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中医?求详细解答。自学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最近准备看金匮要略。我也看了易经。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无知阶段;

启蒙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古代需要学习的是四大经典:医学三字经、湖滨脉学、汤头曲赋药性。现代中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结构不断完善,分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要求系统学习,不用多说。

对于自学者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需要适当调整。因为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系统学习上述课程有几个共性问题:

1的内容枯燥难读。课堂讲解可以很丰富,加入很多有趣的东西;而且老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这和整天面对一本死教材完全不一样;

没有重点。中医的一个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章都同等重要。作为藏象理论,五脏的位置在任何状态下都绝不是同等重要的。是脾的生理功能,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绝不相同。所有这些差异,这些权重,都需要老师的引导;

3容易误解。中医理论非常提倡“理解”和“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一个理解的平台,也就是对概念和关系的基本理解。自学者,由于缺乏前人的指导,容易从起点误入歧途,导致对整个中医的理解极端化。

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上述问题,建议自学中医在启蒙阶段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多阅读中医前辈的传记和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文章。他们走的路看似笨拙,其实往往是中医传入的最佳捷径。借鉴前人的学习方法会很有帮助。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这本书读三遍,不仅学习方法可以豁然开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这些老先生们宝贵的学习经验和临床经验。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今,信息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学校的大门。任何人,在任何角落,都可以轻松获得向各中医院校名师学习的机会,观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虽然这种学习比在课堂环境下听不到面授更感性,但总比死读书好很多。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个原则。学习自然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提倡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经过几十位专家的严格把关,权威性最好。至于版本,我更喜欢七版教材。除了针灸,第七版教材整体水平很高。如果要细化的话,第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有趣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它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不那么无聊。感觉现在流行的几本养生书,比如《人体手册》、《求医不如求己》、《小说中医》,在整个理论框架上与正规学院派相差很大,但作为调味品还是能胜任的。另外,《关于中医的思考》这本书更注重中医理论的解读,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择阅读。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循序渐进。一个中医学生学了三年这些课程(当然还有其他课程);古代中医的徒弟们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更简洁的四书五经。所以大家在自学初期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紧或太松都会为以后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两到四个经典的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启蒙,对中医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即《内经》、《伤寒》、《金匮要略》和《伤寒论》。

有同学认为经典是老掉牙的东西,其实只是在说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我们学过中医的基础诊断。学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什么必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这样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有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自然科学体系;一个是人文学科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总是向前的,就像一支箭。每一次科技革命之后,新兴的科学技术必然会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学技术理论出现。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了。孔子代替不了老子的价值,孟子也代替不了孔子。朱也是一位大学者,但他总是需要从孔孟那里汲取营养。当然,后人可以发展,也必须发展,但谁也不能否认经典的价值。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理论总会受到追捧,但在人文学科,要想掌握最前沿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温古人走过的路,然后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可惜医学更多的是“人体科学”,医生研究的是人,不是东西。这就决定了医学本身的性质,更接近人文学科。经典的价值不言而喻。

有人认为经典既然是最好的,后人就永远无法超越,达到古人的境界。学现代中医教材,走一些弯路有什么必要?

这又是一个问题:我们要想和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要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美国化的环境中,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严重西化。这样的状态让我们和古人的观点有了距离。虽然他们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但他们却无法相互理解。中医教材的价值在于试图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古人的思想。换句话说,现代中医教材正是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座语言桥梁。让我们更容易和古人的思想来个* * *音。

那么经典学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众所周知,教基础课相对容易,教经典课相当难。难点在于需要先进入课堂,了解古人想表达的所谓“本意”,然后再表达给学生。

那么自考的学生自然更难理解经典。

对于经典学习,我想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自己的方向;

做任何事情,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前方的路通向哪里。学经典也是如此。我们假设学习的目的是增加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就是如何将典籍中的思想运用到临床疾病的治疗中。这种情况下,逐字逐句研究的精神未必是最好的;很多纯理论的作品不一定适用。相反,一些套用经典内容,遵循医案的书籍和文章就好很多。只举两个例子,黄帝临床精要(题目不一定确切)和经典方剂实验记录。这样结合经典的学习,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如果从哲学、历史甚至文学的角度来研究,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2由浅入深的学习。

自学者,学习文言文有困难的人,不妨从白话文开始。虽然会有翻译质量不好的时候,影响理解,但毕竟是被专家认可的,质量也比较好。谁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全部符合“古意”呢?全部符合“古意”真的是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吗?

翻译的版本可以参考几本名为××校对的书,逐段翻译,质量尚可。

3如果遇到问题,请向记录员咨询。

读古文,无论如何都会遇到理解上的问题。这时候参考几个注释者的注释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历代很多博士穷尽一生研究经典。他们对经典的理解,往往能为我们打开新的天空,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不读注释,只学经典,不可能全面了解古人。经典的注释有上千种,其中有几十种非常著名的。这里不方便介绍。我相信,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甚至在上面提到的白话文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笔记作家及其作品的知识。自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前面简单介绍了中医入门的前两个环节。

以下两个阶段,即临床探索阶段、临床和经典参考阶段,离现在的中医爱好者群体还很远,我暂且不说。以后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