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简介
李青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先后在扬州签判官、鄞县知府、周树判官,成绩斐然。熙宁二年(1069)任参政员,次年拜见丞相,主持变法。因为守旧派的反对,西宁七年罢课(1074)。一年后,宋神宗再次投入使用,并退居江宁。在元佑元年(1086),保守党获得了权力,所有的新法律都被废除了。于然在中山病逝,被追赠给一位老师。邵圣元(1094)被封为“文”,故有王文公之称。
在文学上,王安石有杰出的成就。其散文言简意赅,短小精悍,论点清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用功能,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扩展数据:
王安石的故事:好县令王安石
1047,27岁的王安石被调到鄞县(浙江宁波)当县令。接到这个任命后,王安石还是有点神清气爽的。过了三年清闲生活,他不知道当官是什么滋味。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份可以干点活的工作。当时一个县的县政府办公室只有一两个人,县里的事情都要亲自抓。只要你想认真做生意,有的是。
鄞县在当时极其偏僻,但由于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所以极其富饶。今年春天王安石到达鄞县时,江南正下着雨。直到今年9月才停止下雨,没有收获自然颗粒。这意味着粮食成了稀世之物,江南米价飙升。
江南地方政府急忙采取行政措施,明确打击哄抬物价的奸商,并要求中央政府开仓放粮,支援江南民众渡过难关。在各级政府的压力下,米价又回到了每石500便士左右。但王安石在鄞县下了一道政府文件:鄞县米价每石3000!
鄞县人民最先发火,骂王安石是狗官。一些人已经准备好牛车和雨衣去杭州请愿。鲁是一个趋利避害的官员。他先赶走上访者,然后调查王安石的背景。一调查,他发现这小子不好惹。尤其是中央,更是视王安石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吕只好咬牙切齿,坚持“神欲其灭亡,必欲其疯狂”的信条,等待王安石自取灭亡。
王安石不是一个把政府文件当废纸的人。他敢这样做一定有原因。结果王安石发了大财。鄞县的百姓只好勒紧裤腰带,每天像养生一样喝粥。中国人最想要的不是一个英明的皇帝,而只是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县长,好市长,甚至好村长。可惜王安石似乎让他们失望了。
1048年春,江南大部分地区无米可买(部分粮商去宁波卖米)。人们有钱,但不知道去哪里买食物。
王安石在宁波,虽然老百姓没有存款,但是家家都能有饭吃。一些风闻的粮商在宁波遇到了危机,宁波人不缺米。但是他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把米源路运回去不好,所以他们不得不卖掉它。于是,宁波的米价暴跌。
王安石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扬,现在他们知道县令王是个聪明人。
鲁认为王安石此举很有水平,立即颁布嘉奖令,提高了浙江各地的米价。商人们蜂拥而至,希望看到他们再次盈利。
这只是王安石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实践。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很聪明。据史料记载,王安石在宁波经常下乡。因为他不肯透露自己是县长,所以没人请他吃饭喝酒。在农村,王安石了解人民的困难,于是推出了“青苗法”政策。
从今天来看,青苗法的具体内容实质上是“粮食抵押贷款”。他把宁波政府当成农业银行,政府的头,也就是他当行长。王行长为宁波农民发放青苗专项贷款。贷款金额由庄稼汉自己决定。
庄稼汉自己估算了粮食产量和市场价格。例如,庄稼汉甲认为自己有种田的本事,在上帝的帮助下,一亩地可以产出500斤粮食。然后当时的市场价是一分钱一斤,王校长可以借给庄稼汉500便士。农民韩B认为上帝是一个伟大的孙子,但他不知道如何耕作。一亩地只能出100斤粮食,农民韩乙只能向王校长借100文钱。春季贷款,秋收还款,利息20%。
因为“青苗”(农作物)是抵押给政府的,所以官民称之为“青苗法”。
这种原始模式自古就有。战国时期,法家巨擘李悝统治魏国时,曾提出一项政策。丰收的时候,政府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民间收购粮食,储存在固定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粮库。到了那一天,主人不厚道,什么都没收成,庄稼汉哭着要地,政府就把储存的粮食低价推向市场。
北宋初期,粮库遍地,一些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劝说政府在各地修建无数粮库。但久而久之,粮库里是否装满了粮食,就相当值得怀疑了。王安石在宁波搞“青苗法”的时候,中央官员向宋仁宗汇报,我们大宋粮库的粮食来自华盖元帅,吃几十年不成问题。宋仁宗非常高兴,派人去查看。粮库里的老鼠都饿死了。粮食去哪了?只有掌管粮库的官员知道。
即使粮库里有粮食,因为春天要播种,如果前一年不是丰收年,庄稼汉把种子和粮食都吃光了,哪来的钱买政府投放市场的粮食!庄稼汉不可能喝西北风,所以借了高利贷买种子。结果上帝帮忙就能熬过冬天。如果上帝偷懒或者捣乱,庄稼汉连高利贷都还不起。
眼尖的王安石自然想到了“幼苗法”。
王安石的县令传说给人很多启示。只有具备战略眼光,多一些见识,多一些创新意识,才能真正做一个好县长,最终得到老百姓的赞誉。
百度百科-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