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找出战国时期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社会变迁的资料与笔记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普及

在商朝,铁的使用已经开始。1972年底,河北藁城太西商代遗址出土一件铁边青铜钹。此兵器在铜刃前部嵌有铁刃,经科学鉴定证明此刃为锻铁。这种铁不是人工冶炼的,而是来自陨石(陨石爆炸时落到地面的陨石中,有含铁较多或纯铁的称为陨石)。因为当时人工炼铁还不为人知,所以陨石的使用在社会生产中没有实际意义。

近年来,三门峡郭墓地出土了一把铜柄铁剑。学者认为,这是西周晚期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真铁。《西域周末·春秋初》秦襄公(777-766在位)时代诗《诗琴凤翔》有句“孔祥赋”,说驾的四匹马黑如铁,特别肥。用铁来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被使用过,为人们所熟悉。当时的铁是熟铁,通常称为“块铁”,是由木炭在800 ~ 1000℃还原矿石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冶炼一次后无法流出炉外,取出铁块会损坏炉身,无法连续生产,生产率低,产量小。第二,需要反复锻造才能做出一些形状简单的物件。第三,含碳量很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能广泛使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来看,最迟在春秋晚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在1 1 50 ~ 1 300℃熔炼,出炉时为液态,可连续生产,可铸造成型,含碳量高,质地坚硬。这大大提高了熔炼和成型的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从块状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直到公元14世纪,欧洲才提炼出生铁,比中国晚了1 900年。春秋晚期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一块铁块,经科学分析为白生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生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

对于铁制工具的推广,据文字记载,《国语·齐语》有如下内容:“美金用于铸剑戟,试犬马;邪金铸(chú,锄头)。”“元”指青铜,“邪金”指铁,用于铸造生产工具。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经使用铁农具了。《左传》中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记载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的刑书。铸在鼎中的铁是向人民征收的军税。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器也不少。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算这个处罚书字数不多,总该有些规定吧。三脚架不会太小,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将无法成功铸造。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的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江苏六合程桥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德山楚墓、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有铁块、棒、铁、铁(qiāng,一种古代的斧头)、铁(bó,除草的农具)、铁、铁、钢剑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状冶炼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根据地下发掘和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已经相当范围地使用了铁制农具。当时的一些铜制工具(如铜锄、铁锹)和大量的木、石、骨、蚌等制作的农具,在生产领域还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虽然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要素,为发展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解放以来,从北至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至陕西四川的广大地区,都出土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战国中期铁器。河南辉县战国魏墓,出土铁制农具58件,有犁头、犁铧等。、锄头、锄头、镰刀、斧子等。,其中两个“∨”形的犁头,虽然没有翻镜面的装置,但已经可以起到破土开沟的作用了。教材中的“战国铁制农具”就是辉县出土的铁。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主导了木制和石制农具的使用。这便于砍伐树木,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精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牛耕

最初,中原地区使用一种叫做“雷蕾”的脚踏耕耘机。舵手用手握住雷蕾的把手,脚放在刀刃上,将刀刃刺入土壤,向外挑起,从而挖出一块土壤。耕地就是一块一块地把土挖起来,耕耘者需要挖一块,退一步。这种间歇退耕地的方法,用的力比较大,效果也不好。传说早在商朝就用牛赶车了。有人根据甲骨文“犁”的象形文字认为牛耕存在于商代,但这种说法是不充分的。在春秋时期,毫无疑问,牛耕已经使用了它。这样耕地就不断向前推进,事半功倍,效果好,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牛耕始于东方的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被广泛使用。那时,马也被用来耕地。为了重视农业,商鞅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盐铁论·散不足》中说“古人”行时用马拉车,“停时耕”。汉人所说的“古人”是指战国、秦朝。畜力和铁的结合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科学的兴起

农业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用当时的话说,这种耕作技术叫“深耕易耕”,要求深耕快锄。灌溉方法,中原地区已经普遍用橘来灌溉,而不是原来拿着瓶子来灌溉的方法。战国时期,农民就知道施肥,而《荀子·郭芙篇》中的“肥田”一词表明,当时农民就知道施肥的重要性。你不仅知道如何使用动物粪便,还知道如何使用草木灰和绿肥来割除杂草,将其烧成灰烬或灌溉腐烂,并将其用作肥料来改善土壤。重视肥料积累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欧洲直到10世纪和110世纪才开始受精,比中国晚了1300 ~ 1400年。战国时期就已经注意选择优良品种,也就是说要增加粮食产量,就要选择优良品种。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土壤,主张先区分土壤性质,选择适合某种土壤种植的作物进行播种。战国时期农业的显著进步开创了中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那时,人们已经知道用人力来改变土壤的现状。即耕地要根据土地的软硬来划分。硬地必须先耕,软地可以后耕。高旱田注意保墒;注意低湿度田地的排水。为了给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优良的条件,垄要宽而平,沟要小而深;苗木必须纵横排列,便于通风;在肥沃的土地上,苗要养得密,在贫瘠的土地上,苗要养得稀。肥沃土地上的秧苗如果稀疏,无效分蘖就会增加,贫瘠土地上的秧苗会因为水肥供应不足而死亡。这些做法符合农业科学的原理。当时的人们也明白农时的重要性。“德士”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健壮,穗大,颜色深,籽粒重,虫害少,出粉率高,味香,耐饥性好。“第一次”麦苗出生过早,易受病虫害侵害;“晚”麦苗脆弱,穗稀疏,颜色不好。所以强调,耕作一定要适时。

战国时期农业产量的增加

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水利灌溉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所增加。据对战国初年魏国农业产量的估计,一般年份一亩地可产一石半粟,相当于每亩九斗。据《史记·河渠列传》记载,郑国渠水灌溉的土地,每亩可得一钟。一个钟是六石四斗,相当于每亩三石八斗四升。在2000多年前战国晚期的生产条件下,产量确实很高。

都江堰灌溉系统

大约在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王赵浩棋任命为蜀郡的肩。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成都平原时,水流速度突然变慢,携带的泥沙和石块沉积淤积。每年夏秋季水势暴涨,冠县(今四川)以下地区经常被淹。雨季过后,又会有干旱。为了灌溉农田,化水害为水利,李冰总结了以往的水利经验,因势利导,依靠当地群众,在岷江流入平原的都江堰市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渠首和渠系两部分组成。渠首工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杜江鱼嘴、沙飞堰和宝口。杜江鱼嘴是建在闽江中游的引水工程。它把闽江分成两部分,东边叫内江,用于灌溉渠水,西边叫外江,是闽江的干流。在都江堰市附近的岷江南岸,雷宇山脚下被切割形成一个个分离的石堆,也就是离堆,和一个狭窄的入水口,也就是瓶口。内河通过瓶口流入蛛网般密集的河道系统。在大小入口处都有“斗门”。当需要水时,可以打开桶门,当水多时,可以关闭桶门。“旱必渗水,雨必塞水门”(《华阳国志·书志》)。夏季岷江涨水时,杜江河的鱼嘴被淹,留桩成为第二个引水地点。为了调节内江水量,在内江金港大堤和里堆之间修建了飞沙堰。洪水暴涨时,内江的水可以溢出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系统的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交通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既缓解了岷江的洪涝灾害,又方便了航运,灌溉了300多万亩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华阳国志书志)。都江堰选址恰当,工程布局合理,配套设施严密完备,建筑就地取材,全系统自流灌溉,2200多年来造福于民。都江堰有520多条支渠,总长约1100公里。解放前,工程年久失修,灌溉面积减少到200多万亩。解放后大力整治扩建,如今灌溉面积已扩大到800多万亩。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手工业的发展

春秋以前,工商业主要由政府经营,劳动力是奴隶,私人商人很少。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建立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工商部门逐渐脱离政府的扶持,向私人经营方向发展,产生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人手工业和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他们通常在自己家里从事生产,有的在城市市场设立作坊和商店。春秋战国时期,以技艺著称的公伯班就是这样一个独立的工匠。后来,他被视为一个工匠的父亲。同时,官商不能再垄断贸易,私人商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比如郑国的大商人高闲,在卖牛的路上听说秦国的军队来攻打郑国,就自称是郑国派来的使者,赠送12头牛和4张皮子奖励秦军,由于他的即兴发挥,焦军的命令让误以为秦国已经通知了郑的军事行动,他有备而来,于是取消了偷袭。此外,越国大夫范蠡和孔子的弟子子贡都是著名的富商。孔子周游世界,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贡的经济帮助。从工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者地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工商业领域,奴隶制的控制和束缚正在逐步摆脱,封建关系的新因素也日益增长。

冶铁是当时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由于多年经验的积累,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挖掘知识。《关帝子书》说:“上有丹砂,下有黄金;如果上面有磁铁,下面有铜和金;上面有陵石,下面有铅、锡、铜;上面有赭石的,下面有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五藏经》记载了30多个有明确位置的铁矿。《山海仲晶山景》和《关子地若干篇》统计“铁矿3690处”,难免有些夸张,但此时发现的铁矿肯定不少。从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战国铜矿遗址来看,竖井深达50多米,用作交通隧道。为了挖掘矿石,巷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从煤层底部逐层开平巷,在井下初步分选,用贫矿、砾石、土充填废巷道,保证大部分矿石富矿。这些标志着战国时期的采矿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井下通风、排水、运输、提升、照明、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标志着春秋时期经济突破的是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炼铁技术的进步主要在于改进熔炼炉,提高炉温,这是扩大和改进鼓风设备所必需的。《吴越春秋》说,吴王阖闾铸剑时,用“童男童女三百鼓炭”,然后“金铁润泽,故制剑”。说明当时冶炼炉使用的模具相当多。战国时期,冶铁炉是用一排排木筏吹的。大型冶炼厂有数百名工匠。考古学家在临淄老城区发现了6个冶铁作坊,其中最大的占地40多万平方米。燕国的首都夏衍也是一个重要的冶铁地点。在其遗址中发现了三个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冶铁作坊。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是楚国的万。所谓“万巨(钢)铁(shο)如蜂螫(chài,蝎子等毒虫)”可见万所制兵器之精良。赵国的邯郸是冶铁手工业的重要地方。不但邯郸人郭宗在冶铁上发了大财,而且他还是个富家公子,就是西汉初年经营冶铁手工业的卓。他的祖上也是赵人,靠冶铁发了财。

战国时期广泛使用铸铁工具,但早期的铸铁是硬而脆的白口铁,容易破碎。当时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铸铁进行高温退火,创造出了一种硬度高、韧性好的可锻铸铁。根据热处理条件的不同,白口可锻铸铁以脱碳为主;石墨化是黑芯可锻铸铁的主要形式。战国中期以后,铁被广泛使用,可锻铸铁的发明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国外的白芯可锻铸铁最早是法国人在1722年发明的。黑心可锻铸铁是1826年美国人发明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白心可锻铸铁称为“欧洲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称为“美国可锻铸铁”。事实上,可锻铸铁比他们早两千多年就在中国发明了。

春秋时期,齐国的海盐煮业和晋国河东池的盐煮业都很兴盛。河东盐被视为“国宝”。战国时期,齐燕、燕国的海盐烹饪业更为发达,海盐产量多,流通广。与此同时,蜀郡守时的李冰在四川的井盐也开始被开发。

纺织工业。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农村地区广泛种植蚕桑,并生产丝织品。其中齐鲁等国生产的丝织品更为精美。齐国的女红工纺织技术很有名,生产的丝织品销路很广。所谓“披衣加冕”(《史记·货殖列传》)。当时各诸侯国常以丝织品作为奖品,一次多达五千匹。麻织物比丝织品更常见,丝织品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材料和主要商品。长沙出土的亚麻布碎片比普通棉布更密实(每10 cm有280根亚麻布经纱,每10 cm有240根纬纱,现在棉布中的龙头细布每10 cm有254根经纱,248根纬纱),可见当时的亚麻布织造技术高超。

春秋时期,漆器工艺也依附于木材工业。战国中期以后,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战国早期,漆器的木胎还很厚,精雕细刻的木器上还经常涂上彩漆。战国中期以后,木胎变得轻巧,漆色有黑、朱、黄、紫、白、绿等十余种,常以各种颜色的漆在器物上绘成各种形象和图案。有些家用漆器也有金边或铜边,称为金铜扣。由此可见漆器工艺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