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自然博物馆之美——与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对话

走进自然科学博物馆

看看展品:鸟兽、花卉、鸟类、鱼类和昆虫,所有隐藏的奥秘

巨大而笨拙的乌龟,跳跃的鹿,爬行的猎豹...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一楼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展厅陈列着生活在亿万年前的动物,楼上非洲大草原的动物标本也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这就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与众不同的地方。

“自然博物馆不同于植物标本馆。标本馆里的标本只是科学研究的材料,一般不会展示它们的行为和生活环境。自然博物馆里的展品不仅要还原当时的姿势和动作,还要展示行为组合。它需要还原原生态景观,展现生物之间的关系,蕴含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理念。”孟对说道。

“自然博物馆不是建博物馆开门那么简单。它应该注意内容。所以这也需要我们提高科研能力,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科普产品。”孟对说道。正因如此,每一个展出的标本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神秘。当你参观时,你不能孤立地看每一只鸟、动物、花、鸟、鱼和昆虫。而是要放大视野,观察它们与哪些生物形成食物链,是生活在热带雨林,还是生活在原野的沙漠中,从而挖掘出藏在展品中的自然原理和知识。

“还可以换一种参观方式,锻炼自己的感知和观察能力。以一楼展示的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骨骼为例。如果和孩子在一起,可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两个骨架的区别。”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郑宇说,“比如上面这个小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四肢是长的下面的,下面这个爬行动物化石的四肢是短的旁边的?”?这清楚地体现了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行走上的区别,也能让观众直观地把握长度的概念。"她补充说,也有可能比较两具骨骼的头部. "是不是小型哺乳动物的头更立体,爬行动物的头更扁平?“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直观的图像对比可以得出头骨对动物脑容量的影响,然后就涉及到物种进化、生物起源等概念。”

看科研:恐龙羽毛和幼崽有世界性影响。

看完展品的门口,我们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一楼的二楼,这是一楼和二楼之间的一个夹层。这里展出的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具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

在孟看来,要想成为一个了解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就离不开看这个博物馆的科研成果。“科研是一个自然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其他商业活动的支撑。”他说:“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展示形式再新颖,没有研究基础也很难展现其特色和个性。拥有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是国际知名展馆的标志之一。”

然后,他指出了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科研成果的关键。第一个是二楼最左边的生物。它的头上有红褐色的羽毛,腿上有黑白相间的翅膀和羽毛,它一直延伸到脚趾附近。

“这不是鸟,这是恐龙。它的名字叫好时近鸟龙,是一种与鸟类关系密切的恐龙。它有四个翅膀,和鸡一样大。”蒙说,重点是“过去对恐龙的体色多为猜测,但这只恐龙首次揭示了完整的体羽颜色。”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其化石上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羽毛样本,并在电子显微镜下鉴定出一种名叫“黑素体”的颗粒。通过对其大小、形状、排列密度的测量和统计,结合现代鸟类样本的对比,最终确定了这种恐龙全身羽毛的颜色。

一楼其他几项科研成果的重要性体现在《已知最早》。“我们还有已知最早的飞行兽——像叉骨始祖——翼兽,最早的小牛——中国侏罗纪兽,最早的爬树灵巧柱齿兽,最早的穴居兽——短指柱齿兽等等。”孟表示,这些成果已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或《科学》上发表,体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国际科研影响力。

目前,一部基于中国侏罗纪猛兽的4D电影已经在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上映。“我们的科研人员不仅要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还要有能力将其转化为多元化的科普产品。”孟说,“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有研究动物、植物、古生物的专业人员,但除了自己的专业学科外,还要研究藏品、展览、科普等博物馆的内容。简单来说,观众需要研究一切,把自己的科研变成展览、电影、书籍等。,并将他们的知识传递给观众。”

看过好时的鸟龙等展品后,还必须到下一个展厅去看临时展览。目前,这里展出的是生命之美——以“美”为主题,用399件昆虫、鸟兽、海贝、植物标本,展现大自然中的生命之美。

对于此次展览,孟指出,昆虫的独特之美在于其脚和翅膀复杂多变的生长过程;白狐等哺乳动物,外表美,性格美,生活方式美;贝壳是大自然“打磨”出来的,其造型之美最具视觉冲击力;鸟类形态多样,飞翔的“精灵”,奇特的美;植物装饰自然,本身就是美丽的图画。

“受限于建筑面积,目前展会的更新频率只能这样了。在建筑面积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可以推出几十个展览,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展览储备。”孟说:“了解一个综合性的自然博物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它应该成为未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启发大家构想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加宜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