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首的书生嵇康,最后被当时的哪位将军处决了。
嵇康(224-263 [1],一作223-262),字叔夜。汉族,乔国洛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2]。曹魏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清初,阮籍等竹林名士倡导玄学新风,主张“越名越自然”、“越贵越善解人意”[3],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阁[1]。他是曹魏中学的博士,在世界上被称为季中三。后来,他因得罪钟会而被诬陷,39岁时被司马昭处死。
嵇康擅长写作,作品以诗为主,风格鲜明。他信奉道教,注重养生。他曾经写过《养生论》。纪代代相传。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思想,给后世思想界和文学界带来了很多启发。他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当时的名人,袁弘称他为“竹林名人”之一。他的事迹和经历对后世的风气和价值取向影响很大。他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宗教人物等多重属性于一身,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趋于多元化。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他的祖先原名Xi,居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避敌,迁居罗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改姓姬。[6]嵇康的父亲赵佶,字远,官至巡抚粮管书。嵇康有个哥哥叫嵇Xi。他早年以秀才身份从军,立志做官,后来去了太傅和完颜政。[7]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哥哥抚养。从小就聪明,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能。成年后,他喜欢读道家著作。他有七英尺八英寸长。容止很出众,但他不注重打扮。后来,他娶了汪裴曹林的女儿长乐阁的妻子,并被拜为大夫。[8]嵇康与长乐阁有一子一女。他经常修身养性吃内丹,弹琴唱诗,满足自己。[9]
嵇康推崇老子和庄子,曾说:“老子和庄子是我的老师!”注意养生和饮食的方式。他提倡“师出有名,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著有《论养生》,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他赞美古代隐士忠德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意做官。
嵇康曾经游山泽采药。得意之时,他恍恍惚惚,忘了回家。当时砍柴的人见到他,都以为他是神仙。遇见隐士孙登,嵇康与他同行。孙登沉默了,没说什么。纪离开时,孙登说:“你意志坚强,才华横溢。怎么能避免灾难呢?”嵇康遇到了隐士王烈,一起进山。王烈有一次得到了石糖的精华,他自己吃了一半,把剩下的给了嵇康,所有的都凝结成了石头。我又在石室里看到一本用白绢写的书,马上叫嵇康去取,嵇康再也没有见面。王烈叹道:“嵇康的兴趣非同寻常,但他总是无能。这就是生活!”[10]
司马昭将军想聘请他为幕府将军,他跑到河东县,以避免征服。李思的一个上尉,钟会,以很大的仪式去拜访,受到了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的单涛,在卸任时推举嵇康接替自己。嵇康写了《与山居元绝交》,列举了自己的“七不能”和“两不能”,坚决不做官。[11-12]
陆安的妻子徐很漂亮,被陆安的哥哥鲁迅强奸了。陆安很生气,要起诉鲁迅。嵇康与鲁迅、陆安兄弟都有交往,所以劝陆安不要揭他的家丑,为自己正名。但鲁迅害怕报复,于是主动控告陆安不孝,陆安被官府逮捕。嵇康很愤怒,于是他站出来为陆安作证,激怒了司马昭将军。此时,与嵇康有仇的钟会趁机将嵇康陷害到司马昭,并将吕安和嵇康处死。[13]
嵇康半身像[14]
行刑当天,3000名太学学子集体请愿,要求嵇康赦免,并要求嵇康在太学当老师,但这些诉求都没有被答应。行刑前,嵇康看起来和往常一样。他望着日影,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向哥哥纪要了他平时最爱的琴,在刑场上抚着一曲《广陵散》。曲末,嵇康放下琴叹道:“袁小妮(袁准)从前跟我学广陵散,我教他总是犹豫不决,广陵散现在失传了。”[15](《广陵散》不是嵇康的独奏曲)之后,他从容地屠戮了它。大海里没有不后悔的书生。没过多久,司马昭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深感后悔。【16】谢万将其列为八贤之一。[1]袁弘在《名人传》中将嵇康等七人称为“竹林名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