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哲学境界那么高,为什么会输给儒家?

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1)孔老对比。孔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和代表,老庄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作为儒家的圣贤,孔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大师的形象,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以拯救世界、安慰人民为己任,充满理想,谆谆教导他人,直至去世。老子和庄子作为道教的至尊人物,为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儿)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他们有高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以宁静淡泊为伦理,对世界漠不关心,向往自我满足。它们是外在的,顺应自然的。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永业论》),老子说“仁者患水”(第八章),孔子把自己比作山,老子把自己比作水,形象地表现了仁者和智者的区别。山的形象是雄伟的,上面生活着植物、动物、昆虫,有云有雨有风有雷,是善良的,是伟大的。水的形象是柔和的,温柔的。无争而为万物善,绵绵而强,卑而深。大山滋养健康,润物细无声中有动静,水势任其自流。运动中有寂静。孔子乐山。老子喜水。孔子是静(化人为德而不强求)和动(导势而不延)的。(2)人性论的比较。儒家的人性论包括孟子的性善论、苟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人性论三原则、杨的善恶混生论、的性灵说、的善知善能说等。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强调后天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没有礼乐的修饰是不可能完美的。正如苟子所说,人性“一定会被模仿然后被纠正,然后被礼义相待。”道家的人性论包括老庄的谈朴、康的高适人性论、郭象的自足平和论、列子的人性论等。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强调自然的纯真,排除人工雕琢和礼仪的强制约束,越是自发,越是纯粹完美,正如庄子所说。“最正直的人不丧失生命”(《大拇指》)。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属性,感知到虚伪复杂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相对人格的破坏,既有收获,也有偏颇。(3)生活理论的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道德人格的成就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以修身、富仁、济民、治国为外,是内圣外王之道。他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他对社会现实有着强烈的关注和历史使命感。他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都有同情心。他想为别人挺身而出,因为他不想,他想为别人挺身而出。如果他擅长它,他就会擅长它。穷则独善其身,不与俗同流合污。当生活和理想有矛盾的时候,他宁愿死,也要讨回公道,伸张正义。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的人际网络,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为价值取向。它不仅反对心灵是一种正式的服务,而且不关心社会事业的成功。只要每个人都遵循自然的本性,互不干涉,就必然会有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与其做个孩子,不如忘掉江湖。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自我保护的,以避免整个人生为最低目标,以照顾自己的人生为最高目标。或者在山区,或者在施琅,有一种明显的出生倾向。儒家的杰出人物是仁人志士,道家的典型人物是隐士。(4)思维方法的比较。金道不如辩证思维,看到矛盾的对立运动和转化。而儒家的辩证方法才刚刚起步,讲究人生轨迹,而人以自强为服务,容易抓住矛盾的主导方面;道家治涝证尚柔,善于感知事物发展中的曲折、反复和消极因素,重视生活中内在细节的积累和修养,对消极作用、无形重要性和柔静自然有着深刻的把握。儒家的历史短,是道家的强项。儒家思想贴近现实生活,哲学思想离不开人伦、日用;道家的思维是旷达的,着眼于世界和六合之外,探讨生死和是非,思辨性很强。所以儒家的社会道德发达,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发达。换句话说,儒家更擅长实学,家长更擅长虚学。(5)治国之比较。儒家强调有所为,道家主张无为。儒家的有为之治,就是:以尊导之,以礼使之,以乐使之,以法补之,让其德而利之,正如韩愈在《原道二》中所说:“其文;《诗》、《书》、《易经》、《春秋》以礼乐刑政为基础,其民为士、农、工、贾,职为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坤弟、夫妇。这就是以宗法治国。对礼必然复杂,对教必然重要。否则,道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第一,不要做违背事物自然本性的事情。第二,不要违背大众的意愿和利益去膨胀私欲。第三,不要违背和谐宁静的生活,提倡礼仪。统治者要做的就是“抓住万物的本性”,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成为白化官。所以道家治国,政简,君俭,臣职,当下少扰,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得以安宁。按照儒家的说法,要表现出君主贤德,忠臣孝子,认为天下为道。按照道家的说法,我们只需要等待等待,因为我们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玉子提出“仁者无敌”的命题,4B尹提出“事业无敌”的命题,可以精辟地概括儒道两家治国理政的差异。(6)理论倾向的比较。儒家思想的重点是社会生活。阐述了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也是做人的应有之义。所以生命哲学和伦理思想发达,哲学、伦理、政治处于三位一体的状态,理论决定了儒家的特质,所以儒家哲学可以称为伦理哲学。孔孟的仁学,苟子的礼学,汉代的经学,朱成的理学,王陆的心学,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实学,都是围绕着内圣外王、性情、伦理这两个基本矛盾而形成和演变的。所谓“内圣外王”,就是解决个人的修养如何与群体的社会事业相联系的问题;性情与伦理的矛盾,就是要解决主体的人性与客体的道德规范如何协调的问题。儒家不同学派处理这两对矛盾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但都把主体的道德修养作为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道教也关注社会生活,但其视野早已大大突破了社会生活的范围,面向自然,面向整个宇宙。宇宙论和认识论比较发达,关注天道,热爱自然,尊重物理,包含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即使是对人的探索,也能着眼于人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提出有价值的养生健身之道。儒家重修养,道家重养生。道教对古代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道教要处理的基本矛盾是天人矛盾。这里的人是指社会和个人,这里的天是指人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状态。道教倾向于向天取经,反对用小聪明来违天。它的出发点是自然天道,所以道家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儒家和道家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但儒家是以人性推断天人合一,道家是以人性推断天人合一,二者外表相似,实则不同。(7)气质与风度的比较。儒道气象不同,有助于整体综合无形精神面貌的差异。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刚正不阿”,更具体地说,就是品德高尚、善良友善、彬彬有礼、忠义不屈、敬畏理性、中庸冷静、和而不同、权倾一时等等。正如何霖先生所说,“凡事皆可深入研究。才能合情、及时、合理,可谓‘曲剑近仁’和‘仁’。(《文化与生活》13页)古人的名字有儒风、儒生、逮雅、儒官、儒臣、儒将、儒医等,都暗示着道德知识的根植和高雅。道家贵人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隐而精”。说得具体一点,他们性格内向,不那么自私,安静自持,朴实无华,杯子空空,超然自得,从容深沉,高举远方的幕布,留恋山河。正如何关怀先生所言,“我们发现老庄的思想充满了诗意,充满了隐逸的味道和山中的潇洒超然,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对它们的重视。话不多,把出道的人物勾勒的很生动。古代有道之人,道之理,道之眼,道之貌,道之学,道之风,都意味着异于世俗,了解至尊道,具有高人一等的风度。儒家是忠义的气质和风度,道家是翰林的气质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