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母亲的“米量管”
我出生于60年代。虽然没有经历过“三年困难期”,但还是吃得饱。从有记忆开始,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只有一个:饿!我以为我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梦想,只是期待着有一天能随意吃到米饭和白馒头。
梦想满满,现实却是地瓜干。当时为了有计划地安排每月的口粮,避免“三餐有饭吃,无饭睡”,我家有一个用一段竹子做成的“米量管”。在“抠门”妈妈的控制下,依靠这个“米量管”,我家的口粮基本可以不间断。当然也要看红薯、土豆、南瓜、野菜。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每次量米做饭,总是先把米量管装满米,再用食指刮平。这样,你就可以从每桶米中“扣除”一些,放回米缸里以备不时之需。
尽管家境一般,但也有不放平的时候。一是邻居来借米,母亲没刮平;二、布施僧尼乞丐时,母亲不刮平;第三,我们带饭去学校在学校食堂寄宿的时候,妈妈不刮平。当时农村初中和高中学生都是扛着米和柴上学,一斤米配三斤干柴。二哥上高中,三哥上初中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记得吗?
每周日下午,母亲从米缸里量出7桶米,放在弟弟上学专用的米袋里,父亲则用7斤米配柴火。妈妈总是告诉爸爸要多重2斤。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上了初中,我才知道这个谜的答案。初中第一周,妈妈给我包了7量筒米。在学校交米的时候,管事称了一下,给了我一张7斤3两的饭票。这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妈不把米刨平,让我爸配两斤柴火。现在想起父母,他们真的是:深爱着!我还记得我妈的这个“招牌动作”!
那时候“吃”让人省心。记得1970年,我刚上小学,二哥上初中。妹妹生病了,在镇上的重症监护室治疗。父母在医院照顾妹妹,二哥请假在家照顾我和三哥。一天早上,我试图从能倒影的白米粥里捞出更多的米饭,被二哥发现了。他哥在我头上敲了三下,我赶紧放下饭勺。我瞬间流泪了。现在想来,是“不管怎样,吃多了不美;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吃的流口水。
时光荏苒,变化看似不经意。不记得米量管是什么时候下岗的了。如今,人们已经从期待“吃好”变成了“吃好”;“米量筒”也换成了“米量杯”;饮食讲究荤素搭配;大鱼大肉不吃那么多;你不必用勺子舀食用油。当年讨厌的红薯、玉米、高粱、荞麦、土豆,现在都变成了健康食品。我五岁的孙女,在欧洲土生土长,视频里对吃的很挑剔:不吃了,吃多了会胖。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再看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幸福指数上升,吃饱穿暖,玩得开心?不得不说,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我都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