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就是传说中的神仙。你叫什么名字?起源是什么?

在7世纪的唐朝,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著作相继问世。其中,孙思邈的《钱进方》和王导的《外台秘笈》最具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

生命是重要的,你的女儿是珍贵的。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药剂师。他出生在京兆花垣(今陕西省耀县孙嘉[土垣])。生于文帝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春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岁。这个有着80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七岁时,他每天能背几千个单词,到二十岁时,他已经掌握了百家争鸣的理论。自从踏入医学宝库的大门,他就把一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他敢于试验和探索,他善于向人民学习。孙思邈在行医的同时,还整理研究了唐代以前的酒学资料,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先后撰写了《备急》、《备千金方》两书,各三十卷(统称为《千金方》),可以说是唐代以前中医的一大成就。

孙思邈认为,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素质。在《方》的序言中,他明确指出“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宝贵的女儿。一面助之,德行不止于此,故名。”在这里,他以人的生命作为隐喻,这就是为什么他把“女儿”这个词作为他书名的真正含义。他还强调自己必须对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切不可多言挑逗病人,大喊大叫,明辨是非,炫耀名声,诋毁其他医生。对于患者,无论贫富,还是密友,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

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个人的名誉永远不应该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病人的疾苦都要当成自己的。出诊时要不畏艰难,崎岖不平,不分昼夜,不分寒暑,不分饥渴疲劳,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病。同时,他还强调要勤奋学习,从医学的起源中学习,成为一名真正有才华、有学问的医生。总之,孙思邈把医学视为一项极其崇高的工作。

唐高宗永辉三年(公元652年),孙思邈写了一本书《备急用》,全书30卷,230门,53000篇。三十年后,他又写了三十卷《千女之翼》,作为《千女急用》的补充。在这两部书中,孙思邈不仅记载了唐代以前的古代经书,还记载了大量的“民间说法都是单方面的”,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学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医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处方、针灸和食疗都有精辟的论述。比如他在书中记载,用白头翁、苦参子、黄连等中草药治疗痢疾;用常山、舒漆治疗疟疾;槟榔治疗绦虫病。.....这些药物一直沿用至今,并被现代科学证明是有效的方法。他还率先应用含有大量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如羊肝和牛肝,治疗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

对于缺碘性甲状腺肿患者,他不仅用含碘量高的海藻、海带等药物治疗,还用羊、鹿(即羊、鹿的甲状腺)治疗。现在我们知道,这些动物的甲状腺中含有丰富的碘,对碘缺乏性甲状腺肿患者无疑是有效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脚气的防治。除了用防风、花椒、吴茱萸等药物治疗脚气外,还提倡将谷壳(香椿皮)煎成汤,经常吃这种汤粥,预防脚气。现在已经知道,这些药物和麸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脚气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孙思邈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提出的正确治疗预防方法,比1642年欧洲第一次讨论脚气病早了十个世纪。

孙思邈在书中也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他认为,妇女儿童由于生理特点不同于男性和成人,所以在治疗上必须设立专科。并主张女性在怀孕期间要控制好色,调理性情,避免惊吓;临产时不要着急,不要紧张。助产士等人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表现出惊慌或担心,否则会导致难产。宝宝出生后,要马上把孩子嘴里的脏东西擦掉,防止窒息等等。他还非常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了孩子的发展过程。比如孩子牙齿的生长,什么时候可以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应该记录得相当接近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他还主张孩子们应该穿柔软的衣服,不要太厚,应该经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并对哺乳母亲的病情、哺乳时间、次数、奶量、护理卫生常识、育儿方法等做了正确详细的记录。

在药理学上,孙思邈有独特的见解。他很注意采药的时间和制作的方法,反复强调“夫药不知时节而服,不阴干不日晒。虽有药名,实无药。”所以,按时拿不等于朽木,浪费人的劳动,死了也没用。”因此,他详细描述了230多种药物的收集时间,并列出了680种常用和常用药物,建议人们随时收集,以备不时之需。他还认为有必要弄清草药的起源,所以在他的书中记录了当时133个州生产的519种正宗药物。此外,他还创造了一种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由于孙思邈对药物学的杰出贡献,人们尊称他为“药王”。

孙思瑶不仅擅长治病,而且非常重视卫生。指出人们应该养成不随地吐痰、不纵欲、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不吃生肉、饭后漱口、不立即睡觉、经常散步、晚上不暴饮暴食、不盖被子睡觉、不在头前放炉子等等习惯。

今天,孙思邈提出的这些意见仍然是非常正确的,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钱进方》问世后,在唐代以后的中医著作中有不少引用。在国外,方也享有相当的声誉,日本和朝鲜的医生都把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