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养生简介

体质反映了体内阴阳运动的特殊性,是由脏腑的盛衰决定的,是以气血为基础的。

前人对体质的讨论很多,至今国外关于体质类型的理论有30多种。曾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体质理论古希腊的气质理论认为,人体有四种不同的体液,其比例决定了人的气质,并据此将人分为多血质型、胆汁质型、黏液质型和忧郁型。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和灵活程度,把人分为兴奋型、灵活型、稳定型和抑制型。

但迄今为止,西医的各种体质分类理论都不能直接指导临床实践和养生康复,只有中医体质理论与医学实践和养生长寿紧密结合。早在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对体质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黄帝内经》是中医体质理论的源头。《内经》不仅注重个体差异,还从不同角度对人的体质进行分类。比如《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章》和《田童篇》就提出了两种体质分类方法。第一部分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体肤色、体型、气质、态度、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等特点,总结出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即五、五、二十五体质类型。后一种根据人体体质中阴阳的强弱,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太阴的,少阴的,阳的,少阳的,阴阳平和的。

除了以上两篇专门论述体质的文章,《内经》还有很多其他章节。如《灵枢·论勇》论述了勇与怯的精神面貌,各部特点与脏腑内部功能的关系。又如《灵枢首要》刚柔并济,说:“人生而刚柔相济,强弱相济,长短相济,阴阳相济”,从而指出人体的形、气与阴阳不同。在《苏文怡方论》中也指出,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东南西北中五方体质不同,易患疾病也不同,因此毒药、石降、导、按(足按摩)、艾灸、微针等治疗方法也会相应有所不同。

东汉名医张仲景继承《内经》体质理论,以正气盛衰和脏腑属性为基础,结合实践,创立了辨证论治理论,将体质理论纳入辨证论治范畴。王叔和的脉学专著《脉经》也强调了身体特征在脉诊中的重要性,说“每一次脉诊都要根据人的大小和轻重缓急。”唐代著名药王孙思邈也指出:“普通人性情温和,急躁冷静,各有各的节奏。”这说明脉象的分析要参考物理特征,不能只通过脉搏来区分疾病。另一方面,脉诊也是区分体质类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清代名医叶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患者的体质类型,认为根据体质类型选择治疗方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他在《外感温暖》中说:“湿对人的伤害最大,比如那些面色苍白的人,他们需要照顾他们的杨琪...那些面色苍白的人需要照顾他们的体液...在阳旺盛的体内,胃总是湿的,而在阴旺盛的体内,也有许多脾湿。所以强调治疗要兼顾体质。不仅如此,人的保健也与体质密切相关,比如同样的致病条件,有的人觉得有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而病后的病症却大相径庭。

这正如吴在《医理提要》中所说:“要知道是病人,表现为气虚;易感冒患者杨琪较弱;易热者有病,阴气虚弱;容易吃的人,会失去脾胃;容易劳伤,气必损。”说明体质决定了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为照顾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体质形成的机制极其复杂,是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环境

徐有西《医学源流论》说:“人天生天地之气,所以各处之气不同。西北人缘深厚,...东南人浮薄。”这说明生活在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人,受到不同的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人的体质。现代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地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的不均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人类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人类明显的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