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生态旅游游客数量达到9亿人次。如何分享云南生态旅游这块大蛋糕?

原标题:上半年我国生态旅游游客达9亿人次。生态旅游蛋糕?在云南怎么分享?

作为国家生态示范区、风景名胜区和联合国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西双版纳在推进国际生态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14上午,在景洪举行的2019西双版纳生态旅游国际研讨会上,“生态旅游的创意与创新”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拥有独特生态资源的云南,如何分享生态旅游这块大蛋糕?围绕生态旅游主题,26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省内外旅游城市、旅游企业等。探讨建立和推广生态旅游国际标准,积极推动旅游文化、养生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生态旅游新产品全面开花。

大会由西双版纳州政府主办,西双版纳州文化旅游局、西双版纳州政府外事办公室、景洪市政府、天河公益基金会、北京同赢投资集团联合承办。研讨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生态旅游”。

云南省副省长陈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罗洪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原教育部副部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董事会主席、天河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章新胜,国家林业和草原管理局总经济师杨超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我们是这样定义生态旅游的,它是以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物资源环境为基础,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形式。”杨超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从1982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建立到今天,生态旅游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生态旅游总人数已达16亿,占国内游客的30%,同比增长15%,创造了近1.5万亿元的世界综合产值。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年上半年生态旅游统计分析,仅今年上半年,全国生态旅游人数就达9亿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近年来,全国林草业和各有关方面纷纷创新,生态体验、生态养生、生态休闲、生态露营、生态游憩、生态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百花齐放。“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从运输产品到引进城市居民。”杨超说。

生态多样性是惊人的。

本次国际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首先参观了西双版纳的两个生态旅游区:野象谷景区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野象谷景区,专家学者走进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救护中心,了解亚洲象保护情况。穿过高海拔的生态走廊,穿过热带雨林,我看到了获救的蜂猴和长臂猿。"这里的生态多样性非常惊人。"一位学者说。

在热带植物园里,各种奇异的植物随处可见。王莲、血封喉、舞树、神秘果等植物最受欢迎。"棕榈树在岸边形成阴影,王留下一个池塘."在棕榈植物园的水生植物区,漂浮在水面上的王莲叶子比其他荷花的叶子都要大,在棕榈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远处树林中不时飞过的一群白鸽,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拍照,久久不愿离去。

“西双版纳长期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倡导生态旅游。”云南大学商务与旅游管理学院邓教授在论坛上说。

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代表的景区西双版纳,率先在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了表率。野象谷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西双版纳还有很多大众旅游产品,如何将其转化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生态健康产品的开发,显然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实践的问题。”邓对说:

西双版纳生态旅游愿景发布

塔斯马尼亚大学旅游系教授、中山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教授特雷弗·索菲尔德(Trevor Sofield)表示,西双版纳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做得很好,尤其是亚洲象。他认为,位于野象谷的亚洲象种源繁育救助中心可以参考斯里兰卡的大象保护和宣传案例,适当加大对公众的开放力度,对于帮助公众增加对亚洲象的了解,增进人与大象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还达成并发布了西双版纳生态旅游愿景。在视觉上,西双版纳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该地区5000多种植物和2000多种动物为西双版纳结合生态保护,发展成为全球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和社区旅游的领导者提供了有利条件。与会专家敦促所有利益攸关方在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时代的生态旅游,同时努力实现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专家建议,在开发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新途径的过程中,所有利益攸关方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愿景还希望后续研讨会能够跟进实现联合国总体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目标的具体进展,以及建立热带雨林生态旅游标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