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庸”是养生的第一哲学?

百度百科查“中庸”这个词的时候,不看很失望。误解太多了,为了避免误导孩子。我们做了如下补充: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一个字:中国。“中”就是中间,意思是适当、适中、不极端、不过分,如:不高不低、不左不右、不冷不热、不快不慢、不多不少等等。生活中,飞机和鸟飞得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安全的;在规定车道行驶要正常,向左或向右都不安全;穿衣、养殖、种植等。都需要适宜的温度,过热过冷都是有害的;开车、骑车等。都需要合适的速度,太快太慢都是不对的;吃饭,学习,工作等。也是放松,不多也不少。

《篮子里的人生哲学》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柏杨家里有一个竹篮,据说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久而久之,竹篮变成了暗黄,左上角有个洞,被一条黄麻带巧妙地补上了。柏杨说腰带是他爷爷的爷爷戴上的。经过计算,大约是120岁。为什么杨的竹篮寿命这么长?因为柏杨的家族有一个祖传的家训:不要过度。一般篮子能装70-120斤,杨伯家只能装40斤。有一次,杨家的一个媳妇一次在地里装了满满一大筐红薯藤,被杨家老汉骂了一顿:你坏了杨家的规矩,这筐从明天起要歇三天!

晚上,全家50多人被召集在一起,听老人训话:筐也是命,珍惜就长寿;不珍惜就会短命,一定要适量使用。人也是如此,吃,不可过度;不要过度;玩吧,别玩过头了。我们杨家虽然从来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一直都是长寿家族。为什么?只是因为程度。过去和现在的许多疾病和死亡都与我们家无关。我爷爷警告过我一句话,现在我传给你: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很多人很聪明,但除非掌握了度,否则不能算聪明。比如有人死于吃,有人死于闲,有人死于累,有人死于玩,有人死于乐,有人死于悲,有人死于争,有人死于怒,有人死于怒,有人死于乐...总之,就像这个篮子一样,只有掌握好使用的度,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在杨家有两个人活到了100岁和103岁,11人活到了96岁,14人活到了89岁...

在保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保健第一的哲学就是中庸之道。第一,食物。世界上每一种食物都有药用功效,某一种食物吃多了或吃少了也是有害的,会导致各种精神、身体、心理疾病;第二,运动。适度的运动也必须符合中庸的精神。太多太少都是有害的,肯定因人而异。严格来说,体育是一门科学,必须个性化。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体质偏瘦,每天坚持锻炼。她说:“我只能看北京晚报上的一个话题……一上床就睡着了。”看报纸已经让我看不懂内容了。这样健康吗?经常参加宴会,一天吃五顿饭的人,要特别注意增加运动,每年去山谷玩几天也是可以的。经济条件差、营养不良、骨瘦如柴的人建议不要过度运动,更不用说赶时髦——辟谷,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应该说是富人的时尚,穷人不应该干涉;第三,喝水。目前很多健康养生知识都提到多喝水。多多少钱?喝水过量也是有害的,免疫力和记忆力都会下降。喝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重,环境温度,运动量等等。不多也不少;第四,按摩。适度的按摩对人体非常有益。重量一定要适中。如果是轻的,效果不好。重的话可能会造成骨折,尤其是中老年人。有的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有的老年人坐在椅子上会形成腰椎压缩性骨折。你敢用力按摩这些人吗?五、针灸。针灸不是想贴哪儿就贴哪儿,深度、频率、位置要适中。浅的可能无效,深的可能有害。次数太多会伤气,颈椎更要谨慎。

总之,在各种养生方法中,都要遵守中庸之道,即“中庸之道”。遵守中庸之道就是走正道,否则就是“歪门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