甚至不开心的时候,孩子天真的气质可能在吃了几个零食之后就已经忘记了那些不开心。
这其实是孩子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
作为母亲,当然希望她有这个能力,学会消化情绪,而不是压抑自己。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孩子的情绪能力越好,他们的人际关系就会越好。
吃零食可以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
人是社会性的,社会化是人生存的需要。一个社交能力强的人,往往能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这也会促进孩子变得更优秀。
人际交往在儿童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心理学》提到,提高孩子的解题能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脚手架家长,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还有一种就是和比自己优秀的孩子一起玩,孩子会在同龄人中通过模仿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提高了认知。
所以,适当的零食其实对孩子更有益。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应该怎么吃零食,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打开零食。
如何让孩子健康地吃零食
给出正确的儿童零食范围。
家长担心孩子吃零食不健康,另一个是孩子没有自制力多吃。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家长要控制零食的选择,列一个零食清单,控制孩子的权利范围。这样可以保持零食的健康。
控制吃零食的频率,让孩子学会自控。孩子一次吃多了怎么办?你可以规定吃零食的频率,一周买一次,一次吃完,或者平均分成五天。家长可以随时陪孩子做计划。如果孩子做得好,可以适当鼓励,比如扩大选择范围,或者偶尔吃点禁吃的零食,让这些小奖励给她学会控制自己后的成就感。
扩大孩子的选择权,学会自控
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去爱,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爱,而不是学习如何去爱。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孩子学会自控,在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选择的时候,如何学会自控。
所以,在吃零食方面,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就要给她更多的选择。比如吃零食的频率和时间都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自然会承担后果。孩子自然会明白是一次全吃还是每天吃一点。
家长不让孩子吃零食,是因为零食确实有害健康,或者是怕孩子因为尝了零食就不听妈妈的话,从而对孩子失去控制。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就是孩子逐渐脱离母亲独立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习的是逐渐教会孩子独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