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连接五脏的六经在哪里?
1,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循环位,斜行于足中央舟骨粗隆下(涌泉穴),沿内踝后缘分支,入足跟,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至腘窝内侧,入脊柱(长强穴),经脊柱,属肾络膀胱经。
2.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大拇趾趾甲后的那丛开始,沿足背上行至内踝前一寸(中峰穴),沿胫骨内缘上行,在内踝上方8寸处降服足太阴脾经,再上行越过膝内侧。
3.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拇趾内端(白胤穴),经内踝前缘上行,沿小腿内侧中线上行,上行至内踝以上8寸腹部,交足厥阴肝经。
4、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是此经的另一分支,从足背(齐林穴)发出,向前出大拇趾外侧端,经爪甲折回,分布于大拇趾爪甲后的簇毛中,与足厥阴肝经会合。
5、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的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中趾外侧端。另一支从足背重阳穴发出,向前进入足大拇趾内端(白胤穴),与足太阴脾经会合。
6.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在胃内从左右两侧穿过肩胛骨,夹住脊柱,穿过干骺端轴,穿过干骺端轴,再穿过胃下部——下部穿过内侧,再穿过外踝,再穿过北京骨至小趾外侧。
扩展数据
中国是足疗起源最早的国家。中国几千年前就有关于足底按摩的记载。据考证,足疗和针灸在中国是“同根同源”的疗法。
古代黄帝《足心篇》中的“望趾法”(一种诊疗方法);隋代高僧写的“守足”(常搓脚可治多病)观念;汉代神医华佗在《华佗秘笈》中写道“足心”(意为足底之知),司马迁《史记》中写道“以足治病”(“足”意为“疗”,指足背)
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养生颇有研究,对足底揉涌泉穴的好处大加赞赏,认为“其效果虽不太好,但日积月累,作用不可估量...如果你相信它,并且去做,那将大有裨益。”说明中国人对足疗保健的认识由来已久。中医疗法(包括足部按摩)在唐代传到日本和韩国。元朝以后,传到了欧洲。元代博仁十四经...在明代,足部按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由于封建礼教、女子缠足等轻视足部健康的“政策”和民俗,这种疗法的健康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晚清时期,中国的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被外国列强残酷掠夺,一度在中国“消失”,几近失传。
人有四根,分别是鼻根、乳根、耳根、足根。“鼻为苗乔之根,乳为祖灵之根,耳为神奇之机之根,足为精气之根。”可见鼻、耳、乳只是精气的凝结点,而脚才是精气的总汇集点。临床观察,头脑清晰,步履轻盈健康,都是健康的特征;而且头重脚轻,脚浮肿,行走困难,对于病体来说。所以古今中外的养生健身方法都非常重视足部锻炼。
从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经络理论来看,更能说明脚与全身的密切关系。经络学说认为,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的脏腑紧密相连,构成了脚与全身的统一体。人体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于足部。足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经与手的三阳经、三阴经相连,贯穿全身。奇经八脉的阴桥脉、阳桥脉、印伟脉、阳萎脉均发源于足,冲脉分支于足,从而加强了足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脏腑功能的变化可以反映在脚上。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刺激足部反射区,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足部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