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是好是坏?

端午节快到了,市场上各种粽子蜂拥而至,好不热闹。然后就是很多季节性的问题,比如谁适合吃粽子,谁不适合吃粽子,早晚什么时候吃,粽子要不要配菜吃等等。当年粽子的起源,全中国人都知道,不用多说什么。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细节值得一提,那就是自古以来粽子都不是用精制的白糯米做的。在过去,粽子通常由糯米(小米)制成。老北京说,即使是解放时,郊区的农民也经常用糯米做粽子,城里的富裕家庭只吃纯白糯米做的粽子。这种黄米和糯米有什么相似之处?首先,都是粘性的。糯米做的食物,冷的时候很硬,加热后变得很软很粘。这种粘度来自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占绝对优势。所有“粘性”和“糯性”的谷物品种都有这种特性,而非糯性品种含有一些直链淀粉,不那么粘。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按照传统,糯米、糯米性温,有补虚的作用。也就是说,适合体质虚弱怕冷的人。其中,大黄米性温,是冬季传统推荐的暖身滋补食品。炎热的夏天来了,为什么还要吃这种温热的糯米或者大黄饭?为什么不吃小米或者玉米?古人肯定有一定道理在里面。夏季天气炎热,皮肤出汗较多,血液在体表分布较多,在消化系统的分布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此时,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消化功能低下。吃糯米、糯米做的食物,对暖胃、促进消化吸收有一定作用。每天吃生黄瓜西红柿喝绿豆汤,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古代生活条件差,做饭条件差。相比较而言,消化能力差的人比例可能更多。有人看到这个会跳起来问:谁说的?难道不是糯米食物粘稠,难以消化吸收吗?怎么会像你说的,体质弱的人更容易消化吸收!都说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信你可以试试。首先,国内外的血糖研究证明,热糯米食物饭后的血糖反应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消化吸收非常快。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也证明糯米的消化速度明显快于大米。而且,我们实验室的测定发现,蜡质食品还有另一个特殊的特征。冷却后再加热,消化一样快,甚至更快!普通的米饭和面食等。,都是先冷后热的吃,消化速度比刚熟的时候慢。粽子一般都是煮熟了再卖,回家需要加热一次,热了容易消化。其次,你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刚蒸好的热腾腾的粽子(注意是传统产品,无油无肉,有枣或豆瓣酱),不会给胃肠道带来任何负担。按照一碗饭的量,换成粽子,吃的快,胃里也不觉得堵。有些人觉得堵,是因为粽子好吃,一次吃太多。那不能作为理由。因为科学比较消化速度的时候,用的是等量的淀粉做比较。一个大粽子几乎相当于一碗米饭,更别说吃三个——换成等量的米饭。对于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上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物。如果你因为贪吃螃蟹和大虾而感到胃里发凉,那么立刻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一碗热糯米粥,你会感觉舒服很多(如果把这当成食疗的话,大部分食物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所有的健康建议都应该区分不同体质的人。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来说,粽子当然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不是了。因为吃了之后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糖还快,所以糖尿病人要少吃精制白糯米做的粽子,粽子要限量。就连没有枣和豆沙的粽子也是一模一样。正如王兴国在她的博客中所说,食物中是否有糖不是关键,关键是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多快。回到糯米和大黄米的话题。这两种粽子食材的区别在于,大黄米的营养价值远高于糯米。它的铁含量是糯米的3倍,镁含量是2.8倍,钾含量是1.6倍,维生素B1含量是1.5倍,膳食纤维含量是5倍!还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抗氧化成分。所以古人用它来包粽子真的很明智。不过目前粽子的品种比较多,并不局限于两种食材。市面上有八宝粽子,加了各种粗粮、豆类、花生。其实做玉米粽子也很好。糯米里加点甜玉米,不那么粘,有一种清新爽口的感觉。是的,饮食可以无限创新。也许明年端午节,我会把我创新的粽子配方推荐给健康厨房。贴心提醒:1。粽子要趁热吃。有油有肉有蛋黄的粽子不宜生吃,尤其是消化能力差的人。一些质量差的糯米,冷后会板结,杂粮粽子冷后回生更明显。2.粽子是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更合适。因为早餐一般胃口不好,饭量少,香香暖暖的粽子吃起来很方便,让人一上午心情都很好,很开心。3.素食粽子的热量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但毕竟属于食物。如果吃粽子,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而引起体重增加,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你可以吃一个大粽子减去一小碗米饭。虽然热腾腾的糯米本身容易消化,但其中夹杂着油腻的成分,如肥肉、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有的人容易生气。所以消化不良的人要选择新鲜的北枣粽子吃粽子,不宜搭配太油腻的菜肴。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不宜搭配牛羊肉、油炸食品和促进身体发热的辛辣菜肴。蔬菜、豆制品、不油腻的鱼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