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穴,七种针法治疗疾病各有不同。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别名热敷,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护、阳乔麦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根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感冒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如治疗感冒、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癫痫、视神经萎缩、近视、耳鸣、足跟痛等。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和深度众说纷纭。根据大多数古籍记载,直接刺风池穴3-7点为宜。针灸子胜经和针灸大成提出针灸可1寸2穴,循经针灸提出1寸5穴。

上海市著名中医严俊柏教授认为,针刺或艾灸风池穴(间接灸)能激发人体阳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所谓“治风先治血,活血自熄”,所以阳气旺盛,气血通畅,寒邪自然容易消散。因此,风池穴的临床应用绝不仅限于上述疾病。只要患者有阳虚、正邪恋不足的症状,都可以从风池穴入手。

颜教授常用以下七种针法针刺风池穴。

传统浅刺法

1.针尖向鼻尖倾斜,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用1.5英寸的针头在鼻尖穿刺0.5-1.0英寸。诱导应具有局部酸痛或波及头顶、颞区、前额、眼眶,可用于治疗头痛、颈性眩晕、耳性眩晕、感冒、不明原因发热、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耳鸣、面瘫、中风后遗症、癫痫、颈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鼻子是肺的开口。针刺鼻尖可增强其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通窍的功效。治疗外感风寒表证更有效。

特殊深刺法

2.针尖向内倾斜,向对侧眼窝方向深入,主要用于头面部疾病。取一根2.5寸的毫针,用小幅度扭转的方法,朝相反的眼窝方向,在颈椎附近深刺,可达2寸以上,针尖到达的地方相当于眼窝下1寸。此时有很强的针刺感,沿胆经上行,到达耳颞部和头顶,再向前至额部,到达眼部。上火后,患者可感到头痛、头晕、头重、眩晕、面部疼痛、耳塞等症状减轻或消除。

3.将针尖直刺鼻翼同侧,治疗中风后遗症。针刺方法与2相同,针尖的位置相当于

眼窝下2.3寸,针感同2,或向上、下肢、躯干传导。对中风后半身不遂或半肢麻木有较好疗效。

4.针刺咽喉方向适用于假性延髓麻痹。取一根2英寸的丝状针,朝咽喉方向刺入1.5-2。

英寸。风池穴深层解剖显示血管、神经分布丰富,针刺可改善椎动脉血供。此外,风池穴是胆经的主要穴位,“胆主决断”,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强其醒脑开窍、清咽利喉的功效。

5.针刺方向略向外(颞侧),主要用于偏头痛和严重失眠。取3寸毫针,针刺方向与咽喉相反略向外,进针2.5寸,针感放射至头同侧柏杨穴。风池穴向外斜刺,直达患处,有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不仅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有显著疗效,对肝阳上亢、血瘀痰浊、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也有极好的疗效。

6.针尖刺入同侧角下方,治疗躯干、颈部、四肢、咽喉、气管等疾病。针刺深度可达同侧嘴角下2-3寸,穿过颈椎,针尖到达的地方相当于眼窝下3.3寸。此时针刺感可向下到达同侧上肢、下肢和躯干,并可局部扩散至咽喉附近。

透刺法

7.针刺入对侧风池(风府),提示颈椎病等症状。取2.5寸毫针穿对面风池(风府),进针1.5-2寸。针刺对侧风池穴(风府)与颈椎夹脊穴相似,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脑部供血,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更显著。

颜教授的经验:针灸师要仔细感受针下的气血运行和病人的反应。如果深刺后没有针感,他可以在刺之前将针抽回并稍微改变方向。随着针刺的逐渐深入,可能会出现1针感(浅针)和二针感(深针),且强于前者。深刺对疑难杂症有效。但是针扎进去的时候,还是要时不时的和患者沟通。如果针感过强,或者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心慌等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停针。

风池穴的安全深度

风池穴针刺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没有风府穴、独门那么多,但也有报道。针刺过深,体位偏移可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风池穴的中深部是生命中枢——延髓。针灸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人体解剖学家也对风池穴的安全深度做了大量的研究。

杨占林的《风府穴、独门穴、风池穴直刺深度研究》表明,针向对侧眼球方向1-2寸,无入颅危险;(2)针直行至与针至鼻尖相同深度时没有进入颅骨的危险,左右穿透(水平穿透)较深(50-75mm);③进针最有可能在对侧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进入颅腔,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入颅腔的方向相对应。对侧耳屏至颅腔的深度如下:左侧风池(至右侧耳屏)男性为(465,438+0.265,438+0.3.82) mm,女性为(43.88±4.665,438+0)mm;右风池(至左耳屏):男性平均值为(41.21.3.6) mm,女性平均值为(43.1.94.75438+0) mm,安全深度应在此范围内。但数据仅供参考,临床应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考虑到个体差异,瘦人适当减少进针深度,没有经验的人可以用艾灸按摩。久而久之,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颜教授在实践中总结:风池穴的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不同,会导致针感不同,效果也不同。也就是说,要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如果要验证是否符合治疗要求,需要通过“气达病位”的客观反映来判断

头针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编者:“方氏头皮针”是方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因为处方医生在蓝田县工作时首次提出,“头皮针”被称为“蓝田头皮针”。1976年,头皮针主要用于头部头皮部位,故更名为头皮针。为了区别于同时期其他省市的头针,方将其更名为“陕西头针”。方彭云,陕西头皮针创始人,原就读于德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九年制医学院,西医基础扎实,解放初被称为“xi安刀”。后来在1958,由于一个特殊病例,关注了头部特殊功能穴位的研究。65438年至0969年,头皮针(当时称为“头针”)在下放到农村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和推广。1976年,方正式将他的头皮针治疗系统命名为“头皮针”,认为头皮上覆盖头发的部分是头皮针的主要部分。在头针研究中,方的诱脏诱象理论是对中医脏腑辨证和象理论的深入发展。完善了总经心和终经心理论,是对传统经络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因其独特的疗效,方的头针理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方介绍:

坤,男,出生于河南淮阳,出生于1909。1936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早年从事西医外科。1948开始自学中医针灸。1952年,我在中央卫生部针灸实验班学习。1958年6月,我在Xi安健康通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尝试针灸代替止痛药和强心剂》的论文,先后编辑了《针灸历》、《针灸历》、《经络流》、《灵魂》等。并将“针灸日历”改编成BASICI程序并输入微型计算机。方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对“头针”等针灸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均有专著出版。

一、学术特点和医学专长

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头部有经络学说和神经学说所没有的穴位。经过数以万计的患者,150种疾病的治疗和观察,头皮穴位不断完善。* * *发现7个穴位,将21个可用于治疗疾病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于头皮表面的投影区,并对其理论进行了探讨。

1.穴位位置和适应症

(1)潜影:其穴位区犹如人体躺在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上的微缩图。

①头颈部:冠状点前长约3 cm,宽约2 cm,其中头部长2cm,颈部长0cm,宽1cm。

②上肢:冠状矢状点到翼缝为11cm,其中冠状矢状点到肩部2 cm,肩部到肘部3.5cm,肘部到腕部3.5cm,腕部到指尖2 cm。(左右上肢相同)。

③躯干:冠状矢状点到人字缝尖为1401X1,分为背、腰、臀三部分。背面长6cm,宽3cm(分上中下三部分,各占2cm)。腰长4 cm,宽2 cm(上下腰各2cm),臀长4cm,宽3cm,上下臀各2cm。

④下肢:从人字缝下点到星点,* * *长9 cm,分为臀、膝、踝,从人字缝下点到臀为1.5cm,臀到膝为3 cm,膝到踝为3cm,踝到趾为1.5cm。

潜影适应症: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耳聋、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炎、脑炎后遗症、脑震荡、神经衰弱、癫痫、失语症、自主神经障碍、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腰肌劳损、乳腺炎、眩晕等。

(2)隐脏:是人体左右内脏和皮肤横卧于前发际线的缩小图。其头朝向额中线,足朝向额角,分为上、中、下三焦,总长度6.5cm上焦:包括胸脏腑、上肢、皮肤感觉、膈上脑思维,占3 cm。上焦点前2 cm为头颈部,其宽度为发际线以上1cm,以下0.5cm。距额头中线2 cm,额头上方2cm为一点,距额头中线1cm,额头上方3.5cm为一点。两点相连,分为下臂、上臂、手,各占0.5001左右。对焦后是1001,发际线以上2厘米,发际线以下0.5厘米为胸部。②中度病灶:脐上膈下内脏及躯干皮肤感觉,长65438±0.5cm,发际线以上宽65438±0.5cm,发际线以下宽0.5cm。③下焦:脐下内脏皮肤感觉,生殖系统,* * *长2cm。小腹、臀部、臀部在下焦点前1.5cm,国际焦点上1.5cm,国际焦点下0.5cm。下焦后0.5cm,国际骨下1 cm是膝盖到脚踝,国际骨下1 cm是脚(左右穴位相同)。

适应症:内脏和皮肤异感症,特别是痛、触、冷、热、麻、痒、紧等。如胃痉挛、胆囊炎、腹泻、痛经、绞痛、月经不调、三叉神经痛、自汗、心悸、自主神经紊乱、内分泌紊乱、皮肤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酒渣鼻、银屑病、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3)倒内脏和倒像:位于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射区,即前沟回和后沟回在头皮表面的功能定位区。主要用于治疗感觉和运动中枢功能异常的疾病。

(4)21个穴位。大脑皮层的功能位于头皮表面的投射区。①运动语言中枢的言语投射区,适应症:运动性失语、发声障碍、口吃、舌肌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唇肌麻痹、脑发育迟缓、舌震颤等。(2)思维——位于左右额角之间。适应症:精神发育迟滞、行动迟缓、癔症、幻听、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共济失调、意识不清、神经官能症、胃溃疡等。(3)书写——书写中枢投射区,主治舞蹈症、震颤、瘫痪、失语、出血、高血压、低血压、肺气肿、皮质漂浮肿胀等。④记忆——识字和阅读中枢的投射区,有失读、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耳鸣、心悸、腰酸腿痛、遗精、失眠、头晕、水肿、气短、智力低下、脑炎后遗症等症状。⑤信号-信号中枢投射区,适应症:感觉性失语症、癫痫、失眠、神经性头痛、癔症、精神病、理解力下降、遗忘性失语症、脑发育迟缓。⑥云平——运动平衡中枢的投射区,适应症:失语症、周围神经炎、震颤麻痹:脑血管意外、* *共济失调、指尖红痛、类风湿性关节炎。⑦视-视中枢投射区,适应症:视力障碍、幻觉、视野缺损、视网膜炎、角膜血管翳、青光眼、视乳头炎、玻璃体混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眼睑痉挛、头痛、头晕、流鼻涕。⑧平衡-平衡中枢投射区,适应症:偏瘫、头晕、全身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帕金森综合征、语言障碍等。⑨呼吸循环——呼吸循环中枢投影区,适应症:咳嗽、哮喘、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由心肺功能障碍引起。主治听觉-听觉通路投射区,适应症: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癫痫、幻听、同侧偏盲、高血压、眼痛、癔病、腹胀等。?嗅觉——嗅觉和味觉中枢的投射区。主治:嗅觉味觉迟钝、烦躁不安、急慢性鼻炎、癫痫、记忆力减退、头晕、偏头痛、腹泻、感冒、湿疖、牛皮癖等。

注:除“思考”外,以上穴位均为双侧对称。

2.取穴配穴法

(1)对应取穴:当身体某一部位有病时,即从下肢藏象、藏脏、藏逆的对应部位选取六个穴位,若腿有病,则选取下肢的对应部位。

(2)仿体取穴:根据经络、脏象、阴阳五行辨证取穴理论,模仿体针取穴的各种方法,在“藏象”、“藏脏象”、“反脏象”中精心运用,进行高度集中治疗。比如出现胃脘痛、呕吐,可以把重点放在“腑脏”中的胃部或者潜像中“中脘”穴的相应部位。

(3)特定取穴:即根据中枢穴位的主要功能来取穴。如耳鸣耳聋,取听觉穴。

(4)米式取穴:即在潜像和脏腑中左右肢体对称、重叠或交叉取穴。

(5)配穴法:①在“潜像”和“潜脏”的相应位置配六穴。(2)倒像和脏的相应部位配合。③匹配潜像和反转像的对应部分。(4)脏与不脏的相应部位配合。⑤潜像和脏腑与中心穴相匹配。⑥头皮穴位应与其他针刺方法相配合。

二、病历的选择

病例1:瘘管综合征(脊柱裂后遗症)

张XX,女,32岁,陕西省蓝田县孟村公社人。1972 9月12第一次就诊。

1972年2月某日,患者发热,咳嗽,全身疼痛,四肢剧痛。三个月后感觉下肢发冷,继而瘫痪,卧床不起,右腿沉重,食量减少,消瘦。同年8月,去Xi安某医院就诊,确诊为:①脊髓炎后遗症。②脊髓蛛网膜炎。用法:地巴唑和维生素(剂量未知)。吃了药,病情没有变化,被告知回家治疗。今天来我们医院治疗吧。病人瘦弱,下肢冰冷无力,无法站立。他需要两个人来帮助他。

处方:双下肢(双)隐藏,下半部(双)倒置。

疗程:采用飞针法,留针45分钟?1小时。病情一天天好转,患者第八次可以独自来院,9次针灸基本治愈。1973 4月14随访,能够参加正常劳动。

根据脊髓炎的后遗症,属于中医痿证范畴。临床上表现为髌骨无力,肌肉单薄,皮肤麻木,手脚不听使唤。本病例表现为感温邪、灼阴津液、阳明经穴不齐、筋疲力尽而致痿。头针“潜像”是人体躺在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上的缩影,是总的运动中枢。临床实践证明,对运动系统和血管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山东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实验观察表明,它能提高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兴奋性。因此,疾病的治疗采取潜像和相应部位,配合倒像,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2:震颤(脑炎后遗症)

潘X,女,4岁,河南省鹿邑县试验公社潘村人。9月3日首诊,1972。

孩子今年6月底患肺炎,在当地医院住院1多个月。出院后有后遗症:四肢抽搐,全身发抖,舌头伸出,瞪着眼,不能说话,进食吞咽困难。他用中西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处方:头皮针疗法,盖头,盖脏聚焦头,讲要点。

疗程:飞针直刺,留针30分钟。第一次确诊后,孩子会哭;第二次诊断,加了倒象口穴,孩子的哭声变软了;在第三次诊断中,增加了上下肢穴位。经过9次治疗,休息四天,回到门诊,孩子一直跑着玩,吃东西有食物,四肢抽搐,吐舌头,瞪眼等症状都消失了,但说话不清楚,针刺5次后,孩子会叫“爸爸”“妈妈”,基本痊愈。

根据“腑象”作为治疗运动性疾病的有效穴位,“腑脏”对感觉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且病位在脑,所以取相应的头。说话点,皮质语言中枢在头皮表面的投射区,主要用于运动性失语。以上几点可以促进脑炎后遗症的恢复,取得满意的疗效。

例3:胸痹(冠心病)

陈XX,女,38岁。1981年165438+10月9日首诊。

1980夏季,患者开始出现胸痛、胸闷,逐渐加重,尤其乏力,伴有气短、全身无力、消瘦、呼吸不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检查:心电图周长提示:

心肌劳损;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血脂:胆固醇200mg%%,甘油三酯113 mg%。脑血流图:各脑动脉血管张力增高,弹性差。眼底:动脉硬化ⅱ期。血压90/60mmHg。

处方:头针疗法。脏腑的心、胸,脏腑中焦的对应部位,象、倒像的对应部位,称为六等。

疗程:每天一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留针30分钟,五次休息两天,* * *治疗四个疗程。复查结果:心电图:一般正常。血脂:正常。左心室功能:总体正常,较81年10 10月30日有明显改善。血压120/80mmHg。脑血流图、胸片和眼底无明显变化。患者胸痛自觉消失,胸闷改善。只有抱他的时候才觉得气短,而且精神不错,吃饭排便都很正常。

按照胸痹的证候来说,是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心脏失去支撑所致。西医冠心病科。治疗要活血通络。实验表明,头皮埋脏、倒脏对应穴位具有降血脂、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侵入性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每搏输出量以增加冠脉灌注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即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故可使疾病痊愈。65438-0982用此法治疗冠心病患者40例,症状消失和缓解总有效率为96.565438±0%。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7.5%,血脂明显下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