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的保健知识
夏季保健知识
夏季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注意清热去火。
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和疲劳。在自我保养和锻炼中,要根据五脏和夏季的心脏来照顾心阳,保持冷静,以保证心脏功能的旺盛,这样才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凌叔?百病初起,说“清廉之情必伤脏”,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会伤害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提倡一个“平”字,即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过激行为。喜出望外,必有所悲。心碎了,就会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甚至精神错乱。心是五脏的主宰,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些都是心所主宰的,有“心震五脏”之说。但对心灵的伤害,必然会涉及到其他脏腑。就情感而言,幸福是内心的抱负。这种“快乐”就是缓解紧张的心情,使心情舒畅,气血平和。所以,夏季养生重在“安心”二字,也是这个道理。
夏季也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在饮食调理上要改变饮食不当、饮食不洁、偏食等不良习惯。饮食要适度。过饥则食量不足,缺乏化学源,导致气血不足,引起身体疲劳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等疾病;饱食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导致食积、腹胀、腐败泛酸、厌食、呕吐腹泻等损害脾胃的疾病。“苏文?”《碧轮片》说:“饮食自倍,胃疼”,意思是饮食要节制。
夏季饮食不洁是很多肠胃疾病的元凶,比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如果吃了变质有毒的食物,还会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上吐下泻,甚至昏迷或死亡。
饮食成瘾是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适当的饮食调节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饮食偏向过冷过热,五味偏重。
吃多了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寒湿可引起腹痛腹泻,偏食可引起胃肠积热、口渴、脘腹胀痛,便秘最终会变成痔疮;五味偏离是指人的精神气血都是由五味孕育出来的,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咸入肾。
如果长期喜欢某种食物,会使脏腑功能盛衰,久而久之会损伤内脏,引发疾病。若偏咸,则气血凝滞,面色晦暗;多吃苦味会使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吃辣味太多会使肌腱紧张,指甲枯萎;吃多了酸味会使皮肉紧实收缩,嘴唇干涩薄。甜食吃多了,骨头会疼,头发也容易掉。重要的是,过度的爱好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还会伤及脾胃等脏腑,导致脚气、夜盲症、胆结石。
所以我建议在食疗中,五味(酸、苦、甜、辛、咸)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生病时忌口。如“一千块钱给党?”《补天序》说:“不想极饿就不要吃,也不要吃得太饱;如果你不想极度口渴,就不要喝太多。吃多了会积累,喝多了会变成痰。“当你又饿又渴的时候,你最有可能喝得太多,吃得太多。所以,口渴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吃东西或者暴饮暴食。梁朝医生陶弘景在《养生录》中指出:“不渴则胀,不饥则累。"
夏天种什么?
夏季炎热的标志是梅花和秋天。这意味着江淮流域的雨季即将结束,夏季开始,气温回升,进入伏旱期。但华北、东北进入雨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浅夏过后种什么:南方要注意抗旱,北方要注意防汛。全国各地的农作物都进入了旺盛生长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1,北方收割小麦
农业生产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收获冬春麦类作物外,主要忙于田间管理。
2.早稻成熟,中稻抽穗,晚稻分蘖。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应在酷暑前收割,田间应保持干燥、湿润、干燥。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其生长情况追施穗肥,促进大穗多粒。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尽早施分蘖肥。二晚苗要防病虫害,种植前5 ~ 7天要施足“婚肥”。
3.棉花开花结铃
“夏天天气热,棉花修剪不停。”在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开花结铃,长势最为旺盛。同时,应及时修剪、耙除老叶,以协调植株内养分分布,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繁盛的季节,及时防治病虫害是田间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4.浅夏降水有利于水稻生长。
江淮流域的梅雨陆续结束,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开始在我国东部淮河以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出现,降水明显增多,降雨相对集中。华南、西南和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普遍高温多雨,夏季干旱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尽快蓄水防旱十分重要。农谚说:“雨天下雨,锅里有米。”此时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降水,虽然对水稻等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但有时也会对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和蔬菜产生不利影响。
上海农作物灾害和恶劣天气的预防
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的季节,7、8月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经常会发生山洪,甚至引发泥石流。而在华南东部地区,由于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在经历了微暑之后,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旱西涝的气候特征与农业丰歉有很大关系,必须及早采取旱涝保收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同时,进入华南各地的雷暴数量也将明显增多。雷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常伴有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必须预防。
夏季养生原则与节气
1,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清淡适度。
夏季的多雨和高温使得夏季高发的消化道疾病更加频繁。
因此,这个季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适度,不能暴食、过量;而且饮食要清淡有营养。
2、静心养心
在夏天,当天气炎热时,人们往往会烦躁不安,昏昏欲睡,精力不足。所以对应这个季节的特点,在养生方面,要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来保养心脏。
心脏是五脏之首,据说一有心跳,五脏都要抖动,所以心脏的保养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冷静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得到缓和;它不仅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旺盛,而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天宜淡定,淡定自然凉。
3、不要贪吃,多洗澡,多吃冷食。
天气热的时候,人们喜欢吃冷饮,冰淇淋、冰激凌和冰镇饮料很受大家的欢迎。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洗澡,还喜欢洗冷水澡。
殊不知,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容易造成身体不适或埋下健康隐患。
贴心提示:气候炎热,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上疲劳,所以不要忽视身体的保养。
4.夏天宜晚睡早起。
这是夏季养生的注意事项之一,不可大意。
夏天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黎明早,天黑晚。所以人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也要相应调整,晚睡早起比较好。最好定时起床,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
在夏天,你应该遵循规律起床的原则。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大多数人可能晚上10 -11睡觉,早上5: 30 -6: 30起床;午饭后半小时小睡一会儿。另外,三餐和运动、用脑、休闲的时间要明确。
5.夏装不要赤膊上阵。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在夏天袒胸纳凉,以为赤膊上阵很酷。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当温度接近或超过人体体温时,赤膊者会感到更热而不是凉爽。
因为人体体温调节不仅依赖于皮肤蒸发,还依赖于皮肤辐射。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持续升高时,皮肤不仅无法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吸收热量,使人感觉更加闷热。
6.出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夏季的天气特点更容易中暑。因此,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带上雨伞、太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尽量避免在下午太阳比较热的时候外出。
2022年夏天保健知识相关文章;
★2022年三伏天吃什么?
★2022年夏季至日养生小贴士
★浅夏传统美食与养生秘笈。
★2022年最新节气介绍
★2022年夏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2022年节气的习俗。
★2022年酷暑节气的民间讲究与禁忌
★2022年健康知识普及。
★2022年吃什么能养生?
★健康知识及浅夏气候特点。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8 a6b 92 a 28 ca 051cd 1 a9f 6 beca 8 DCE 12e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