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说:此穴浮络可诊断“腰痛”

上次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腰痛诊断点。只要长期慢性腰痛,那个位置就会有明显的疼痛。这个穴位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沈复点。

很多朋友跟我说,没听过这个穴位的名字。其实这个穴位还是那么痛,但是痛过之后又是那么凉。轻松自由的感觉明显减轻了我们腰部的疼痛。其实谁疼都知道,腰疼很厉害的时候,你按那个穴位。虽然那个穴位的位置是刺痛和放射痛,但是你的腰痛会很快缓解。有的朋友按这里后会局部明显发热,但最后我也说了一个穴位管不管用?有用!够不够?不够!

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的经络理论中,我们都知道一个概念叫做表里经络。足太阳膀胱经是沿着脊柱两侧的“陆”运行的,也就是腰部两侧的肌肉。也就是腰部两侧肌肉酸痛,最后会找到仆参的穴位。而疼痛出现在脊柱上,我们称之为脊柱痛。这种脊椎疼痛应该用哪个经络?即足太阳膀胱经的表里经脉称为足少阴肾经。

肾主骨生髓,足少阴肾经从尾骨“透脊,归肾,络膀胱经”。“透脊”是指透入脊柱,最后归属于肾络膀胱。所以这部分脊柱属于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在我们大腿根部内侧向下运行,然后在我们小腿内侧,也与跟腱相连,附着在跟腱内侧。

上次给大家介绍过,舒肾的穴位止于跟骨外侧,所以我们切换到跟内侧附着的这个部位,就会有足少阴肾经的穴位。什么穴位?就是众所周知的太溪穴,是肾经的始穴。从这个位置往下到脚底的距离大约是三寸,直接往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叫水泉穴。

太溪穴和水泉之间的中点在跟腱方向,跟腱前缘的穴位叫大钟穴。这个位置正好在跟腱的前面,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受力点,也是足少阴肾经的络脉点。

记得我们之前聊过吗?我们谈到久病之后进入络脉。不是指络脉,是指络脉周围的异常变化,在表皮上肉眼可见,触手可及。通过这些血管的程度和颜色来判断虚实。

我们的身体有12条经络,每条经络都有自己的络脉。也就是说,在人体的很多特定部位,可能会出现浮络、肿胀、发绀或者干燥、暗沉,那么这种特异性就表现在特定的部位,我们就可以诊断特定的疾病。既然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那么这个部位会不会有瘀血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在这张照片中我们看到,络脉的停滞在大钟周围清晰可见,这种停滞会导致腰酸背痛。

如果脸色苍白、干燥、暗沉,往往说明那个地方没有血液供应,出现了血性不强的现象,比如骨质疏松和这种气血过度不足引起的骨痛。而如果我们看到这个部位有淤血淤青的现象,那么一定是血液循环障碍,出现了局部堵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络瘀滞。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已经教过你按针刺激经络的方法。那我们今天就不用那种方法了,因为那是内关的穴位,对心脏功能和精神功能调节有作用。

今天我们将使用点揉法。在日常保健中,如果症状出现在“皮肤”上,我们会按摩人参。如果它出现在里面,在脊椎疼痛的位置,那么我们会在里面摩擦大钟。具体方法是什么?

我们把拇指放在外侧,食指和中指一起放在内侧,夹住脚后跟的外侧和内侧。注意外侧低,内侧高。摩擦两侧对应的穴位后,开始出现刺痛感和酸痛感。不仅是外表,还有内在。

试试看你有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看看你的脊柱有没有发生骨质变化,包括椎管狭窄等一些问题。如果你看你的内侧,会非常痛苦,你的内静脉会非常肿胀和停滞。那么,如果两个穴位搭配在一起,是不是就解决了我们的腰背疼痛,解决了肌肉疼痛和骨骼疼痛的问题呢?

这是我们经络中的大表经和大内经,但它们有自己明确的解剖部分或治疗部分之间的划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穴位,心里是不是就清楚了?用对穴位会达到非常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