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的“五味”
——《黄帝内经·苏文·藏气法论》
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黄帝内经·苏文宣明五气篇》
阴生五味;阴五宅五味伤。所以味道太酸,肝气生津,脾气独特。味道太咸,又壮又累,肌肉短,心里压抑。味道太苦,心气满喘,肾不平衡。味道太甜,脾气潮,胃气浓。味道太刺鼻,筋骨松弛,精神中枢。
——《黄帝内经·苏文·怒上天》
中华民族的饮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和养生人士在诗文作品中都提到了饮食养生的各种经验和方法,为后世的饮食烹饪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其中,五味学说作为饮食养生的始祖和基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后世医家补充,逐渐完善了五味学说。
五味是酸、苦、甜、咸。五味首先由口中的味道来鉴别,这是食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的药食味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换句话说,五味不仅是食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和食物功能的具体描述。
《苏文·藏气论》指出:“辛而散,酸而苦,甜而缓,苦而坚,咸而柔”。这是古人对五味功效的高度概括。其中包括:
辛、能散、能行,是指辛的药物和食物有散、行气、活血的作用。比如生姜发散性寒;萝卜、芥菜头气消食;紫苏叶发汗解表,气宽;红花活血通经等。
酸是涩、涩、涩的,有涩、涩的作用。比如乌梅可以敛肺止咳,苹果可以止泻,杨梅可以止渴止泻呕吐,石榴可以止泻止血。
甘、补、和、缓,即有补、中和、调和药性、止痛之功效。比如,人参可以大大补充元气,麦芽糖可以止痛,甘草可以调和药性,解毒食物中毒。
苦,能泄,能燥,能壮,有清热降气,通大便,燥湿之功。如苦瓜清热利湿,黄秋葵清热利湿,苦杏仁降气平喘等。
咸、软、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如紫菜、海带,大部分海鲜都有软坚化痰的作用。
《苏文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药食同源的作用趋向于某一脏腑功能系统,并对该系统有特殊的或选择性的作用。中医称此为归经。酸味药入肝经,如金桔、山楂;苦味入黄莲、莲心等心经;甘味入脾经,如大枣、山药;辛辣入肺,如生姜、薄荷、陈皮;咸入肾经,如海参、牡蛎。但这只是一般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枸杞味甘,补肝肾而不补脾土;柚子味甘酸,入肺胃经,有降气化痰、消食解酒的作用。所以不能机械的对待,而是要以食物本身的功能来决定它的味道,根据身体的状态来选择药物和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五味属于五行,所以也有互生互抗的关系。如果饮食中五味的摄入平和,食物的五味可以化为阴精和杨琪,滋养五脏和气血;另一方面,阳虚阴虚,气血少衰。《生气论之三》说“阴生五味;阴五宅五味伤。所以味道太酸,肝气生津,脾气独特。味道太咸,又壮又累,肌肉短,心里压抑。味道太苦,心气满喘,肾不平衡。味道太甜,脾气潮,胃气浓。味道太辣,舒筋活络,精神中枢。”我们说的是五味致病,五行相抗的具体体现。暴饮暴食或纵欲过度,会损伤五脏,导致疾病。就像我们现在知道的“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吃酸过多易患肠胃病;吃咸的食物容易患高血压、肾病等。,道理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五味的功效进行适度的饮食,避免偏食或过量。这是五味饮食养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