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保障的八项原则是什么?什么是食疗?食疗的优点

饮食滋补的原意是指食物的营养和滋补作用,后引申为合理选择、配制和使用膳食以养生。中医食补的概念是针对没有生病的人,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对合理膳食充分发挥其营养保健功能的学术研究。

食疗是指食物的治疗作用。所以中医的食疗概念是针对患病人群的,体现了中医食同源,食先于药的思想。这是一个学术研究使用适当的食物,或使用食物与药物,通过日常饮食治疗疾病。食疗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有高度概括:“食能祛邪固脏腑,悦神安神补血。如果能用吃来平复病情,缓解病情,可谓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你要先了解病源,知道是什么病,用食物治疗,然后再点药。”这句话告诉我们,食物可以祛邪保健,滋养人体气血。如果人们只用食物就能治病,他们可以被称为杰出的医生。治疗的一般规律是知道病因,了解病情,然后先用食物治疗。如果食物处理不好,那就用药物。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食疗虽然有效,但不能盲目代替药物。因为食物虽然也有性味偏向,能纠正阴阳失调,但其偏向性总是不如药物明显,所以单纯的食疗主要适用于轻症的初期或恢复期,或慢性病的缓解期。毕竟药物有偏,治病的效果远远强于食物。食疗也不能代替西药。从中西医对比来看,中医治疗的重点主要是调理脏腑、阴阳的气机,但注重整体而不针对局部;西医强调靶向治疗,但缺乏对全身功能的整体调节。两者结合往往能事半功倍。这也是某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配合中医饮食后,可以减少西药用量的原因。但如果盲目停药,仅通过食物支持和饮食治疗来维持,必然会导致病情短期反弹。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病情逐渐减少西药用量,尽量减少西药用量或通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单纯用饮食控制恢复。

可见,食疗和食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因为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调理阴阳,以(药、食)纠正(人体)的偏性”,也就是说,利用各种治疗介质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从而恢复正常的阴阳平衡。如果健康人服用食疗偏方,由于食疗偏方明显偏颇,不仅起不到保健作用,还会打破原有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所以养生者一定要分清食补方子和食疗方子。看到相关资料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其功能和适用范围,切不可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