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峥笔下人物的生活
14照顾老人的陆阿姨前天给我说了老人的菜单。早餐一杯牛奶,两个煮鹌鹑蛋,五个红枣煮的食物,三个桂圆,15-20枸杞,一小块面包;中午吃了一碗粥,菜是韭菜炒鸡蛋。晚饭吃了一碗藕粉,一个豆沙包。陆阿姨说,有时候面包会换成蛋糕或者蛋黄派。馒头、藕粉、面条、馄饨、稀饭是老人经常吃的。平时老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牛奶、稀饭、藕粉。此外,老年人每天应吃30至40美分的维生素:一粒维生素A,维生素B2:5-10: 10-20毫克(10毫克/粒,两片),维生素B2:5-10毫克(5毫克/粒,两片)和维生素B6。每天早晚服用两次。面对社会上众多的营养保健品,郑老明确表示:“我不提倡多吃补品,目前对各种营养液都持保留态度。我觉得很多补品都是为了赚钱骗人的。”在饮食营养方面,他重视合理营养,以素食为主。多吃蔬菜,不吃动物脂肪和油脂,只吃植物油,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和过辣过咸过甜的食物。进食规律时,只吃八九分饱,细嚼慢咽。他一直过着规律的生活,尤其是年纪大了,饮食也很节制。他的饮食以三低(低脂、低能量、低糖)、二足(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充足)、易消化为原则。郑老坚持一切规定不能随意更改,并严格执行。他在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按照自己的科研设计进行实验。普通人很难每天过着程序化的生活。然而,季峥教授正以科学家的态度开展这项健康的研究项目。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位长寿的老人,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一生中多次与病魔作斗争:1916年患肺结核;1961-1963三次剖腹手术,住院近一年半;1997失血超过1000毫升,住院80天;2001他摔断了髋骨;2004年,我因胃病住院4个多月。
每次讲到生死关系,郑老都会用他的《生死之辩》来回答,里面写着:生即死,生死是自然规律。彭谷八百岁,蜉蝣只争朝夕。虽然生与死不同,但他们的死是一体的。造物安排巧妙,人无能为力。莫求长草,天下无药。我们只应该小心保健,在保健时避免走极端。如果你想放松自己,你的心和身体都会很舒服。作息要适度,尤其是饮食要小心。小病早就医,大病少焦虑。来了就要平安,自强不息不休息。有必要皈依自然法则。不要朝霞美,更要爱夕阳红。事实上,季峥教授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但他从不去想那个古老的词。他把找工作和吃苦当成一种享受。在他看来,这样的选择当然取决于自己的健康状况。郑老说:忘了年龄,不服老,献身科学,至死不渝。而且我喜欢老当益壮,没有颓废的姿势。如果日子如假包换,我会再写一本书。这是一个百岁老人的追求。
在郑老1980出版的《我的回忆》中说:我一生喜欢工作,但年轻时忙于学业和生意,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50岁以后,业余时间喜欢园艺,从事种菜、种花、种树。60后,注意体育锻炼。到了晚年(70后),他对古典文学越来越感兴趣,尤其喜欢读唐诗宋词,尤其欣赏陆游、王维和南唐诗人的作品。我来这里偶尔会写一些诗自娱自乐,也对国画欣赏和旅游感兴趣。我一般一年寒暑假去旅游一次。现在,郑老虽然一百多岁了,但依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还在编中国的生化史。1900季峥出生在四川南溪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体弱多病。14岁入县高级小学,17岁以第一名毕业。1921年,季峥考入国立成都师范学校,不久因病辍学。多次因病休学的不幸并没有掩盖他的才华横溢。后来在朋友的支持下,22岁考入东南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
一天,刚进大学的季峥敲开了中国著名生物学教授冰之教授的办公室。他凭着自学的本领,倾吐了自己积蓄多年的对科学追求的想法。冰教授耐心地听取了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的兴趣和爱好,并帮助他选择了语文、英语、化学、自学的普通动物学和钱教授教的植物学。两位大师的亲自授课,不仅让季峥对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日后选择营养学作为终身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亲眼目睹了真正学者的治学态度,在品德、人品、为人处事等方面受益匪浅。大学毕业后,季峥留在中央大学农学院担任助教。1930公费留学,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专攻生物化学。其间,他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在学习科学和现代营养学的同时,他也有机会向一批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权威学习。那时候的旧中国,人民生活不够,根本没有营养均衡可言。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当时中国人普遍缺乏蛋白质,而中国是一个盛产大豆的国家。因此,季峥选择了中国的大豆作为他的博士论文“生物胶原蛋白——大豆蛋白”。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当选SigmaXiSociety会员。然而,由于童年多病的经历,季峥为中国人的虚弱体质感到极大的痛苦,他决心研究营养学,以报“东亚病夫”的耻辱,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那年春天,他怀着报国的巨大热情踏上了回国的路。回国后,季峥接受了冰之教授的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化学专业机构——生物化学实验室。1935,中央大学成立医学院。季峥筹建了生物化学系,并成为最早的教授之一。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热爱的营养教育事业。
20世纪30年代,中国还没有自制的生物化学教材。1937年,CUHK医学院迁都后,季峥出于教学需要,首先编写了英文版的《生化实践指南》,在抗战八年间再版三次,作为后方学校生化实验的教材。
年近九旬的中国临床营养师李瑞芬教授,65438-0939开始在上海震旦大学临床营养系学习。据李先生回忆,当时他们的“生物化学课”是先生编写的教材。
季峥在美国继续他的研究,仍然把大豆蛋白质的研究作为解决人民营养问题的突破口,并提出了蛋白质互补的科学依据。但是,对谷物过细研磨造成的营养损失、常见食物的营养分析、储藏和烹饪对营养成分的影响等课题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改善国民营养状况。
社会动荡也没能阻止郑老带着自己创办的教研室走向大江南北。八年抗战,在敌机轰鸣、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他始终关心“我们战时公民的营养问题”,制定“中国公民最低营养需求”。他在成都发起成立了成都生物化学学会,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化学学术组织。1945年,他以徐大道、杨光启、彭树生、丁光诚为第一批研究生,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规机构——生物化学研究所。
这期间,郑老也严格按照自己的营养学理论生活和实践。1935-1936期间,南京媒体连续报道有人一起吃香蕉和芋头中毒。生化、营养、生理学功底深厚的郑老对此提出质疑。他毅然从180多对中挑选出14对所谓的“湘客食”进行研究,包括香蕉和芋头,花生和黄瓜,螃蟹和柿子。郑老先是拿老鼠、狗、猴子等动物做实验对象,然后在人身上进行了实验。他以科学为依据,充分驳斥了这种与膳食指南相悖的谬论,证明了14与食物没有相互干扰。时至今日,仍有人再次提出“食如其克”的谬论,而当他们的书成为畅销书时,很多营养界的专家却坚决不相信这种邪恶,他们的依据依然是郑老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用科学实验证实的东西。换句话说,郑老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务实、严谨和捍卫科学真理的勇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时,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郑老在第四军医大学、金陵大学等高校兼职。在他正式调到南大之前,他已经在NTU生物系建立了一个生物化学实验室。他除了应邀在农业院校、医学院校和综合大学讲授生物化学,并为其编写适用的教材外,还编写了一系列营养学专著,如《中国近代营养学史料》、《中国科学史料丛书》、《食物中毒》等。其中,《近代中国营养学史料》记录了中国食物营养学研究从萌芽、成长、发展到学科建立的全过程,是非常珍贵的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季峥虽已年过八旬,但仍未逃脱劫难。他被隔离了两次,并被迫停止工作五年。1972,阔别已久的他重返领奖台。在他80-90岁的10年间,独立编著出版了7部专著,其中《普通生物化学》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衰老与抗衰老》获国家优秀科普读物二等奖。发表科学著作、评论、科普文章56篇,其中《健康长寿之路》获全国优秀科普短文一等奖;合作研究论文16篇,硕士生、博士生9人,高级教师10余人,学术会议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