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黄的功效和作用,说起中药大黄,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大黄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大黄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多种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大黄的功效和作用,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大黄1 I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宣泄。
大黄煎剂有明显的通便作用,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其热水浸提液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或50℃减压浓缩,其泻下效果不受影响。常压沸水浴的泻下效果仅为原浸提液的1/3。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通便作用减弱。大黄中约有20种泻下成分,包括蒽醌类、二蒽酮类及其苷类,其中主要的泻下成分是二蒽酮类化合物&番泻苷。番泻苷A、B、C、D、E和F的泻下活性相似。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的作用也很强;蒽醌类化合物8-葡萄糖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8-葡萄糖大黄酸较弱。大黄酚、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几乎没有泻下活性。综上所述,蒽酮或蒽醌的作用更强,双蒽酮-番泻苷的作用最强。泻下机理是大黄的有效成分在消化道内被细菌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发挥泻下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哺乳动物消化道中99%的菌群都是厌氧菌,其中一些如楔形梭菌等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用番泻苷培养时,随着细菌的生长,番泻苷A的量减少,同时8-葡萄糖酸蒽酮增加,在12小时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因此,蒽醌苷-番泻苷的二聚体在还原酶的作用下裂解成单体8-大黄酸蒽酮,再被β-葡萄糖苷酶水解成大黄酸蒽酮,再氧化成番泻苷。上述代谢产物可直接刺激大肠局部或黏膜下神经丛加强蠕动,同时通过抑制Na+和K+-ATPase,使水分吸收较正常减少45%,从而产生容量性腹泻。大黄泻下作用的另一种方式是,番泻苷被小肠吸收,经肝脏转化为苷元,然后刺激盆丛引起大肠蠕动,引起腹泻。同时,一部分以血液为原型或苷元运输到大肠,刺激深层肌肉的粘膜下丛和神经丛,或奥尔巴赫丛,使肠道蠕动亢进,引起腹泻。
2、利胆作用。
给麻醉的狗十二指肠灌服大黄煎剂,可增加胆汁分泌,降低Oddi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予大黄煎剂或水醇提取物,30分钟内胆汁和胰液分泌增加,胰淀粉酶活性下降。大黄不仅能促进胆汁分泌,还能增加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含量。人服用大黄煎剂15g时,胆囊明显增大。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
3、护肝。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高达665438±06,0U/65438±000ml,而正常对照组为289 u/65438±000ml。大黄治疗后,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变性较对照组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能显著逆转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和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此外,还能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减弱。说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防治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HBsAg和大黄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去除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了大黄醌和大黄素对HBsAg没有抑制作用。
4.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在大鼠中使用两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应激和幽门结扎。观察到生大黄、酒炖大黄、大黄炭对应激性胃溃疡出血有防治作用。能明显减少出血面积和出血灶数量,效果与西咪替丁相似。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灌服大黄粉混悬液,可缩小溃疡面积,降低胃液量、胃液游离酸和胃蛋白酶活性,而酒炖大黄无此作用。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模型实验表明,大黄煎剂1g/kg、0、5g/kg、0、25g/kg对胃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增加胃壁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从而预防乙醇性胃粘膜损伤。
5.对肠平滑肌的影响。
电生理研究表明,大黄对结肠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簇状放电,峰值频率、振幅和收缩活动明显增加。阿托品能阻断大黄对结肠的兴奋作用。阻止结肠对水的吸收,加速结肠内溶解物质的排出,发挥其泻下作用。提示大黄的泻下作用是通过肠道M受体发挥的。
第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抗菌。
大黄抗菌谱广,敏感菌有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金黄色、溶血性链球菌A、B、草分枝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结核、淋球菌、棘球蚴,尤以葡萄球菌和淋球菌最为敏感。在抗菌有效成分中,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脆弱拟杆菌有抑制作用,脆弱拟杆菌是一种肠道厌氧菌,可将复杂的胆汁酸分解为游离胆汁酸,增强对粘膜的刺激,导致胆囊炎。抗菌作用的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核酸和蛋清的合成及糖代谢。
2.抗真菌药。
大黄煎剂及其水、醇、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徐岚蚕豆和蒙古品种、同心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大孢子毛癣菌、絮状毛癣菌和指间毛癣菌高度敏感。稀酒精浸提液比水或乙醚浸提液更有效。
3、杀毒。
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半体内筛选法确定最小有效剂量为5mg胚。此外,对溶组织内阿米巴、人毛滴虫、阴道毛滴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三,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和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但对肉瘤S180和皮下型艾氏癌作用不明显,大黄素对乳腺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脱氢。大黄酸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糖酵解。
第四,抗炎作用。
大黄对许多动物的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口服大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急性渗出性炎症。同时能抑制甲醛致大鼠足跖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小鼠、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而酒焖大黄和大黄炭的效果较弱,可能是酒焖损失了有效成分,大黄炭破坏了有效成分。大黄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环氧化酶途径,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的生成,激活脂肪酶途径而达到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黄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因为肾上腺切除并不影响其抗炎作用,相反并不降低肾上腺内抗坏血酸的含量,大黄煎剂也不能延长未成年大鼠肾上腺切除后的存活时间和防止肾上腺切除后对侧肾上腺代偿性肥大。因此,大黄没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5.对微循环的影响。
大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后,对耳廓微循环动、静脉直径无明显影响,但可使血流减慢,出现颗粒状红色细细胞聚集体,尤其在小静脉内。局部滴注不能改变肾上腺素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收缩,对胃小动脉和小静脉无明显扩张,有明显颗粒流,尤其是小静脉。大黄对微循环的作用主要是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局部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管不扩张,因此局部止血过程加强。
第六,止血。
大黄用于止血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各种动物实验证明,大黄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酚胺和没食子酸。它们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脆性,兴奋胃肠道局部血管,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抗凝因子ⅲ活性,增加α2巨球蛋白含量,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没食子酸还能降低纤溶活性。此外,还能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能力,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
七、降脂作用。
对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黄醇或水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而石油醚提取物无效。
八、利尿作用。
大黄素和大黄酸30mg/kg口服2-4小时后,尿量、钠排泄量和钾排泄量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作用较弱。大桂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对肾髓质Na+和K+-ATPase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九、对尿素氮的影响。
用0%或75%腺-人ⅲ饲料喂养大鼠,建立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腹腔注射鸭黄水提取物生理盐水溶液可显著降低血尿氮和肌酐,表明大黄对氮质血症有较好的疗效。大黄一方面可以减少肠道吸收的氨基氮,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从而降低血液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皮下注射二氯化汞诱发豚鼠急性中毒性肾炎,灌服大黄水剂可降低尿素氮。
大黄2 1润肠通便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大黄有一定的泻下作用,平时服用后可以润肠通便,清洗肠胃。通常,人们可以直接用大黄治疗便秘,也可以单独服用大黄或与中药厚朴、枳实和芒硝一起服用。
2.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也是大黄的重要作用,当人们出现吐血、咯血、便血等常见不良症状时,可与黄连同用。此外,人们还可以用大黄治疗血热引起的肿痛,治疗效果相当出色。
3.清热解毒
中药大黄可以清热解毒。通常,它可用于治疗人类热毒溃疡。可与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配合使用。此外,人们在出现肠脓肿、腹痛时,也可以用大黄治疗,但需要和桃仁、芒硝等中药材一起使用。
4.治疗烧伤
大黄能清热解毒,还能消炎止痛。对人体烫伤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可将大黄研成细粉直接敷于患处,也可将大黄与地榆粉混合后与香油混合直接敷于患处,可消肿止痛,防止患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