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中医经典启蒙

在此之前,我已经注意到郭,一个老中医谁研究了一段时间的黄元御学派。她的中医养生观和一些中医理论的知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中医有了入门的概念,知道中医的脾虚不是解剖学上的脾,而是一个统称,指的是整个脾的功能亏虚、虚离、热证、寒证等等……还有中医养生的一些小方子和自省。

所以当我读到李欣老师的这本书时,我非常感激。

第一,感谢中医的视角,中医不是一个技术上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像西医一样可以把疾病完全可视化的学科。更像是教我如何用更大的维度去理解生活,过好生活。中医应该存在于生活中,而不是只有生病了才去就医。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基本概念。

第二,感谢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敬仰。这种感觉是无法掩饰的。喜欢就是喜欢,我有家的感觉。也可以说每个人内心都有我向往的东西。我觉得传统文化是我极其向往的。李欣老师在书中说,书、香、茶、打桩、打坐、瑜伽、佛学、国学,……如果你是对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对生活的敏感是真的,我坚持这种“静”,让生活得到根本的改变。

这本书对于初识中医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指南,可以让你从形象化变为意识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改变,也是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如何与自然和谐,在每时每刻的感知中,所谓“病”,先“神”散了,精神也会混乱,再逐渐出现“形”的症状。所以有些疾病是物质的;有些疾病是能量层面的;有些是精神层面的信息。所以中医不是说形而上的症状表现什么就治疗什么。这里提到了“望、闻、问、切”的重要性,以至于经常调整。说到针灸和美好愿望,《黄帝内经》中有一段话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意志意志不可治,所以无药可救。当灵魂离开时,荣卫无法收回它。是谁呀?瘾无止境,而忧无止境,精坏,荣泣而守,故神去而病未愈。”看到这段话,我很惊讶。目前有这么多人,但大部分都留在治疗的地方。如果他们不舒服,他们需要针灸。我也在郭的《老中医》中听到过相关的故事,我相信。但现在很多人会觉得朱幼时更像是巫术玄学,其实不然。说到这里,我感叹一个伟大的中医应该具备的素质。所谓“取我之态,调彼之态”,隐藏的是一个中医要有“悬崖边上,手握如虎,对万事无动于衷”的超然,才能真正做到“取时延”。只有在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观察到当下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因为它们是身、心、气的微妙感受,我们只能用“看不见”、“黑狗”、“小米”来开会,因为它们是无形的。

人和机器不同,人有对世间万物同情的本能,人的健康和疾病除了问题更多的是同情。中医的重点不是治疗这些症状,而是治疗它和所有其他物质之间的交流障碍。所以中医说“随波逐流,抓住时机,利其行为,把握度,顾其根。”它只能是帮助人们调整心态的工具。人如果精神涣散,首先要调整心态。因此,使用针灸和药物,了解第一,与空气的药物,以帮助人们的气化绰绰有余。

用心去体验,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思考上,因为想多了,感情就没了。这就是无序,你会很容易被自己的意志束缚,陷入一个框框。道家认为,如果你一时不太好,可以出去放松一下,而你说的是跳出那个框框去治疗,去无拘无束的感受这个世界,去欣赏生活。

说到根,“随心”,随心就是道的开始。

从心理学上讲,表面的强大背后是内心的软弱,精神的归属缺失,知识的匮乏。所以老子有言,“上士闻道而勤;中士听说,活下来就是死;下士听了笑了。仅仅笑是不够的。"

当对人生有不同程度的疑惑时,书是最好的答案。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学科,用不同的角度和语言来描述我们对同一个世界的认知,并把它们融合起来。内外世界的视角会比较完整,这样就不会固步自封,也不会困在当下。人生短暂,学海无涯。修行之路漫漫,上下求索。

敞开心扉,接受一切。读书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应该真正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