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年间的青花瓷有什么特点?

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瓷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康熙时期的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崇祯年间的青花瓷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瓶、大小盘、碗、罐等。一般来说,胎体粗糙,炉、大盘、烧瓶等大器物的胎体较重,小盘、小碗等小器物的胎体较轻较薄。但也有一些胎质细腻致密的物体,可见糯米。底釉多为白色和闪亮的蓝色,有的略显灰白色,釉层较薄。青花料要和浙江料、石子青料搭配使用,产生一些绿色,一些蓝色的毛色。其中,炉青花发色多为绿色,其他器物发色多为灰蓝色。摆件常见于花鸟、山水、洞天、秋草、河上的船、怪兽、瑞兽、芭蕉、云朵等。市面上喜欢在口边画一个蓝白相间的线圈,然后在圈里画出主要的装饰;小盘上,盘的一面画着一片梧桐叶,另一面有“一片梧桐叶落,人间是秋”等类似诗句。瓶、烧瓶、罐等大型器皿也喜欢用蓝白线进行装饰性分隔。画法结合了素描、平画、渲染、线描。画风随性,虽较明末工整,但仍未见康熙严谨细致之风。画面布局饱满,尤其是大盘、罐、瓶、瓶等器皿。绘画方法和色调的变化开始出现,但尚未成熟。瓶子、瓶子等。有平坦的沙底。盘、碗、罐底部普遍有釉缩,底部粘砂现象普遍。碗底有许多刀痕。民窑多,官窑少,有年份型号的物件少。

康熙(1662—1722)年代跨度长,器物种类丰富,工艺高超。本期用的是浙料和珍珠料。青花的发色前期较暗,中期后呈绿色明亮。早期绘画以单线平绘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绘画以素描、渲染、绘画相结合为精,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多色”)而备受推崇。装饰题材多种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动物、诗词、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冰梅、耕织、剑马人、双牡丹等。图案的空白边缘比其他图案更明显。胎儿致密洁白,呈糯米糕状。釉面坚硬,与胎结合紧密,有橘皮或棕眼,前期呈白色,中期后呈亮白色。除日常器皿外,还有大量的装饰瓷器,典型的有罐盖、凤尾像、花坛、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足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刀具有两层;笔筒玉质丰润;圈足早期多为两侧倾斜的尖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为圆形的“泥鳅背”底;大型市场多双圈,出现于明末顺治时期,流行于康熙中期。有各种类型的钱。早期多用于干钱,楷书用于年钱。中期以后,各种堂名、图、花大行其道,到雍正时开始流行。仿和假委托也很常见,尤其是仿嘉靖。

雍正(1723-1735)和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为明代永乐、宣德的苏麻仿制,但无进口料,笔尖有锈斑。其次是仿低调的青花。除了胎、釉、青料的区别,明类器物的型号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明类器物的胎接口是上下相连的,清类器物是前后相连的。青花雍正工艺精湛,补胎精致,民窑粗糙,有胎痕。乾隆时期,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青花精美瓷器的创新品种。纹饰的内容也比雍正更加多样,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吉祥图案为主。除了年份,还有杂宝、四花、动物造型等。这些在雍正比较常见,堂名型号也比康熙少。乾隆在雍正年间,唐朝的名字很多,篆书很多,四花也很多。

釉下蓝

嘉庆以后(1796—1820),青花瓷逐渐衰落。嘉庆初年的器物与乾隆基本相同,但工艺粗糙,器形笨重笨拙,釉薄灰青。

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65438+)

光绪年间(1875-1908),青花瓷曾盛极一时,康熙仿的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薄涩,补胎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在釉色和形制上与同治相似。蓝色和白色的喂食器很常见。除了年号,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虚假信托资金多见于《康熙年制》和《若神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