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刍议
此外,小柴胡汤与当代著名经方魏萍散、温胆汤、五苓散配伍,被刘渡舟先生命名为解经方。这两类方剂不仅广泛应用于外感疾病,在内科、妇科、儿科也有广泛应用,疗效显著,确实不愧为经典中的“精锐部队”。
很多古今医圣都对小柴胡汤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先来看看刘伟宏先生对这个方中七味药作用的分析:
①疏肝(柴胡);②清胆(黄芩);③和胃(半夏、生姜);4健脾(人参、大枣、炙甘草)。
其相关的相应症状也分为四类:
①肝气郁结:寒热交替,胸胁胀满,表情沉默,脉细。②胆腑郁结:口苦、咽干、头晕、心烦。③胃气不和:恶心。4脾气弱:不想吃饭。
这样小柴胡汤的大纲牌和“四主牌”组织得很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如释重负。
小柴胡汤不仅适用于“肝郁、胆热、胃脘、脾虚”诸证,而且其加减方药(包括经方与经方结合、经方与时方结合)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刘渡舟先生说:“提倡和推广柴胡是连接古今的第一方。”方山以治疗重大危机和疑难杂症闻名于世。以下是我应用柴胡汤的两个典型医案:
1.大柴胡汤治疗疑似急性胰腺炎
黄某某,男,32岁,农民企业家。2月20日中午1993因暴饮暴食,出现胸闷、腹胀、阵发性腹痛。一开始我并不介意。我将在当地的医疗站输液。没想到两天后病情急转直下,恶寒高热(T39.3℃),呼吸急促,胸胁疼痛加重,口唇发绀,爪黑,被紧急送往我院就医。
经会诊,确诊为:①慢性胆囊炎急性感染;②急性胃炎;③急性腹膜炎?④急性胰腺炎?
当时病情已经危重,但生化检查却大相径庭。X线腹部显示无异常,血常规除白细胞1.4万单位外均正常。血和尿的淀粉酶试验都在正常范围内。
当时除了吸氧和鼻饲管(以降低腹压)外,患者还给予头孢拉定、氨苄西林等静脉滴注消炎。但是,病情越来越严重。除了病危通知书,如果要转诊到广州,家属和主治医生怕路不平,病人受不了8小时颠簸,进退两难。我被邀请紧急咨询。
刻:急而痛状,气短,腹胀满如鼓,上腹压痛明显,小腹反跳痛,持续发热,尤以午后为甚,T39.2℃,大便三日未解,尿管出少量,脉滑(96次/分),舌红,苔薄白。
看这个证,很明显少阳和阳明是合病,即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2g,枳壳15g,白芍18g,厚朴15g,法夏10g,大黄15g,败酱草30g。一剂,水煎。
上半部服用后一个半小时,先放出粘稠的黄色尿液,再排出腥臭的粘液,可谓臭气熏天。胸闷、腹胀、胁痛明显消退,体温逐渐降至37℃,精神好转,脉搏稍滑(82次/分),舌红苔薄白,病情转危为安。因此,拔除了鼻饲管和氧气管。我来加减厚朴三物汤,大黄牡丹皮汤,一周后出院。
这种综合征可以称为危急。西医会诊最有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腹膜炎,但不支持实验室生化检查,治疗无效。方子改为中药,六经辨证,拟经方治疗,最终达到一切工作。
2.柴胡桂枝汤用于治疗太阳和少阳疾病。
李某某妻子,40岁,农妇,该市捷胜沙角尾村人。2000年9月首次确诊。两个月前,患者患上了外感疾病。当时他发烧,恶寒,全身关节疼痛。被当地医生和彭排医院当作风湿病治疗,症状反复。因为贫穷,农场的牛被卖掉了,但还没有恢复。当时我的一个学生就是村里的。见她可怜,就介绍到我办公室治疗。
看得出来我满脸疲惫,抱怨每天下午还发烧恶寒,口苦,头晕,两侧疼痛,四肢关节疼痛。我能吃,能睡,能排便。舌苔黄,脉细弦。此证与《伤寒论》所述柴胡桂枝汤之证(发热微恶寒,分支关节烦痛,微吐,心下分支结)相合,意为太阳少阳相合之病,是柴胡桂枝汤的改良版:
柴胡15g、黄芩12g、法夏10g、桂枝6g、白芍12g、太子参15g、大枣20g、甘草3g、防己10g、生姜3片。
五剂。
只服用1剂量以上,如果所有症状消失;服用5剂后,此人已痊愈。全家人都很高兴,并邀请我的学生来感谢他们。
有人认为,有些病历中声称药物对治疗疾病有效,但这类病例并没有夸大其词。刘渡舟先生称经方与现代方的结合为古今结合。这种融合就是用“古方”来弥补“时方”的弱点,用“时方”来弥补“古方”的不完善我就说说临床最常用的小柴胡汤、魏萍散、二妙散、三拗汤、二陈汤的经验。
3.小柴胡汤合三妙散治疗外感头晕口苦。
大约1992年夏天,一个外感病人来看病。从症状上看,他头晕目眩,口干舌燥,口苦,有时恶寒,小便黄赤,舌质红,脉弦。自诉已经换了三个人的医生,持续了四个星期,都是因为外感病治疗无效打算来看病的。
我打算在小柴胡汤里加蒺藜和白僵蚕,暗自得意。我确信三剂会成功。然而世事难料,患者居然来复诊了。头晕恶寒减轻了,剩下的症状还是一样。仔细检查,发现其舌后段有黄腻略厚的苔,并伴有下焦湿热。难怪他尿了黄池。于是他加了三妙散:黄柏12g,苍术6g,薏苡仁20g,三剂就治好了。
4.小柴胡和魏萍粉。
部分病例患者原脾胃湿热,有口臭、舌苔黄腻或小便黄腻、大便粘稠等症状。一旦出现外感疾病,单纯的散风寒或散风热是没有用的。我经常加减小柴胡汤和黄连魏萍散,经常三五剂就吃完了。
对于寒热咳嗽痰多者,以解表为主,止咳化痰为辅。这时候我的杀手锏还是小柴胡汤合三拗汤,再根据寒热,将能清肺热的二陈汤或黄芩、桑白皮、枇杷叶,根据证候适当加减,往往事半功倍。
本人曾写过一篇论文《柴胡黄芩治疗感染性发热的临床应用体会》,肯定柴、秦不仅治疗外感发热,而且治疗感染性疾病发热也颇有疗效,并验证了对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总结为五点:
“虽然《伤寒论》有几十个证候,但有五个证候是最恰当的,服之必愈。
体热、心逆或呕吐者可服用。伤寒是最常见的证候,要适当服用小柴胡汤。如果你因口渴而呕吐,请不要服用;如果你不暖和,请不要服用。这个还是应该知道的。
怕冷的和忽冷忽热的都可以服用。
三者湿热。
四种都可以在心烦和吃饱的时候,渴不渴的时候服用。
伤寒过了之后,更发烧的人可以服用。
这五张卡:但是如果你有一张卡,你可以毫无疑问的拿,而且一定要拿。“诚实不是虚言!
现在我也谈谈《伤寒论》中六个名为柴胡的方剂的临床应用,并就小柴胡汤与十方配伍谈一些粗浅的临床体会。我觉得柴胡汤代临床应用的机会很多,几乎每天都在用。难怪有人说,学会使用柴胡汤,就能应对临床一半以上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