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自学中医
启蒙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古代需要学习的是四大经典:医学三字经、湖滨脉学、汤头曲赋药性。现代中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结构不断完善,分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要求系统学习,不用多说。
对于自学者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需要适当调整。因为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系统学习上述课程有几个共性问题:
1的内容枯燥难读。课堂讲解可以非常丰富,加入很多有趣的内容;而且老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这和整天面对一本死教材明显不一样。
没有重点。一个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章都同等重要;作为五脏,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的地位不会完全相同;两者都是脾的生理功能,运化和谐在临床上的指导价值还是有所不同的。所有这些差异,这些权重,都需要老师的引导。
3容易误解。中医理论非常提倡“理解”和“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一个理解的基础,也就是对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学者,由于缺乏前人的指导,容易从起点误入歧途,导致对整个中医的理解极端化。
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上述问题,建议自学中医在启蒙阶段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多阅读中医前辈的传记和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文章。他们走的路看似笨拙,其实往往是中医传入的捷径。多向前辈请教他们的学习方法会很有帮助。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我相信,这本书读三遍,不仅学习方法可以逐渐开朗,还会在不经意间从老先生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今,信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学校的大门。任何人,在任何角落,都可以轻松获得向各中医院校名师学习的机会,观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虽然这种学习比在课堂环境下听不到面授更感性,但总比死读书好很多。另外,每年参加无病社开设的中医在线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个原则。学习自然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提倡选择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经过几十位专家的严格把关,权威性较好。至于版本,我个人比较喜欢最新版的中医教材。总的来说,新版教材包含了很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总体水平还是值得信赖的。如果要细化的话,第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有趣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它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不那么无聊。感觉比较畅销的几个作者写的书:徐文兵、罗大伦、仲立巴等。,虽然不强调整个理论框架的完整性,但作为学习之初的兴趣培养和学习过程中的放松调整,都是胜任的。
最后,推荐自己是中医入门教材。我的《从零开始学中医》这本书,其实就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则,即权威和兴趣。参考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我摘录要点,有趣的讲出来。力求保持中医理论的权威性和系统性,使文字生动而不教条。来自蒙古朋友的爱,转载16次。现在作为入门书,推荐给初学中医的朋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循序渐进。一个中医学生,学习这些课程三年左右(当然还要学习其他课程);古代中医的徒弟们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更简洁的四书五经。所以大家在自学初期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松或太紧都可能为以后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第二,经典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启蒙,对中医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论》。
吴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认为经典过时、老套,只讲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我们学了中医的基础和诊断。学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什么必要?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自然科学体系,另一种是人文科学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路向前,如箭在弦。每一次科技革命之后,新兴的科学技术必然会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学技术理论出现。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了。孔子代替不了老子的价值,孟子也代替不了孔子。朱也是一位大学者,但他总是需要从孔孟那里汲取营养。当然,后人可以发展,也必须发展,但谁也不能否认经典的价值。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理论总会受到追捧,但在人文学科,要想掌握最前沿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温古人走过的路,然后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可惜医学更多的是“人体科学”,医生研究的是人,不是东西。这就决定了医学本身的性质,更接近人文学科。经典的价值不言而喻。
有同学认为经典既然是最好的,后人就永远不可能超越,达到古人的境界。学现代中医教材,走一些弯路有什么必要?
这又是一个问题:我们要想和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要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现代人,每天都生活在现代化的环境中,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严重西化。这种状态造成了我们和古人的距离。虽然他们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但他们却无法相互理解。所以中医教材的价值就在于试图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古人的思想。换句话说,现代中医教材正是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座语言桥梁。让我们更容易和古人的思想来个* * *音。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提高,我们只能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一个狭小的领域,成为井底之蛙。研究经典的初衷不是为了还原古代中医的本来面目,完全把自己还原成古人不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学习经典,就是要从古人深邃的思想中得到启发,从他们丰富的经验中汲取宝藏。只有这样,为今用,古人的思想才真正活到了今天,中医的灵魂才最终活了下来。
说了这么多经典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所有老师都知道,基础课教起来容易,经典课教起来难多了。难点在于,第一,老师要钻进去,理解古人想表达的所谓“本意”;然后表达给学生。那么通过自学理解经典自然就更难了。因此,对于经典的学习,吴病提出了以下建议:
1明确你的方向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前面的路通向哪里,学经典也是一样。我们假设学习的目的是增加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就是如何将典籍中的思想运用到临床疾病的治疗中。这种情况下,逐字逐句研究的精神未必是最好的;很多纯理论的作品不一定适用。而一些套用经典内容,遵循医案的书就好多了。就拿两本书举例,《黄帝医术临床精要》和《经方实验录》。有了这样的书来配合经典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我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
如果从学术、哲学、历史甚至文学的角度来研究,自然需要另当别论,这里就不说了。
2由浅入深的学习。
自学者,学习文言文有困难的人,不妨从白话文开始。虽然会有翻译质量不好的时候,影响理解,但毕竟是被专家认可的,质量也比较好。谁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全部符合“古意”呢?再进一步,都是符合“古意”的。真的是我们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吗?至于翻译的版本,可以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还有几本《XX校对》,是逐段翻译的,质量尚可。
3遇到问题,请参考笔记员。
读古文,很容易遇到理解上的问题。这时候参考几个注释者的注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历代很多博士穷尽一生研究经典。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往往能为我们打开新的天空,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不读注释,只学经典,不可能全面了解古人。经典注释家虽往往成千上万,但研究《内经》的却只有为数不多或比较有名的,如杨尚山、王冰、马智、张介宾、张志聪等。注释《伤寒论》的程无忌、游在景、柯云波。我相信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甚至在上面提到的白话文的学习过程中,你都可以了解到上述笔记作家及其作品。自学者不妨根据个人兴趣阅读。
三、临床探索阶段
医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没有真实的临床诊疗过程,医学很难找到其存在的依据。医生的诊疗是一门技术,技术的本质是能力。能力的获得靠的是练习,是整个身心的练习。修行的起点在哪里?
医学生毕业前会经历见习和实习两个过程。所谓见习,就是在观察中体验诊疗实践的过程。对于中医来说,主要是指跟老师上门诊。老师在诊治的时候,认真观察,认真倾听,怎么问诊,舌象是什么,怎么施针,怎么开药方。隋唐以来,针灸经络衰落,但方药兴盛。所以现代中医出勤的主要形式就演变成了抄老师的方子,抄方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医见习和出勤的代名词。
实习期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自己把脉。说到切脉,我们需要多说几句。在普通百姓和中医爱好者中,往往认为中医脉诊神秘莫测,不可思议。其实脉诊确实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元素。原因是脉诊需要的几乎是纯粹的感觉。而且感情不是直接从书本或老师那里学来的,感情是需要经历的。比如一个简单的冷热感,无论你读多少书,问多少“专家”和老师,什么是冷,什么是热,除非你亲身经历,否则都不会帮助你真正理解冷热。这种感觉领域超出了思维的范围,无法用科学来定义。这是一个由心主宰的世界。用心体会的感受,往往会天长地久。我还记得我第一次体验切脉,是我在大学的时候,按照徐老师的处方体验的一个病例。那时候,我很害怕“男人死于失血失精,而女人则是半吊子”这句话已经刻在了我一生的记忆里。
另一方面,中医诊疗能力练习的起点是向老师请教。上座不是单纯的听和看,而是通过用心的观察和倾听来体验诊疗的过程,为下一次的模仿做准备。
练习从模仿开始。吴病今天的临床诊疗行为,详细下来,全是当初的两位老师。模仿的范围很广,从问诊的顺序和语气,到处方用药的思路和习惯,到针灸的手法和穴位。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对空的幻想,而是实际的应用和体验;模仿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对于中医自学者来说,实习的难度在于选择和找到一个靠谱的老师,实习的难度首先体现在风险控制上。遇到老师是缘分,遇到大师是珍贵的好缘分。外缘无常,但仍离不开因果。多留心,你总会发现身边有可以当老师的前辈。以敬心惜命为念,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之。久而久之,你就会有所收获。
当医生是人生大事。你敢无所畏惧地如履薄冰吗?初学者和实习生,在遇到虎狼之药和险象环生的山洞时,一定要遵守规则,暂时接受好奇心。总之,医生这个职业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朋友,临床探索必不可少,但关键时刻,探索之心必须让位于慈悲之心。
四个临床和阅读相关阶段
经过之前的学习和实习,初学者可能已经可以一点点尝试,开始感受到变好甚至治愈疾病的喜悦。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就是临床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别人说方法很有用,自己怎么就用不上呢?之前试过一个很有用的方法,为什么现在疗效不再令人满意?病人病情突然恶化怎么办?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业余爱好者,一个初学者,此刻的第一任务一定不是征服某种疾病,而是去了解和体验人体和疾病。这样,在症状的选择上,就需要考虑:有些突发情况,如高热、昏迷、呼吸困难,可能直接威胁生命;一些重疾,如癌症、中风、心梗等,心理负担太重;一些疑难杂症,比如癫痫、红斑狼疮、银屑病,太容易失去信心。相反,慢性、轻度、常见病,如失眠、腹泻、便秘、慢性头痛、腰酸背痛、感冒等,更适合初学者练习。不要小看这些症状,想要达到满意的效果是相当困难的。
大致范围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常见的问题,如上所述,就是疗效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个案子有效,那个案子无效;此时有效,彼时无效。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似乎没有规律可抓。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初学者掌握的知识结构还欠缺,或者临床经验不丰富。举个例子,如果你只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那么北京在你心目中的印象只有宏伟,所以面对胡同的景象,你很难与北京建立起联系。我只知道失眠是心火肝郁引起的,清心疏肝有效。如果遇到肾阴虚、痰火、血瘀、食滞引起的失眠,老方法自然不会有同样的效果。
可以咨询老师,也可以和同龄人交流,但最重要最方便的方法还是多看书。对于框架类的知识结构,可以多复习大学教材。详见上一篇文章。至于临床经验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关于临床经验的书籍和文章。别人的经验,不论古今,不论成败,都会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经验;尤其是那些用心写出来的文字,会让人感到激动。毕竟心和心比起来,比从脑到心来得方便。
仔细研究这些关于临床经验的书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医案和医学理论。至于病历,《从头开始》这本书已经列为专章,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只是推荐一套书,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现代名老中医经典重印丛书》。这套书已经在11系列,130余本出版。相当多的现代名中医都在其中。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医案和医学理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
除了书籍,专业期刊也是丰富经验的好方法。在知网、维普、万方等平台上可以轻松检索到大量专业文章。比如输入“咳嗽”、“经验”等关键词,可以找到上百篇文章,比如“治咳经验”、“小儿咳嗽经验”等。与书籍相比,期刊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内容比较新;二是搜索方便。与“名医”时代的记录相比,现代病历无疑更贴近今天的生活;而检索可以大大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
比如我现在遇到一个顽固的便秘病例。各种方法都试过了,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我该怎么办?你可以在你熟悉的实证医学书籍中阅读之前治疗便秘的经验;也可以在知网上直接输入关键词“便秘经历”。在前人经验的海洋中,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大概也是别人以前遇到过的。就这样,医生脑子里的一闪,可能会瞬间点亮我的心灵。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
除了上面介绍的临床经验书籍,经典著作仍是现阶段必读。所谓经典,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依然能焕发光彩,足见其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之所以经常读书创新,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要想在一千件事情上坐以待毙,没有强大的决心是不行的。经典就是这样一种力量,稳定而蓬勃。
游移不定时读到这句话,“补则实,泻则虚,虽痛不随针减,则病衰”;不清楚的时候,“但是看到一个证书,就不一定知道了”;思路不清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健脾”;不解时“晴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理事之理。”你心里踏实过,明确过吗?听到一次次的规劝,“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胃也生”,“医者先从活人身上刺病人”,“病少痊愈,肉多痊愈,食多遗落”,还有“小儿受冻不饥,饱足不暖”,你是不是已经充满感恩之心了?仲景的经典药方就更不用说了,在中医的实践中,面对不可预知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是一个绝妙的方法。
以上是我根据个人经历和教学实践,对中医爱好者和初学者循序渐进进阶学习过程的粗浅回顾,无意中成为一篇六千字的长文。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