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太极的起源和思想?
《老子》第二十八章说:“归无极。”哲学术语“无极”起源于中国学术界。“太极”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之后的《庄子》(易传Cue),直接沿袭了老子的意志,但在帛书Cue中被称为“大恒”。然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版本的衔接是在丝绸书衔接的基础上编辑的,并结合了文本的其他部分。所以这里的“太极”一词可能比《庄子》晚。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第一句中说:“无极与太极。”广为认可的太极拳经典《太极传经》(王宗岳著)开篇也有明确的意思:“太极生而无极,阴阳之母也。”以往一些较早的太极拳谱,都把太极拳套路中的初始“预备式”称为“无极式”或“太极式”(沈寿《太极拳法P6研究》)。可见,太极传的“太极”概念显然来源于《老子》中的“无极”,“预备式”两个名称明确指出了两者的渊源。
“出拳要软”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法的最大特点。太极传在《打手之歌》中唱道:“让他用很大的力气打我,会影响四两千斤。”吴玉祥在《斗士的话》中也说:“极柔,而后能极坚。”人们常把太极拳的慢动作称为太极,形象地刻画了太极拳“柔”的特点。并且:“老子性情温和”也是自古以来的学术共识。因为《老子第四十三章》说:“天下最柔,天下最强。”在第78章,他说:“弱者强于弱者,软者强于强者。”。第76章也说:“强者死,弱者活。”太极拳是一脉相承的。
同样,“静”也是太极拳理论中一直强调的。太极拳运动的重要特点是“动之以静”、“松之以自然”、“以静制动”、“从背后攻击人”。这个特点似乎也来源于老子的观点“静为浮躁之君”(第26章)、“归根到底是静”(第16章)、“静优于急躁”(第45章)、“静永远优于阳刚,静是下一步”(第61章)。
但是,重视“柔”不等于不重视“刚”;主要的“静态”并不是否定“动态”。正因为人太容易被事物的“阳”面迷惑,老子才会矫枉过正,刻意强调其“阴”面。其实老子和太极传的理论中也有一个“守中”的原则。老子五章里有一句话:“言多不如守中。”正因为老子的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个道理,所以中国历史上许多对立的学术流派的理论和观点,都可以在老子身上找到最早的雏形。“太极”这个哲学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两仪”,即阴阳、刚柔、动静、一切对立和矛盾。所以太极传的理论特别强调阴阳结合的作用。《太极传经》说:“每见一人,数年不能悟净功德,率自造,双病未悟。要避免这种病,你要懂得阴阳;贴就是走,走就是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明强弱。”斗士的话也强调“见动犹静,见动犹静”,尽量避免执一端而失“中”。在具体的训练方法上,太极拳老师还特别强调练习者要保持“立正舒适”、“不偏不倚”、“不松不露”等适度的状态。在意图和风格相似的“家内三拳”中,形意拳注重上肢,八卦掌注重下肢,太极拳则特别注重腰部。腰,一身“中”也。在这方面,《太极传》的理论中有一些说法,比如“时时注意腰”,“腰为轴”,“腰要活泼”,“机不可失,身散身偏,病由腰腿追捧”。我们在练太极拳时,如果抓住了这个重要的“中”部,全身就能“无疵、无磕、无间断”、“贯穿全身”(张三丰《太极拳论》),那么我们就能“知开合,知阴阳”。在这个岗位上,我努力了一天,技术也精进了一天。我已经渐渐的到了我想要的,我不满足。”(李艺真的《五字诀》)
一个没有经过武术训练的人,面对一个即将袭来的外力,本能的条件反射就是让自己立刻产生一个相反的力,并进行反击。甚至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的战斗技能来说,也只是关于如何增加这种抗性的问题。这种功夫在我强弱的时候真的很管用。但我们遇到的对手不一定弱,尤其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莽撞”往往吃亏。为此,太极传在攻防中提出了一个原则,叫做“克己复礼”,即面对外力时如何锻炼出一种“顺应来势”的条件反射,如何化解。正如《太极传》经典所说:“往上看就高,往下看就深。进则更久,退则更急。一毛不能加,苍蝇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种“以静为止”、“以弱胜强”的战术,不仅符合老子“柔”与“静”的观点,更深层次上似乎取自老子“顺其自然”的命题。老子反复强调的“弃智”、“自私无欲”(第十九章)、“无为”等思想,显然是更高意义上的“舍己而从人”。对此,老子曾自豪地说:“当我成功时,人民称我为自然。”(第十七章)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但“道即自然”(第二十五章)的思想表明,“自然”似乎比“道”更高级。这一观点是老子本体论思想不同于西方本体论的最显著标志。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是说,只有尊重客观事实,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在实践中才不会遇到困难,在现实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推手格斗中,对手的一举一动都是自然规律。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能放弃自己,跟随别人,你总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攻,必然会以失败告终。太极拳之所以能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之林中崛起,成为修身、养性、养生、斗技等各方面的佼佼者,与他接受老子这种特殊的逆向思维是分不开的。
另外,老子所说的“心为虚,腹为实”(三章),简直就是学习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所有内家拳法和各种气功课的基本要求。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也是对太极拳刚柔并济、时快时慢、外守内守、攻守养生等特点的高度抽象。
太极宗师杨成福的得意弟子陈微明先生早年也发现了《老子》中所阐述的思想与太极拳理论的密切关系。在他的《太极传术》一书中,有“太极与老子”一节,列举了太极传论与老子的几个相似之处。好在这一节不长,现摘录如下,以弥补本文的不足(标点符号是作者加的):
老子曰:“总有无,故欲观其奇。总有些东西,所以我们想用它的眼睛去看。”坚持下去,看它的美,突然有机会,就是看它。
老子说:“有无互生,齐头并进。”表示左重左空,右重右右;前进得越久,后退得越快。
老子说:“天地之间,还迷人吗?虚而不屈,移出。”所以太极不能,运动就是法。
老子说:“连续性存在,就不会频繁使用。”如果你是连续的,你就会有坚实的精神;那些不常使用的人表现出他们的轻松。
老子说:“身在后,身在先,身在外。”后面前面的那个,他不动,他不动,他微微动,他先动;活在身外的人是自己停滞不前的,活在别人身上的人也是活着的。
老子说:“善如水。.....住在好地方,心地善良,...做好事,做好事。丈夫不争,所以没什么特别的。”生活在好地方的人有机会获得动力;善心深者,聚气聚神;擅长事物的人会效仿;行善者,不先不后。太极无敌,但无可争议。
老子说:“你能抱一个吗?”致力于柔软,可以做宝宝吗?“就是极软极硬,诸法统一。
老子曰:“屈则全,废则直。”它意味着在音乐中寻找直感,储存起来,然后发送出去。
老子说:“欲纵欲之,必固之;想变弱,就要变强;如果你想把它拿走,你必须修好它。它叫做暮光之城。“太极是黏而不断的,不与之对抗。他狂妄,他强我弱,他把我带走,然后他就可以狂妄,强大,强大。
老子说;“对立,道之动。”所以,必有起伏,必有起伏,必有左右。
老子说:“天下最柔,天下最强。什么都没有。”他还说:“如果你不争论,你就会赢...不请自来”,意思是介绍失败,就能拉出一千英镑。
太极传的理论与老子的思想如此一致,绝非偶然。《老子》是我国最早的哲学专著,具有博大、精微、包罗万象的特点。这是所有学派创始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老子不仅是道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这个规律正如老子所指出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第42章)但“万法归宗”的分析要全面,民主要集中。一门具体的学科、一门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许多分支之后,必须有人去总结和完善,所有的规律最终都要回归到“一”和“道”。其实,太极拳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总结和提升。所以太极传和老子不谋而合是很自然的。
太极拳是什么时候由谁创立的?目前说法很多。但从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的地位来看,没有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和老子学说的深厚造诣,是不可能创造出这样一种拳法的(最近的学术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儒道互补的特点,但儒家似乎一直对武术不感兴趣)。从现存的一些经典文献来看,武当道士张三丰不仅有这样的条件,而且张三丰的身世似乎和老子也很相似,都有忽悠的特点。《史记》载有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今见老子,犹为恶也!”我觉得老子高深莫测。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后人对老子及其著作的考证中。早在汉代,司马迁就不能完全确定老子是不是老聃。还是老莱子还是周太师?老子活了160多岁还是200多岁?你是春秋时代的还是战国时代的?老子出关后,更是“不知其终”。《老子》这本书是老子一个人写的?还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完善的?所有这些都有待证实。张三丰也是如此,他的名字包括张三丰、张山峰等许多说法。宋金明历史上有一个人死而复生,生卒年无法考证。他的行踪飘忽不定,明太祖朱元璋和明太祖朱迪多次派人寻找他,但都无功而返。武术气功的专著很多,如《无根树》、《太极拳论》。像这样有觉悟的人,一定对老子有非常深的研究,对老子思想的理解一定不是小事。
太极传的理论与老子的思想如此一致,张三丰的人生经历与老子如此相似。这样,如果以张三丰在明初创立太极拳的观点来看,老子与太极拳关系的自然性似乎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