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胃病,精解这八法。

脾胃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正气的强弱取决于气血精神的盛衰,而精神和血液的盛衰又与脾胃的健硕功能密切相关。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关于脾胃的论述,如苏文的辨经学说,认为:“饮于胃,溢精,失于脾,散精于脾,上至肺水四支,五经并行。”又如灵枢营养生会所,说:“人收气谷,谷气入胃。说明人体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依赖于脾胃对精微物质的供给,即所谓“五脏皆赋气于胃”,故脾胃被称为“藏肠之官”、“后天之本”。

在水谷接受、分解、消化、吸收、分布、排渣的过程中,脾胃虽然相互配合,但毕竟脾为脏,胃为腑,其特点和功能是不同的,即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所以临床上一定要注意脾胃的关系,切不可以偏概全,否则就会发生病变。同时也要注意脾胃的相互作用,即胃病可达脾,脾也可累及胃。比如胃病失健,胃不能吃东西,脾可以运化,但由于缺乏水谷的精微来源,没有上述的心肺、气化、生血,脾也有病;再比如脾疾未升,不能运化,那么虽然胃能忍受,但水谷会因为不能随津液独行而停滞在胃中,胃就会犯病,或者吃东西后腹胀,或者疲倦困倦,四肢无力,甚至水湿停滞,就会生病。所以脾胃一定要协调好,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1)判断能否进食,以确定病胃或病脾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正常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所以食欲旺盛,气血充沛,肌肉发达,精力充沛。饥饿的症状是邪气侵袭胃,导致胃气亏损,这是由于食物储存不足造成的。治疗以健胃为主,健脾为辅。痰湿食积者,可理气化痰、祛湿导滞,如香砂杂曲魏萍散或保和丸;因胃阴不足,宜甘寒生津,滋阴和胃,如益胃汤。如果一见食物胃就饱,说明胃正常,脾功能失调,即所谓胃强脾弱,应以健脾为主,辅以健胃;因为脾虚,要补脾益气,如香砂四君子、六君子;因脾阳虚,温中焦时,可用理中汤之类;如果脾为湿困,则运脾去湿,升降中焦,如同加减正气散。不饿着吃,脾胃就病了,食欲就被忽视了。因气虚,宜补中益气;因阳虚,宜温补虚;脾胃气阴两虚,甘淡健脾法益气不耗阴,养阴不伤阳,如沈凌白术散或资生堂丸。

(2)注意舌苔的厚度,苔常可治愈。

舌为心之窍,意为“脾足之脉太阴,通于舌,散于舌下”(《灵枢经络篇》),故舌也与脾有关。但是,附着在舌头上的舌苔是胃气化的结果。"舌苔就像长在地上的草."因此,辨别舌苔是临床诊断脾胃病的重点。舌苔黄厚多为湿热阻中焦所致,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腹胀、疼痛、头痛、头晕、失眠等。,应以清热燥湿为主,如班苓汤、黄连温胆汤;舌苔厚腻多因阳气不足,湿邪易由寒转盛。香转湿时,苦温转燥湿,轻渗转利水,或需温阳转湿,如灵降舒归汤、舒交救心汤、凌薇汤等。此外,舌苔厚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足,其苔会厚而干,这就是叶所说的“胃燥气伤”。舌上若无苔,则非吉兆,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如果舌质淡而嫩,则为脾胃气虚,故宜用沈凌白树散,其味甘淡以食脾;如果舌质干红,属于胃阴干燥,宜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或者补气养阴,双管齐下,使舌苔逐渐长薄、白、润,直至脾胃逐渐生气,预计疾病恢复一定时间,否则难以治疗。

(3)气虚阳虚要分,血虚阴虚不能混。

对于脾胃病,不仅要把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区分开,还要把气虚、阳虚和血虚、阴虚区分开。如果气血不足,误用了养血滋阴的方法,势必损伤气血,助湿生痰,舌苔油腻,厌食,腹胀,甚至水肿;如果阴血不足,误用温补,则阴血消耗更多,病情加重。气虚与杨灿病因。

导致阳亢盛食气,多耗气;阳虚益气可使气滞阳虚难以恢复;血虚和阴虚也一定要区分清楚。如果血虚补阴,或者阴虚补血,则药证不适应,效果不好,甚至可能滋生其他疾病。脾胃气虚可用甘平之品,如人参、外科、黄芪、草、薏苡仁、扁豆、莲子米等。阳虚者可加生姜、肉桂、附子等辛、温、燥之品;血虚者,味浓浊、黏腻之物,如龟胶、阿胶、生地、当归、海参、贻贝、鲍鱼、鳗鱼、石斑鱼、乌龟等。;阴虚者,常用气薄味淡之品,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玉竹、黄精、白芍等。在辨证上,宜治疗气虚、阳虚、血虚。应区分阴虚,同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如气虚与阳虚、气血两虚、血虚与阴虚、阳虚与阴虚等。,经常可以同时看到。所以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疗效才会好。

(4)一段时间内阴阳要对等,刚柔并济。

脾为阴,体为阴,用阳;胃是阳府器官,身体是阳用阴用。脾胃湿,阳气运燥;胃为燥土,使阴有安全感,快乐。脾胃之间,燥湿相合,阴阳平衡,升降正常,运化健旺。所以在脾胃病的治疗中,一定要注意恢复燥湿相合,阴阳相秘的状态,用药一定要刚柔并济,不可过度。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是胃阴不足。单纯用酸甜品养胃,如沙参、麦冬、乌梅、白芍、甘草等。,一般能取得更多的效果。如果舌苔腻腻,面黄便溏,属于胃阴不足,脾胃虚弱,所以要和胃,两者平衡,刚柔并济;或者先健脾祛湿,待湿去苔,再养阴治胃;或者刚柔并济,交替使用,以免油腻而碍脾,过于干燥而伤阴。只有这样,阴阳才能调和,才能逐渐取得疗效。

(5)调脾重升降,治胃降。

“升则脾健,降则胃和”。对于湿滞气滞,积滞食积之证,要祛湿理气,消食导滞,以恢复升降之性为关键。即使是脾胃虚寒证,在补甘味药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补,会阻碍脾的上升,胃的下降。因此,健脾和胃剂常与调气助运之品配伍,如陈皮、木香、枳壳等。或者补脾、运脾,相互参与。总是用来补中而不治中。用升麻,柴胡举清阳,陈皮理气助运;升阳益胃汤加羌活,预防和激发胃气,也是脾胃医学的目的。对于气虚、阳虚,即使是胃阴不足用滋阴药物,也只宜用甘、凉、润之品,以恢复胃气的顺衰,忌用油腻、滞滞之物,以达到健胃、养胃的目的。

(六)长期患病,寒热混杂,寒热应同时治疗。

中医治病,重要的是“察证求因”。所以在临床实践的时候,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尤其是对于一些病程较长,病情混杂的患者,更要根据病情灵活调配方药。比如临床上一些胃痛、呕吐、腹泻的顽固病例,很难治愈。自学揣摩病情多属于脾气虚寒证,伴有肝胃郁热。但胃脘闷,痛酸水,气滞,心热,饥,渴,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薄白,脉弱而数。这个时候如果只使用温凉清热,热势更强烈,脾阳就会被激发起来。虚寒兼轻度郁热者,可用连唐力法;对于有明显热、虚寒不畅症状者,《伤寒论》交梅汤、仲景黄连汤、吴梅丸、半夏泻心汤等方法均属此类,在临床上运用得当,大获成功。

(七)疾病难治,肝胆肾皆参。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散土,助其运化,脾土养木,成为其散泄之目的。肝气郁结,攻脾胃,脾胃不健,虚入肝气。因此,对于胃脘痛、呕吐、腹泻,若头发照常治疗,应加柴胡、白芍、防风、木瓜等平肝之品,但不宜治疗。或用调脾疏肝的逍遥散,或解郁六淫的越鞠丸,与和中药物交替使用,可取得一定疗效。脾为后天,肾为先天,两者互为利用,相互滋养。脾虚之源衰少,五脏之精少,肾失;肾虚阳虚少,中土失温,脾胃升降,食欲不佳。久泄,当忧肾精不足,难以温中土,脾肾同治,但亦有气虚阳虚之分。如果气虚偏盛,就会越来越疲惫,容易导致气阴两伤;偏阳虚,误用温滞之品,每次阴寒更盛,湿邪滋生。对于慢性腹泻、肾精亏虚的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要症状,治疗应以补益脾肾为主,如双补汤,一旦脾肾气盛,腹泻可止;如果出现拂晓腹泻,腹部畏寒,下肢畏寒,脉迟,这就是脾肾阳虚,要补火生土。代表方剂有附子理中汤、申思丸。

(八)注意生活调理,最后吃药处理善后。

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不良、情绪刺激密切相关。比如有些胃痛、腹泻患者在缓解期或初期恢复时,常误食生冷、不洁之品,或因生气、担心,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因此,要注意饮食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吃生冷腐败的东西,同时注意调笑、和怒,避免过度的情绪刺激,从而防治脾胃病,巩固疗效。此外,对于一些容易复发的慢性脾胃病,在疾病初愈时,及时应用调理脾胃的丸散药物进行善后处理,往往能彻底巩固疗效,减少或防止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