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在田间如何管理?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在田间如何管理?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对其生长特性和田间管理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改善传统种植技术的不足。本文分析了玉米生长的特点和内容,探讨了玉米田间管理的措施。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养殖业、食品和工业原料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应重视田间管理,规范管理方法,促进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1玉米萌芽期、三叶期、拔节期的特征1玉米萌芽期的生长特征选择健康的玉米品种,埋入土中。当地温度保持在10 ~ 12℃时,正常发芽一般只需4 ~ 6天。同时,种子大小的选择及其种植深度对幼苗的健康生长有很大的影响。种块大,内部结构储存更多的养分,给幼苗的生长以稳定的动能,幼苗才能茁壮成长。

种子的发芽率是深栽后马上决定的,破土早的苗比破土晚的壮。发现播种深度每增加2.5cm,苗期平均延迟时间为1天,秧苗相对较差。

1.2玉米三叶期的生长特点:当幼苗第三部分的叶片露出叶心2 ~ 3 cm时,属于玉米的断奶期,三叶期属于玉米种植的第一次大转折。玉米苗从自给自足的日常生活变成了吸收土壤养分的日常生活,不怕干旱。轻度涝渍会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中度和重度涝渍很可能导致幼苗倒伏,而轻度干旱有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和生根。

1.3玉米拔节期生长特性。拔节期一般有6-8片叶,属于植物向外屈伸。在这个阶段,玉米幼苗的生长锥迅速伸长,触摸植株可以感觉到在路面附近有明显的茎节,茎节总长度为2-3厘米。由于植物的根系不发达,吸收和产生的养分有限,主要用于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划分,所以整个幼苗感觉生长缓慢,拔节期和三叶期的特点相同,都怕涝怕旱。

2.玉米植株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花期的生长和田间管理表明,棒三叶大部分出,但不是全部出,部分植株有雄穗。在此期间,需要做好相应的现场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增加雌穗中的颗粒物总数,保证玉米营养的供给,提高光合作用的概率,需要保证玉米营养的供给,维持叶片的生长。

灌溉和施肥也是保证玉米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适时供应化肥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进而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期的要求,对提高玉米的食用价值和产油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会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因此,在地表发生洪涝灾害时,必须保证土壤的干燥,有效控制灌溉用水量。

玉米的灌溉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及时处理,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的要求。基肥是玉米施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还要根据养分的供应情况,调整玉米的品种和种植相对密度。同时施肥要处理好玉米的差异生长环节,及时控制施肥周期时间和用量。

另一方面,杂草也需要及时处理。杂草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控制杂草的过程中,还应保持生态平衡。健全的生态系统对提高气候标准和调节湿度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监理过程中,夏季要特别注意防止持续高温缺水;还需要通过维护涅墨西斯来完成生态控制。

针对除草剂的使用,要控制好总量,防止杂草大量死亡,影响生态微系统的稳定。在情况可行时,有必要应用人工除草的方法来处理被保护的杂草。通过除草,可以达到翻土的目的,对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透气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3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技术玉米生长后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种植者需要及时采取施肥措施,增加玉米种植区土壤中养分的组成,以保证玉米能够吸收自身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身心健康地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

如果种植玉米的土壤营养不足,可将联胺作为玉米生长的主要肥料来源,喷施叶面,同时在玉米田中增加0.2%硫酸锌溶液浓度375 ~ 450 kg/hm2。第一次喷完后需要间隔一周,再喷第二次玉米。一般情况下,玉米生长后期喷两次就够了。其次,无效的道钉要及时去除。

通常情况下,每棵玉米苗都会有一个果穗,但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一棵玉米可以长出3 ~ 5个果穗。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耳朵很可能没有果实。如果不及时清除,不仅会消耗营养,还会对其他正常耳朵的健康生长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尽快去除它们,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养分的集中供应,提高穗的实际产量,最终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

将立秆剥皮有利于促熟,剥皮时间不宜过早。蜡熟期揭去穗芽叶2 ~ 3天,会过早造成瘪粒、皱粒,影响产量和品质。将立秆剥皮晾晒15 ~ 20天,玉米可降雨10% ~ 14%,成熟5 ~ 7天,产量高5%。玉米完善后,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通过设备或人力的方法快速做好,防止受雨水和温度的影响,无法及时收获种子,会促进玉米的吸湿和发芽,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4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玉米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田间管理技术,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田间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