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基的学术观点
1.根治疾病
《内经》提出“治必以精为本”,而《学记》沿袭了《内经》的思想,非常重视这一点。他的治病求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他强调运用辨证论治,寻求病根。所以他在《明医杂书注》中说:“凡治病不治标者,皆无知。”强调辨证论治求根的重要性。又说:“张结古先生说:‘五脏虚母虚,邪气略正。如果你没有达成你的意愿,那就不容易得到。徐永成先生说:‘任何心脏病,必先调理肝肾,肾为心之鬼。肝气一般调节心气的和谐,肝气郁结导致心气不足。这个心脏病一定要求肝,清源。五脏得病,会传胜,水胜火,所以肾之邪会传至心,所以先治肾,驱走其邪。在这里借用了张和徐永成的话,说明在临床上,我们应该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五脏中,任何脏病损不仅与自身有关,还会有其他脏腑的影响。脏腑之间有很多关系,比如克制和虐待的产生,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还应加以辨析。以心脏病为例,提出肝的释放可以影响心气。
根据腹痛的辨证,薛的面色黄而常绿,左脉长,右脉紧。黄属土,腹痛多属脾,但其面色青,青为肝色,弦为肝脉,故辨证属肝郁脾虚之证。用半夏和木香的益气汤治疗,充分体现了其辨证论治的思想。
二是强调人以胃气为根本。《内经》一书中提出“有胃则生,无胃则死”。金元时期的医生李东垣撰写了《脾胃学说》,强调脾胃的内伤导致所有疾病。薛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他说:《内经》有几千字,旨在说明人天生有胃气,胃气是四时之本。他进一步解释说:“人以脾胃为根本,取五谷之精,精为人,浊为人胃。阴阳据说是和谐的,所以阳发于四肢,阴行于五脏;土旺四季,善承载一切。人得土养骨架,失土干四肢。”
覆盖脾胃是人体的根本,水谷的杀生运化全靠它,精微的气血全靠它。五脏的营养都取决于脾胃的强弱。所谓“中土填四方”。正气方面,虽然根植于先天的肾命,但它不断滋养脾胃,正气的盛衰对人体抵御外邪、消除疾病、维护健康至关重要。正气充盈,才能祛外邪,维护个人健康。有了这个说法,治疗的根本就是恢复正气,滋养脾胃就成了治疗的根本,所以薛基提出“胃是五脏之源,人体之根。”
2.滋养它的源头
薛滋补气血的源流是指在治疗疾病中,滋补人体、气血、精液化生的源泉。薛认为,人体后天生化之源属脾胃,土为万物之母,故自然界非土不能长万物,而脾胃五行属土,中土灌溉四方。只有脾胃旺了,人体的脏腑四肢才能得到滋养,所以薛基说“脾土补之,源才能养,金水才能共长。”因为脾气饱满,肺金自然旺盛,化源充足,阴精自盛。肺肾强健,能养肝降心火,五脏自平衡。因此,黄律素在解释薛的《修养起源论》时说:“消息来源是什么?盖脾土养肺,金生水,水平心自。”
正因为如此,石雪可以用此法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咳嗽,后世称之为“培土生金”。石雪的养本治法,意在通过滋养脾胃来达到滋养五脏的目的,所以他说:“症属气血两虚,脾胃虚弱,津液血燥,大便难行,故法当养本。”
薛的补源理论虽以脾胃为重,但其具体的补源治疗并不局限于脾胃。根据肾、命门、脾胃的关系;认为除了直接治脾胃,还要求肾生,所以常用六味丸、八味丸加减。他在《明杂医笔记》中说:“所以,凡致病者,皆是气血不足,或精血未满而纵欲,根本不固,火不归经,故难以见症。虽常补阴以控火,但两脚有阴阳水火,互为生化。阴阳在两脏的时候,要平衡。若左尺脉弱,细数,为左肾真阴不足,用六味;右脚脉缓而软,或右脚脉深而细,伤心人数不足,则用八味。至于两脚无力,是阴阳两虚,用十补丸,是其源。”这篇文章认为肾和生命是阴精和杨琪的基础,双手的脉搏,左脚属于肾,右脚属于命门。若见左右足脉不足,则应循肾、命手、资源。
3.温脾胃
薛认为,脾胃的盛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讨论疾病的发病机理时,深受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影响。重点分析脾胃虚寒。他曾说:“人胃气受伤,虚证就会上升。”他还说:“如果六淫从外侵入,就会看到症状,也是因为内气虚,外邪侵袭。”说明内伤外感引起的疾病都与脾胃虚弱有关。这与李东垣“脾胃之气伤,元气不能充,百病皆因之”的观点如出一辙。
在具体治疗方面,薛主张“脾胃为气血之本,若阳气虚弱,阴血不能生,则用六君子汤;对于因阳虚不能生阴血者,也用钱塘汤炮制生姜;若胃热生阴血,宜用四物汤;脾胃虚寒不能生阴血者,应为八味丸。”“内伤发热,因暴饮暴食,劳损过度,元气丧失,阴火可占其土位,故孤独发热,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养其阳。若因劳累、起居不当、失血、虚火而发热,则用六味地黄丸补阴;你不能把它想成绰绰有余的火,而要用黄柏和知母。”“阳虚发热者,宜补中焦补阳汤;阴虚发热者,宜用六味地黄丸滋阴养血。总的来说,虽然有阴阳、气血的区别,但其实都是脾胃阳虚所致,其发热属于病证两虚。故禁服黄柏知母,恐再损阳耳。”从上面可以看出,薛集不仅接受了李东垣脾胃病中阴虚火旺内伤发热的治疗,而且主张温养脾胃以养脾胃之阳,使杨灿生长,人体阴阳得以恢复,形成了温养脾胃的治疗特色。当然,对于火衰土弱的虚寒证,指出火能补土,强调肾命对脾胃的温补作用,这是《东原》所没有的。
4.温补肾阳
薛对肾命的认识也较前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他对命门的认识还没有脱离《难经》“左肾右命门”的理论,对肾命的认识已经被王冰“强水平阳之主”。益火之源,消影”。正如他所说:“所以,无火者,宜用八味丸,益火之源,消阴之用。“没有水的人用六味丸加强水主,平复太阳。但之所以治病人,皆是以气血为本,却累而亏本,或精血未满,却纵欲无度,根本不固,火不返经,难证。”石雪用《金匮要略》中的八味丸和钱乙《小儿医学证治指南》中的六味丸治疗各种虚症,使补肾法被广泛用于治疗杂病,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赵先科的命门学说及其治疗就是受其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