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释迦牟尼的出生地。14这个地方往西,就是释迦牟尼人的古都——卡皮罗卫城(现在已经没有建筑了)。近年来,考古证明此地是卫城遗址。图中的白色建筑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的母亲摩亚皇后而建的“摩亚殿”。在大厅的右边,有一棵无忧无虑的树,枝叶繁茂。据说摩亚女王摸了树枝,生下了释迦牟尼。在大厅前的水池里,据说莫耶王后曾经在分娩前和她生下的王子在水池里沐浴。

2500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一个王国,叫卡皮洛维(今尼泊尔)。这里山上长着茂密的森林,平原盛产水稻,草原适宜畜牧业。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国王的姓氏是乔达摩,他的名字是图图托纳。此名意为纯米,故称净饭王,属于释迦牟尼家族。皇后名叫摩耶摩亚,是邻近天臂城的善觉王的长女。

数独国王和摩亚王后的关系很好,但他们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净饭王因为没有王位继承人而非常苦恼。直到数独国王50岁,玛雅王后45岁才第一次怀孕。

佛教传说中,玛雅王后怀孕是因为梦见一只六齿白象在睡眠中飞出,从右肋进入王后的肚子。自从怀孕后,皇后的心情一直很愉快,没有烦恼,也没有烦恼。从此,她再也没有失去过愤怒,斩断了贪婪和虚伪,每天只是喜欢在安静的树林和小溪边散步。按照当时印度的习俗,妻子回娘家生孩子,丈夫不能跟去。画面中只有坐在轿子里的摩亚皇后,没有净饭王。

按照当时古印度的习俗,女人生第一胎要回娘家。净饭王在玛雅王后怀孕期满后,为玛雅国王预留了一顶由两头大象驮着的轿子,并派了许多宫女和朝臣护送玛雅王后回娘家的天北城。图中抱着小王子的是传说中的天王,天王身后是梵天诸神。意思是上帝把释迦牟尼给了世界。站在树枝旁的是玛雅女王。佛经上说王子是从玛雅女王的右肋生下来的。玛雅女王夜梦中的白象也是从右侧肋骨进入体内并怀孕的。

玛雅女王在回娘家——蒂安姆城的路上,经过卡皮罗威城和蒂安姆城交界处的兰毗尼花园。旅途劳顿,她下了轿子,到花园里休息。当玛雅女王走到一棵郁郁葱葱、无忧无虑的树下,伸手抚摸树枝时,她惊呆了,在树下生下了一个王子。

太子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将这一天定为“佛诞节”,又称“佛浴节”。图中左边跪在王子身边的是国王苏凡(绿色),他听到王子出生的消息后赶到蓝毗尼花园。单腿跪在苏凡国王身边的是苏凡国王的长兄(穿红衣服的),他站在苏凡国王身后,举手向他的二哥甘露国王欢呼。画面中间站着的是玛雅女王,两边的空中是保佑王子的梵天诸神。

佛经上说:王子出生时,天空仙乐在歌唱,花和雨是五颜六色的,众神在守护。一时间宇宙一片光明,万物欣欣向荣。两条银链般的清水从天而降,一暖一凉,给太子洗澡(这也是佛教作为浴佛节的典故)。当王子出生时,他可以自己走七步。王子每走一步,脚下都会浮现一朵莲花。而王子右手指着天,左手指着地,大声宣布:“只有天与世界。”

佛教徒在“佛诞”举行“沐浴法会”时,只是想在大雄宝殿用纯净水和香汤为王子沐浴。这个王子是一个几英寸高的男孩,右手指向天空,左手指向地面。而中国汉代佛教徒崇拜的太子,就像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左派是被提倡和尊重的。其实这是不符合佛经的。

据佛经记载,玛雅王后生下王子后,全国各地吉祥之事不断。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五谷丰登,花木繁茂,人也变得和谐了。这个孩子和王子同一天出生,母子都很健康。产出来的牛马也很壮,连一根斑驳的鬃毛也没有。

净饭王听说摩亚王后在蓝毗尼花园生下一个王子,非常高兴。他立即带领众多宫女、车马、特制的大轿子前往蓝毗尼花园,接皇后和王子回宫。

王子出生后的第五天,数独王邀请了全国各地许多有名望的学者为王子命名。几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王子应该命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好运”和“成就一切”。

玛雅王后在生下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七天后因病去世。小时候,悉达多王子是由他的姑姑玛哈博戈波迪公主抚养长大的。在姐姐玛雅王后死后,波格波蒂公主嫁给了净饭王。博格·波蒂公主容貌端庄美丽,性格温柔娴静。她细心照料悉达多的小侄子,非常爱他。

佛经上说:悉达多王子出生后不久,一位非常著名的先知,一位被称为阿私陀的仙女,来到皇宫,占据了王子的位置。当阿私陀看到王子时,起初他非常惊讶,然后他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净饭王问他为什么快乐和悲伤。阿私陀仙女回答说:王子的容貌如此之好,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如果他将来继承王位,一定是个“轮王”(古印度说他有威望可以统一四国),所以我为王高兴。但据我观察,太子必然出家学道,可以获得最高的成就,成为天人合一的无上导师,拯救世人于苦难之中。可惜我年纪大了,听不到王子的教诲,为自己难过。

净饭王听到神仙的话,既高兴又担心。他当然希望儿子成为统一天下的轮王。此后,国王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王子出家。

悉达多太子小时候就有打坐的习惯。他看到世界上很多现象之后,很容易让他去感受,去琢磨。在传统的“王赓节”中,国王亲自耕种土地。数独国王带领悉达多王子来到场地。王子看到田里的农民光着背,赤裸着身体,在烈日下辛苦劳作。耕田的牛被绳鞭打,犁头翻出的虫子蚯蚓被鸟啄,鸟被蛇鹰吞吃。生存斗争的场面,弱肉强食,让王子觉得很痛苦。他无心玩耍,就去一棵盐阜树下静坐打坐。

佛经上说:悉达多太子坐在树下打坐,有时能自然脱长。突如其来的赖斯国王和王子的姨妈博格伯蒂公主都惊讶得忍不住对王子顶礼膜拜。

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看起来越长越神奇,他非常聪明。他的父亲数独王对他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继承王位后能有大作为,成为一个轮王。从7岁开始,王子就开始学习当时皇室应该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到12岁的时候,太子已经掌握了当时印度最高的学术,即五明和思维达。五明是:①陈述文学。(2)工艺。③药物处方明确。(4)伦理的原因。⑤对宗教的理解。四部吠陀是:①梨俱吠陀,养生之法。(2)摩马和吠陀中的祭祀信息。(3)兵法研究中的夜约维达。④《阿尔诸那吠陀》为文献。四部吠陀是当时婆罗门教的经典,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贵族们必读。

悉达多王子也向武士们学习武术,成为骑马、射箭和击剑的专家。

净饭王举行武术比赛,释迦牟尼部落的所有王子都参加了比赛。悉达多王子在骑射方面表现出色,获得冠军,受到万千人敬仰。

净饭王发现儿子过于关心人间疾苦,害怕王子出家,便为他修建了三座豪华的宫殿,冬夏防寒,雨季防潮(称为三庙),并挑选了数百名美丽的少女随时为王子唱歌跳舞。悉达多太子16岁的时候,娶了他的表妹yaodharā公主为妾。试图从生活的享受上束缚王子,让他放纵情欲,沉迷娱乐。但这一切都没能引起悉达多太子的兴趣,反而让他觉得太吵、太烦、太无聊。也引起了他的深思:“世界上还有无数的痛苦和烦恼没有解决。一味追求快感能摆脱吗?”人的一生短暂,能享受多久?“因此,悉达多王子经常避免大声的歌舞,独自去安静的树林和河边散步和思考。

天下所有的父亲,无论是国王还是普通人,都怕儿子寻欢作乐,放纵情欲。但数独王怕太子清静,产生厌世出家的想法。所以他除了为王子建造豪华的宫殿,为王子娶漂亮的妻子,还时刻关心着王子的感情变化。当他看到王子安静和不开心时,他必须设法让他高兴起来。净饭王发现王子在宫里吵着唱歌跳舞的事,就让王子坐马车去玩,并告诉车夫一定要带王子去一个有快乐的人和美丽风景的地方。但是,悉达多太子喜欢安静的环境。他让司机车妮带他出城。

悉达多王子乘马车出城。他刚到京城东门,就看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弓着背,步履艰难,呻吟不断。悉达多看到这一幕,心想: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命运!人在小时候被父母疼爱,年轻的时候很帅,壮年的时候精力充沛,但是到了晚年,人会活在很多痛苦中。

悉达多看到老人很难过,就叫车躲起来,调转马车,向北京南门驶去。刚到南门,又看到一个满身疮痍,血流不止的病人。病人走路时痛苦地呻吟。悉达多太子认为:疾病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很难想象人的一生要承受多少疾病和痛苦!

接着,悉达多太子调转车头,来到北京西门。他看到两个人抬着一个死人,随行的亲人在伤心地哭泣。悉达多太子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死亡是可怕的,每个人都免不了一死。死亡来临时给大家带来的恐惧是多么难以承受啊!他的去世给许多亲友带来了无限的悲痛。这些痛苦是无止境的,谁也摆脱不了。这是多么的郁闷和讨厌啊!他立刻又离开了西门。

最后悉达多太子开车到北京北门,看到对面走来一个和尚(印度当时称他为“萨满”)。萨满穿着黄色法衣,光着右肩,一手拿着杖,一手拿着碗,态度严肃安详。悉达多太子心想:这个和尚肯定不会有俗人那么多的痛苦和烦恼。

悉达多王子的美丽公主yaodharā生了一个儿子。苏凡国王非常高兴,下令全国举行庆祝活动。但是悉达多王子的心情很沉重。他给儿子取名为罗厚洛。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遮障”,是隐藏的障碍。此时的悉达多太子已经有了出家的念头,他害怕有了儿子会增加对家人的怀念之情。“罗厚洛”这个名字的含义也被解释为“圈”,意思是生了儿子被束缚,就像被困在一个圈里一样。

终于,在悉达多王子29岁(或19岁)的一天,他郑重地恳求他的父亲范静国王允许他出家。净饭王听说儿子要出家,犹如晴天霹雳。他含泪要求悉达多放弃出家的念头,以便将来继承王位。悉达多向他的父亲提出,如果他的四个要求能得到满足,他就不出家。一是没有衰老现象,二是没有疾病的痛苦,三是没有死亡的恐怖,四是万物坚不可摧。

净饭王见儿子出家决心坚定,无力说服儿子,只好多派人照看悉达多太子,不让他出宫。

净饭王命令宫女们时刻陪在王子身边,奏响优美的音乐,跳着优美的舞蹈,想尽办法取悦王子。有一天半夜,悉达多王子醒来,他看到整天载歌载舞的宫女们疲惫地睡在周围。每个人都衣冠不整,袒胸露臀。有的在说梦话,流口水,有的在打呼噜,姿势很难看。平时,她们妖娆的样子都不见了。王子不禁大吃一惊,感叹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假的!我想摆脱这一切,不能再犹豫了。王子的情绪现在就像整个宫殿里的熊熊大火,他必须马上出去。

二月初八(中国农历)半夜,悉达多太子起身,先去了妻儿的卧室。他凝视着熟睡中的亚奥德哈ā公主和他的儿子罗厚洛后,默默地向他们道别,毅然转身,离开了父亲为他建造的豪华宫殿。

悉达多太子又来到马厩,叫醒了马夫车藏,叫他牵出一匹白马,名叫圭陡,给它套上马鞍,太子骑上了马,陪着车藏。当宫中所有的人都睡着了,王子腾跃出首都的北门,在白色的月光下向山上疾驰而去。

拂晓时分,悉达多王子抵达了距离首都数百英里的阿布米河畔的拉玛村森林。他拔剑斩断头发,乔装成和尚,然后命车藏在宫里告诉父亲数独王出家了。

悉达多太子毅然放弃皇位出家。原因有社会影响,也有他个人的理解。悉达多太子生活在古印度各国互相争斗、吞并的时代,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他所属的释迦牟尼是一个比较弱小的民族,受到周边国家势力的威胁,有时有灭绝的危险。所以认为世间万物和观念都是在生死中变化的,没有永恒的快乐,各种痛苦却是无穷无尽的。此外,他目睹了人出生后随之而来的老、病、死的一幕幕,认为自己无法摆脱同样的命运,导致人生难以摆脱的烦恼。为了得到精神上的解放,他终于出家了。

详见:/fdgsh/shjmngsh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