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权书法的特点
刘公权的书法在当时的唐朝非常有名,民间有“柳字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苍劲有力,字字严谨细致。就汉字的特点而言,以瘦、劲著称。写出来的楷书,体美骨壮,行书和楷书最精致。刘公权书法因其作品独具特色,被称为“刘体”。
他的字匀,薄而硬,稳追渭北,点彩而美,浑厚而有章法,有“燕古”之说。“书贵薄硬,精神清明。”与脸相比,他的楷书略平而薄,故称“颜古”。
刘公权成功的桂冠,不仅仅是辛勤的荆棘编织而成,更是挑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善于吸收所有书法家的智慧和成果,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书法家。
(一)引自钟书和王澍。刘公权学锤书,可见于金刚经。刘勰已经指出了一些东西。唐人对“二王”的了解更多,但刘公权却能以形似取神的方式学习王书。曾云、王士禛:刘公权“写《兰亭集序》一书帖,虽远去殷珊室,要能取经神而留迹。”然而,董其昌是最亲密的朋友。他从刘公权的《学王》一书中看到自己的形与王分离,神与王合一,意识到笔古无力,便从刘发转向右军(《书上学王》)。其实从刘公权的草书中可以看出,有些作品既有王的血性、神韵、神韵,又有王书的样子。从王澍那里汲取书法的营养,是刘树生生命的源泉之一。
②来自欧洲和楚国。《刘舒》是从欧阳询和褚遂良的著作中翻译过来的,批评者很多。米芾认为,刘。康有为说:“诚则欧洲之变。”康有为也认为是一个薄而硬的学派,然后褚遂良、刘公权、都属于这个学派(易)。刘熙载认为刘与欧、楚关系密切,即《益州庙碑》为后人收藏刘叔诚,但雄浑婉约,与楚公(艺纲)相似。欧叔筋骨外露,结构谨慎。楚舒的用笔灵活、流畅、优美,给了刘公权有益的启示。
(3)出自《晏殊》。刘舒从颜真卿的书中获益匪浅。苏:“刘的书出于美,却能创出新意。”(《东坡题跋》)朱云:“盖法为美,使之浑厚富庶,自称一家。”(《续书·断》)具体书籍方面,有的说《神秘塔》是郭家庙的脸面(《刘熙载·艺术纲》);有人说鲁公的臧怀科碑“最开”,有人说“刘简建议学美是起点”(郭尚贤《房建亭题跋》);有的说严的李碑“与家庙结构相同,富于道德,故为诚信之鼻祖”(王世贞《益州山人稿》),等等。刘雪艳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学习严的法度。颜真卿楷书在笔法、构词法等方面准备充分,刘在此基础上得与失,使之更加完备。二是学习他那迷人的文笔,把他的魅力化为自己的秀。第三是学习他的性格和书的结合。晏的人格高尚,晏殊的文风清丽,柳公权也是书美与人美结合的典型。第四,学习严的改革精神。严开拓了超越王书藩篱的瑰丽境界,不仅与王羲之比肩,而且为盛唐开创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奏响了盛唐之音。刘又改之,开创了元及以后的新书体例,丰富了大唐之声。
当然,刘公权学到了很多。他既向其他书法家学习,又从民间书法(如北碑)中汲取营养。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刘公权的成功在于有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群体。比如比刘公权大十岁的沈传师,比刘公权小十三岁的裴秀,都算是和刘公权一个类型的书法家:他们是“清新派”和“新锐派”。刘公权的著名碑《神秘宝塔》是裴秀写的,裴秀的著名碑《圭峰定慧禅师碑》是刘公权封的。而裴的这块碑,则显示了的影响,“其参之细,用笔之巧,结之密,皆与诚相谐”(《石喻》)。刘公权的哥哥刘公卓也擅长书法,所以互相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刘公权能蜕变成巨人,不仅需要睿智的心、质、量、度、形、神、韵,还需要过人的身手和刻苦的训练,特别是要有自己的精神和人格。这就是刘公权成为刘公权的原因。
刘公权一生写了很多书,立了很多碑。这里,介绍他的一些代表作:
1.刻金刚经(824,47岁)
刘公权官书,刻为横石,共12张* * *字,每行11字。原石毁于宋代。唯一的唐拓本是在敦煌石窟发现的,现藏于巴黎博物馆。这是刘舒早期的杰作。他的笔法细致入微,笔法单薄,浑厚妩媚;结构细致,取纵长之形,紧中宫,展四方,拔之有清劲。“六谷”可以在这里知道,刘继忠的书也可以在这里知道。《纪昀》云:“若挂金刚经,刘勰说你有钟(之)、王(之)、欧(之)、玉(之)、楚(之)、陆(之)之身。今天考他的书,是一绝,尤其可贵。”(《广川后记》)
2.李生纪念碑(829年,52岁)
纪念碑位于陕西省高陵县,高一尺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六十一字。裴度写,刘公权写,封额。这座纪念碑在明代就已经堆满了鲜花和石头。孙情成泽《庚子之夏》说:“字虽剥落,乍看挺拔,犹可得。”与《金刚经》相比,强化了坚、角、尖、直、挺拔的观念。但是有些地方,文字显得生硬局促。
3.《惠元观·重楼明和序》(836,59岁)
石头横放,41排20个十字,是邵建等人刻的。1986 11出土于Xi安和平门外。此碑韵味十足,笔法细致,以方笔为主笔,圆笔为辅,刚健有力。其结构常错位变化,如左右结构中的“蹲”、“钟”、“楼”等字,将左侧上移,形成左短右长的结法,在不平衡中求韵求趣。刘舒逐渐走向另一个深度。
4.苏峰贝(837,60岁)
《刘公权书》为所撰,合印额、官书,共41行83字,石藏安碑林。他的书让人耳目一新,快速健康,精神饱满。似乎预示着一个更加精致的“柳体”即将诞生。随后的五六年间,神秘塔、神策军相继问世,成为千年楷书的标配。《庚子之夏》引用杨永修的话说:“冯尚书碑仅次于(余士南)庙碑。”《石墨篆刻中国》说:“此碑略胜《玄塔碑》,不及薛基《飞鹅》。杨永秀云雅《寺碑》已过。”
5.这座山的纪念碑(838,61岁)
李宗敏书写,刘公权书写并封额,邵建并刻字。三十一行,六十二字,碑高一尺,宽四尺五寸三分,在柳碑中最为突出。石头在“十年动乱”期间毁于富平县。此碑古往今来享有盛誉,在《金石录》、《包雷克编》、《吉谷珍》中都有记载。虽然这座纪念碑和苏峰纪念碑的文字比神秘塔纪念碑小,但它们同样大胆,文字深刻,结构细致,精神理性。孙承泽的《更夏紫记》说:“其书亦有单鹃无敌于罗绮之理。”这意味着雄伟中有一种魅力。
6.神秘塔纪念碑(841,64岁)
裴秀写了一篇文章,刘公权写了,封了,邵剑河、邵剑初刻了。* * * 28行,54字,石存Xi安碑林。舒的《虚舟题跋》说:“诚为精工。”王铭时珍《益州山人稿》云:“此碑露于柳书之最。”它的骨劲浑厚,筋骨特别外露,矫健迷人;结细长,大小颇错落有致,丰富多变,期待飞扬,线条流畅。整个纪念碑没有一丝懈怠,可谓优秀。
7.神策军纪念碑(843,66岁)
崔宣在这块碑上写了一篇文章,刘公权发函记载了李严在巡捕左的军务。纪念碑位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流传,所以流传较少。北京图书馆有北宋拓片。这座纪念碑和神秘之塔相隔两年,整体风格相似,法度严谨,精神强大,但也有一些不同。“神秘之塔”极其苍劲健康,而此碑丰沛;前者极度暴露,后者温柔恭敬;前者更谄媚,后者更沉重。这个刻碑师也很精细,还是认为刘舒传世的最好。孙承泽说:“书法中有一种温柔的姿态,这是他最得意的一笔。”在刘公权的楷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神策军碑和神秘宝塔碑。
8.刘绵北(848,71岁)
《刘公权书》是韦伯所作,成于元代,楷书37行,65字。这块碑的字体很小,但是书写的风格很漂亮。杨守敬在《学书贵言》中注意到其“雅”的特点。仔细看石碑用的是圆笔,如“国”字。右角变形为圆形,右直下也是弩。“司徒”的“司”字突然向右下弯,显得笨拙,“神道”的“道”字结构也不对。七十后,刘公权的书也在变。这座碑和与之风格相近的伏磷碑、魏公贤庙、刘冕、苏峰等,都有“聚贤纳士,惟雅毕竟”的风格。
9.魏公庙纪念碑(852,75岁)
《柳公权》36行60字,唐所作,原载安。碑碎散,磨不全。开始的时候,只有五块石头。这座纪念碑的年代不详。王昌的石刻集被认为是在咸通(874)年底,宝刻集被认为是六岁(852)。此碑雍容华贵,柳书苍劲。细看,已经到了优雅的境界。他的笔画相当俯仰,如“上”字、“五”字;词的结论相当倾斜,如“物”“国”的重心向右;再比如“美食城500”业务,让你左右逢源,乐此不疲。
10.高远于北(853,76岁)
刘公权的书,小野写的,在河南洛阳。这座纪念碑有一英尺多高,四英尺宽。楷书33行,79个字。额印手迹“唐朝官赐官右仆射墓碑,渤海高官”,四行两横。康有为说,“高远豫北有龙跃虎卧之气。”(《易洸易》)杨庆守敬《学书言》曰:“‘高’之碑,尤为完美。从年底开始,虽然有作者,但不可能自己开门。”“龙跃虎卧”比喻他书法的力度。后者称之为圆满,达到了圆满的境界。
11.托林吉纪念碑(857,80岁)
刘公权在写字,崔安在写字,石头在江西庐山。此碑宋代火剥,清代残破,元代有仿。此碑虽以柳骨挺拔,但风缘已由外在投射变为内在内涵。随着年龄的增长,锋芒毕露的坚定也相应减少了。这块碑的字与字之间有很多空隙,字里行间似乎荡漾着一种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