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肺中下野纹理增多、增厚、模糊。
健康指南:
1.预防感冒:避免感冒可以有效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2.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肉类。应该戒烟,多喝茶,因为吸烟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咳痰困难,有利于病毒和细菌的生长繁殖,进一步加重慢性支气管炎。茶叶中含有茶碱,能兴奋交感神经,扩张支气管,缓解咳喘症状。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预防肺气肿和肺心病。具体方法: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尽量使腹部凹陷。每天锻炼2 ~ 3次,每次10 ~ 20分钟。
4.毒物避免和脱敏:有害气体和毒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等。会加重病情,家里煤炉散发的气体会诱发咳嗽和哮喘。厨房房间应通风或配备抽油烟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寄生虫、花粉、真菌等。能引起支气管的特异性过敏反应,及时清除污垢,消除过敏原。
5.冬病夏治:夏季涂抹消喘膏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具体做法:将消喘膏涂抹于大椎、天突、舒菲、钟山穴。每次敷2天,3 ~ 5天换药一次,敷3次为一疗程,夏季连续敷3年。
6.适当休息:发烧咳嗽时一定要卧床休息,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使病情加重;当退烧、咳喘减轻后,就可以下床轻微运动了。平时应该参加适当的活动或者劳动。
7.坚持锻炼: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保健操、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活动量要没有明显的气短、心跳加快和过度疲劳。慢性支气管炎常年反复发作,导致腺体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磷酸化,支气管粘膜上皮稀疏、脱落,支气管壁破坏、塌陷、扭曲或扩张,形成不可逆的病变。同时,患者的呼吸功能也会下降,表现为气道狭窄、阻力增加、残气量增加。
慢性支气管炎如果防治不好,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过度充气、膨胀和肺容积增大,或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慢性支气管炎复发,使气管腔变窄,形成不完全梗阻。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压力增大,气管堵塞,肺泡过度充气。同时,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的软骨,使其塌陷,也影响呼气时的气体排出。慢性肺部炎症使一些炎症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增加,损伤肺组织和肺泡壁,形成肺气肿和肺大疱。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供减少,肺组织营养差,肺泡壁弹性降低,促进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肺气肿一般需要6年以上。
慢性支气管炎也会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到肺心病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需要6-10年。肺气肿形成后,肺泡内压力增大,导致毛细血管腔受压,肺循环阻力增大。同时,因为呼吸功能不全和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痉挛。
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是反复咳嗽、咳痰或喘息。
1,咳嗽:本病的突出特点是咳嗽长期反复加重。轻症患者只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粘液。秋冬季节气候突变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发作时,咳嗽频繁并加重,尤其是早晨和夜间。
2、咳痰:痰量不等,一般为白色粘液痰和白色泡沫样痰;当伴有急性感染时,痰液变粘稠或脓性,痰量增多。咳嗽厉害时,痰中偶有血丝。
一个。治疗上应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祛痰止咳为主,伴有喘息时应给予解痉平喘治疗。临床缓解期要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抵抗力。
急性发作期:⑴控制感染:尤其是发热、咳痰、喘息加重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轻症患者可口服,重症患者可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G、红霉素和头孢菌素。
⑵祛痰止咳:祛痰止咳药物的应用主要是改善症状。尤其是处于迁延期的患者,要坚持服药,才能消除症状。对于年老体弱、不能咳痰或痰量大者,应以祛痰为主要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避免使用可待因等强镇咳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呼吸道梗阻,使病情加重。常用药物如棕胺合剂、祛痰剂、比司考等相等。
⑶解痉平喘:氨茶碱、沙丁胺醇等。经常被使用。静脉给药、口服给药、喷雾给药均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痉挛,使痰液易于排出。
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咳痰、哮喘和长时间感染。
预防和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戒烟,防尘,烟、尘、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访问。
(1)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治疗重在抗感染,有祛痰、镇咳、平喘作用。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复方磺胺甲恶唑、青霉素、庆大霉素等。(2)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有:必速平、氨茶碱、舒喘灵0.1 ~ 0.2 mg,喷l ~ 2次,每4小时吸入1次。(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顽固性疾病患者。(3)用川贝母批膏、川贝母止咳糖浆、祛痰止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