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十景简介

苏堤

它位于西湖西部水域,距西湖西岸约500米,占地约9.66公顷。北宋元佑五年(1090),著名学者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掘出的淤泥修筑了一条南北向的长堤。堤上有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命名为英博桥、索兰桥、望山桥、堤桥、东浦桥、跨虹桥。后人为了纪念苏轼,把这条堤命名为“苏堤”。

夏天的酿酒场和荷花池

位于西湖北岸苏堤北端以西22米处,占地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莲为主题,形象地呈现出“以无尽绿叶连天,以异色映荷花”的特色。

在银色的月光下

位于孤山东南角、白堤西端以南的湖滨地带,是从湖北省湖滨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主题是在秋夜明月当空看湖光月色。

断桥残雪

位于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地区,占地约2.61公顷。尤其是冬天看西湖的雪景。西湖雪初晴时,日出倒映在断桥桥面向阳的一半上,积雪融化,露出一丝褐色的桥面,仿佛长长的白色链条在中间断了,呈现出“断桥带雪”的景象。

华钢观鱼

位于苏堤英博桥西北197米,小南湖和西丽湖之间,面积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大自然的活力。春天有五颜六色的落英,呈现出“花与鱼”的美景。

柳林中的黄鹂

它位于西湖东岸的钱王纪念馆前的水池以北约50米处,占地约0.54公顷,以赏湖滨柳林景观为主题。

三潭印月

它位于西湖西南部的周晓颖岛和岛南部的局部水域,面积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水中的三塔和周晓颖岛是景观的核心元素,欣赏主题是山下观察岛上月亮、宝塔和湖泊的相互反射,引发沉思和感悟。

双峰茶韵风景区

它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山峰和西湖西北角红椿桥边的景点组成,以欣赏西湖周围群山的薄雾景观为主题。

雷锋日落

位于西湖南岸的赵茜山,面积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古塔的轮廓为特色。

南坪万中风景名胜区

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一带,占地约3.91公顷,以南屏山脚下的净慈寺钟声响彻湖面的审美意境为特色。

扩展数据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大特色风景。最著名的有苏堤肖春、断桥残雪、屈原风荷、华钢观鱼、柳浪暖、雷峰落日、三潭阴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宋南屏夜钟等。

“西湖十景”,景与名的结合,令人印象深刻。如果看它的造型,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好评,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西湖十景”的景名之美,甚至感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为西湖申遗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杭州西湖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泊,也是一个人文湖泊。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西湖是“大自然和人类的杰作”。春天是“苏堤繁花柳烟”,夏天是“红绿扇映清波”,秋天是“秋之千色湖”,冬天是“白堤青花墨痕”。

自从有了景名开始,景名就流传下来了,于是就有了流传于世的“苏堤肖春”、“屈原风莲”、“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缀自然景观。

2007年5月8日,它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项“世界遗产”。

命名美学

中华民族二元对立、中性平衡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汉语中使用“偶对更佳”、“四字正对”的审美趣味,古典文学创作中追求奇思妙想、构思巧妙、形象生动的浪漫主义艺术思维,深刻影响了“统称山水题名”的命名方式。

“西湖十景”三代人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价值,集中体现在节奏美、结构美、意蕴美。

每一个景名都是四字格,四个音节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的四声、平声,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三代《西湖十景》都十分注重色调的搭配,既有规律又有变化,从而在节奏上取得了良好的审美效果。

《西湖十景》的标题结构从语言形式的表层形成了语言风格的简洁美。从深层语义来看,其语法成分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理解上具有灵活性和自由性,因此可以多向理解,从而解放了想象空间,拓展了语义内涵,具有含蓄想象之美。

“西湖十景”的命名蕴含着深刻的美,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景观的再现,也是一种文化形象的体现。

如《三潭印月》向人们展示了西湖夜晚月色、波浪、塔影的醉人美景。湖中有月,月中有塔,塔洞中有月。为了营造寓意之美,“西湖十景”的命名在意象的选择组合和意境的营造上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